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
宋高宗赵高刚和金朝签订了和议,正要想办法处死岳飞。
“陛下,看天幕上的内容,再处死岳飞,恐怕……”秦桧小心翼翼的提醒着陛下现在的处境。
赵高一听,神色一禀。
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确实,如果现在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肯定会民心尽失,也让文武百官寒心的。
此时他是万分后悔,应该早点处死岳飞才对。
而此时的岳飞,也在看着天幕。
当得知了自己的未来后,心下茫然,十分无力。
他继承了宗泽元帅的意志,心中只想着抗金,收复失地,可是最终却因为皇帝……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
难道要我起兵造反?
不,他不能这么做。
如果真的这么干了,就不是他岳飞了。
况且前方就是金军大营,如果真的造反了,金军绝对会趁火打劫。
那时候他就不是天幕上说的民族英雄,而是民族罪人了。
此时他只能寄希望陛下也能看到天幕内容,顾忌名声,有所改变。
……
与此同时,已经经历过风波亭事件的时空中。
听说过风波亭和岳飞事迹的百姓们纷纷双目含泪。
泣不成声。
心中怀念着岳飞元帅。
“莫须有……好一个莫须有……就这样杀死了一个为国征战的将领!”
天幕下,不管是南宋的还是其他朝代大臣们都被气的不轻,纷纷拿起笔来将这耻辱的瞬间记录下来。
汉武帝,看着天幕中的岳飞,满是臭骂。
骂南宋的皇帝,对这样像宝玉一样的名将这么不珍惜。
“岳飞如此熟悉与草原人对战,你不要了,可以给我呀!”
“朕想要,很想要!”
南宋。
陆游此时在弥留之际,向孩子们写下最后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还殷殷期盼着朝廷能北上收复中原,结果却看到了,终宋一朝别说是北上收复中原了,就连南边也都丢了。
直接一口气没上来,摔倒在床榻上。
南宋,最后的灭亡时刻。
丞相陆秀夫同样是双目含泪,目光坚定。
他轻柔安慰着怀中的小皇帝:“陛下莫怕,我等都陪着你!”
【(元)】
【大哉乾元,统四海降纳】
【(世祖时期)】
【万方征远,行暴政苛杂】
【变夷用夏,起义与国伐!】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
【失于纵驰,瞬而崩塌】
弹幕:
(大元,启动!)
(辽金日常不在线!)
(大元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
(元朝,霸气外漏,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朝代!)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长子西征……)
(只可惜穷兵黩武,且内部倾轧不断,国内混乱不堪!)
天幕下。
铁木真愣了一下。
没想到歌词里居然还提到了他们建立的蒙古帝国,后来改成元朝了吗?
忽必烈这是听说弹幕中有褒有贬,但对自己建立了实际上最大的帝国而感到高兴。
结果忽然又计算了他们元朝的时间居然只有短短的98年,就直接黑脸。
太子不甚明了:“怎么可能,我蒙古有那么大的疆域,那么多的勇士,怎么短短不动啊一百年就……”
“看来我还是小看了汉人了啊。”
天幕很快就来到了明朝。
歌词还没出来,弹幕就先行了。
(恭迎大明)
(大明登场!)
(咱朱重八)
(仁政不施,引红巾万千!)
(诛元之璋兮利锋,布衣雄兮大明强!)
(独守扶余震八荒,金刚搬山越西盲,五岳三山乾坤倒,登峰造极揽未央)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四日。
正在祭天的朱元璋听到弹幕中这么多期待明朝的话语,十分高兴。
看来我朱重八驱逐鞑虏,恢复中原是正确的。
【日月重开大宋天】
一声唢呐之音,格外绝耳。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论洪武先勋,驱除胡夷克复中华】
【(公元1368年,克复燕云)】
【挥师燕云复家】
【(公元1402年,成祖即位)】
【五出亲征御驾】
【(公元1424年,仁宣之治)】
【仁宣民气舒】
【(公元1435年,英宗即位)】
【英宗北狩,国势日下】
【(公元1487年孝宗即位)】
【广开言中兴令主犹可夸】
【(公元1521年世宗即位)】
【世宗不视朝,居西苑崇道诵法】
【(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
【改革有叔大,赋役行一条鞭法】
【(公元1627年思宗即位)】
【怎奈敌天罚天罚天罚天罚】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
【后金南略民变摧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