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绍圣天下 > 第四章 朕,非要他死
换源:


       正当众臣心中叹息之时,一名紫袍中年男子突然起身,手持笏板大喊一声后,迅疾地将那些要奔向潘律的禁军甲士阻住。

“圣上,潘律乃是大宋开国功臣潘美之后,虽说他妄议皇位废立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但念在其祖上荫蔽,姑且饶他不死!”

赵煦斜眼看向那名中年男子,乃是掌管吏部的杨畏,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有人敢为潘律求情?这是在挑战自己身为皇帝的权威?

“那,朕非要他死呢?”

赵煦此话一出,潘律抓住吕大防衣袖的手,不由得颤抖着松开来,吕大防见状,立刻向后退了两三步,重新跪在了地上。

纵然潘律在朝为官的时间不长,对朝廷内部的权势争斗未曾深入研究过,但他此刻也非常明白,自己成了帝相博弈的牺牲品。

赵煦的一句话,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于帝相之争中立威,想借此于帝后之争中试探众臣的反应。若是有人强横保下潘律,那就说明此人日后必会成为自己收天下权柄的最大绊脚石。若是无人反应,那便是赵煦最想要的结果。

杨畏被赵煦的话噎住了,他的本意是想看在同朝为官的情谊份上,救一救潘律的,可谁曾想到,眼前的少年天子像是个犟种一样,固执己见,根本就不听劝告。

“潘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圣上不怕他们闹起来,臣怕!”杨畏顾不上许多,将禁军甲士拦下后,噗通一声跪在了雪地上,将笏板高举过头顶,语气激烈,“自古以来,因言获罪之臣不在少数,仁君不杀,明君不杀,唯有暴君杀人,请圣上效法古之仁眀,免潘律之罪!”

赵煦虽然看上去病弱缠身,但说话做事,却是处处透露着血气方刚,缺乏稳健。纵然刚刚那一句屠虎杀狗震慑了吕大防等人,但在杨畏看来,这无疑是在刺激吕大防,极有可能将帝相矛盾摆在了明面上,如此,将来的朝廷必然不会太平。

杨畏不管赵煦今日的目的究竟是怎样的,曾是谏官的他,无论如何都要将此事的个中利害向赵煦阐明。

“臣附议杨尚书所言!”

“臣亦是附议!”

……

杨畏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们一个个的开口,仿若是形成了一股极其强大的气场,令赵煦不由得身子怔了一下。

“咳!”

赵煦轻咳,嘴角略微溢血,童贯见状,赶紧上前搀扶着他,另一只手则是掏出一方手帕,擦拭完赵煦嘴角的鲜血,顺势就在他胸膛处捋了起来,为其顺气。

“圣上,莫要生气,这些个大臣,不值得……”

听着童贯宽慰自己的话,赵煦心中一叹,正如自己之前所说的那般,满朝的文武,竟是不如一个宦官?

“好!好!很好!”赵煦被童贯搀扶着,连退数步,不怒反笑,站定身形后,他指着众多跪下来求情的大臣,沙哑的声音再起,“这,就是朕的朝廷!这,就是朕的大臣!陈衍,你还在等什么?将这些个大臣的名字,一一记下来!左右禁军,还在迟疑些什么?将潘律拖下去!立斩不赦!”

赵煦铁了心,今天自己要是退让,那今后自己真的是要成了羊皇帝了,任由大臣们拿捏了。他的声音虽然沙哑,但听在众臣的耳朵中,威严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法不责众,群臣劝谏,犹如逼宫一般,正常的帝王都会选择退一步,尤其是赵煦这般的少年天子,按照吕大防的想象,更是应该会选择妥协。

可,令吕大防没想到的是,赵煦竟然选择了更进一步,不光要杀潘律,还要与群臣作对?

这难道真的是自己认识的那个被太皇太后高滔滔控制的少年天子吗?

福宁殿门处,又是一名宦官快速走出,显然就是赵煦口中的陈衍,他手中捧着两三张纸,拿着毛笔,不断地记录着众臣的名字。

几名禁军甲士,将上奏劝谏的杨畏推倒在地,不到两息的时间,就大踏步来到了潘律面前,众目睽睽之下,将潘律反手按压。禁军甲士的力气很大,潘律根本无法反抗,咕咚一声,面庞的一侧就被压在了福宁殿前的石板地面上。

嘶——

地面冰凉的触感,瞬间让潘律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被禁军甲士束缚住的缘故,另一侧面庞憋得通红。

“吕大防……你……不得好死!”潘律嘴里咕噜,有气无力的叫骂着。

“当着百官的面,斩了!”赵煦见潘律骂的厉害,眉头一皱,便是厉声呵斥道,“将他的脑袋,在百官之中转一圈,让他们看看,想想,今天朕为何要斩潘律!”

“遵……”

“慢着!”

“太皇太后、太妃、向太后问皇帝疾!”

一位禁军甲士正要抽刀斩向潘律之时,一道极具皇家威严的大喝声从雪地里传出,随即就有宦官高呼名号。这名禁军甲士不置可否,偷瞄了一眼众臣的表情,便是将腰刀归了鞘,随即侍立在一侧。按着潘律头颅的两名禁军甲士见状,亦是松了手,站在一旁。

呼——

潘律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一翻身,滚进雪地里,朝着来人方向如四脚疯狗一般地爬去大呼:“太皇太后救我!”

看着雪地里的来人,再看看潘律的表情,亦是观察到跪着的众臣轻松的表情,赵煦不由得再次咳嗽了一身,两只手亦是紧紧的攥着。攥着的手指在手掌上形成的印子,都快要渗出血来了,朦胧模糊之下,仿若能看到“天下”二字的轮廓。

“圣上,太皇太后到了。”童贯小声提醒着赵煦。

“朕,知道!”赵煦咬着牙,瞥了一眼童贯,“朕,看得见!”

无力、愤怒、不满,仿若同一时刻都要在赵煦的语气里迸发出来,声音不大,但听在吕大防的耳朵里,却是让他脸色轻松了起来。

有太皇太后在,纵然自己断臂求生,将潘律摘了出去,潘律也不会死。纵然官家想要借杀潘律一事于百官之中立威,那也没办法做到了。

两息时间一过,雪中的身影逐渐清晰,一名看着约有六十岁左右的老年妇女,身披大氅,在宦官的引领下,很快就来到了福宁殿殿门前。

“问……祖母的安!”

赵煦哆嗦了一下,眼前之人,是自己的祖母,是大宋的实际掌权人,亦是吕大防等一众大臣的真正靠山——太皇太后高滔滔。

风雪之下,赵煦的目光有些游离,本就因咳血有些虚弱的他,此刻看着高滔滔,刚刚在群臣面前的威严,顿时全无。

“都起来吧。”

高滔滔一开口,中性的女声,略带一丝的浑厚,言语一落,跪着的众人谢恩后就站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高滔滔的身上。

“皇帝龙体欠安,尔等莫要打扰,且回……”

“太皇太后,潘律妄议废立之事,当诛!”赵煦心里挣扎了一番,高滔滔的到来,打断了他的谋划,但不管怎样,他都得顶着这股无形的压力,阐述自己的想法,于是,不等高滔滔说完,就直接打断了她的话,“请太皇太后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