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荡剑风云 > 谜团初解
换源:


       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嵩山脚下时,顾小楼已站在少林寺门前。他一身布衣,背负长剑,神情平静如水。

山门两侧的金刚力士像仿佛俯瞰众生,令人心生敬畏。

“施主何事来访?”执香的小沙弥拦住去路。

“请代为通报一声,顾某有要事求见贵寺方丈。”顾小楼递上一封亲笔信。

小沙弥接过,犹豫片刻,转身入内。

半炷香后,钟声响起,山门缓缓开启。

大雄宝殿前,檀香缭绕,方丈正端坐蒲团之上,面容慈和,双目似闭非闭。

“阿弥陀佛。”老僧合十道,“贫僧听闻施主携重要卷轴而来,不知是为何事?”

顾小楼上前一步,取出卷轴,缓缓展开于案几之上。

“这是从外戚据点密室中所得,记载了朝廷秘宝所在,以及他们与江湖门派勾结之事。”他语调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若不加以阻止,江湖将陷入腥风血雨。”

方丈凝神细看,眉头渐渐皱起。

“这文字……果然如传闻所言,乃是‘天枢先生’所留。”他指尖轻抚卷轴一角的图案,“此图,乃前朝禁军密印,若非皇族近臣,无人能用。”

“晚辈正是为此而来。”顾小楼抱拳,“望贵寺高僧能协助解读,助我等揭开真相。”

方丈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此事牵连甚广,若真如你所言,贫僧自当尽力。”

——

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正穿过巴蜀群山,直抵峨眉金顶。

“掌门,请听我一言。”丐帮兄弟赵六跪于堂前,语气激昂,“外戚与昆仑派狼狈为奸,若让他们得逞,整个武林都将沦为其掌中之物!”

峨眉掌门身披素袍,立于窗前,望着远处云海翻涌。

“你可知,我峨眉为何能在江湖立足百年?”她淡淡开口,“不是靠刀剑,而是靠权衡。”

赵六急道:“可如今已非权衡之时,而是存亡之际!”

掌门回眸,目光如冰:“你说得不错。可我也听说,那卷轴上有武当祖碑的符文……”

赵六一怔,随即点头:“确实如此,顾少侠已在太初碑前比对确认。”

掌门微微颔首,缓步走到一幅古画前,指尖轻轻抚过画中剑锋。

“三日后,我会遣人赴武当。”她道,“若那卷轴真藏有天机,我峨眉愿出一人,助你们参详。”

——

而在江南水乡,武当同门亦登上了灵鹫山。

“灵鹫山庄向来与武当交好。”庄主温言道,“只是此事牵涉朝廷,若贸然插手,恐怕会引来祸端。”

“庄主明鉴。”武当弟子抱拳,“若让外戚得势,武林再无净土。今日之患,若不共御,明日之祸,必难独挡。”

庄主沉吟片刻,忽然展颜一笑:“你既如此说,我岂能袖手旁观?”

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几句,那人领命而去。

“这是我祖传的《阴阳策》残卷。”庄主取出一本泛黄古籍,“或许对解读卷轴有所帮助。”

——

数日后,众人陆续归来,汇聚于武当后山隐秘营地。

“少林方丈答应派人协助。”顾小楼率先开口,“并承诺将卷轴内容抄录一份送至白马寺,请高僧共同参详。”

“峨眉掌门虽未直接表态,但她已派人启程。”赵六补充,“据说是一位精通古文的女尼。”

“灵鹫山庄也愿意相助。”洪九笑道,“他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前朝密文的资料。”

众人神色振奋,唯有顾小楼仍眉头紧锁。

“可还有一事未解。”他缓缓道,“卷轴上那些符号,为何会出现在我家宅院?那箱子上的标志,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火堆噼啪作响,映照着他眼中的思索与不安。

忽听得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名武当弟子匆匆奔入。

“禀告顾师兄!”他气喘吁吁,“我们在山脚发现一名神秘老者,自称曾识得无言老人,愿助你一臂之力!”

顾小楼猛地站起,心中一震。

那身影,那气息,是否便是当年在山中偶遇之人?

他不及多想,快步向外走去。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武当山巅隐约可见一道孤影立于松下,身形瘦削,目光如炬。

顾小楼驻足,遥遥望去,只见那人嘴角含笑,似早已等候多时。

夜色如墨,武当后山的隐秘营地篝火未熄,众人围坐一圈,目光皆落在顾小楼身上。那名自称识得无言老人的神秘老者已被请入营中,此刻正立于松下,衣袂翻飞,神情淡然。

“前辈……”顾小楼缓步上前,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您说曾识得无言老人?”

老者微微一笑,眼中似有星光流转:“你既已踏上这条路,便注定要面对这些谜题。”

他抬手一指顾小楼怀中的卷轴,“那卷轴上的符文,与你家宅院所见是否一致?”

顾小楼点头,心中却愈发疑惑。他缓缓取出卷轴,展开于众人面前,那些模糊的符号在火光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隐隐透出一种奇异的力量。

“这图案……”洪九忽然低声道,“我曾在一本旧籍上见过,似乎与前朝密道有关。”

“前朝?”赵六皱眉,“莫非是那位天枢先生留下的?”

“不错。”老者轻轻点头,“此卷乃天枢遗书之一,记载了朝廷秘宝所在,亦藏有外戚勾结江湖门派的证据。但真正关键之处,却并非这些。”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而是——如何解读它。”

翌日清晨,顾小楼召集各派代表,齐聚于武当后山一处废弃道场。少林方丈遣来的高僧、峨眉掌门派出的女尼、灵鹫山庄的使者,以及丐帮兄弟、武当弟子等纷纷到场。他们或神色凝重,或心怀疑虑,但都对卷轴之事抱有浓厚兴趣。

“诸位。”顾小楼站在中央,拱手环视众人,“今日邀诸位前来,只为破解此卷之谜。若能解开其中奥义,不仅可揭露外戚与江湖败类的阴谋,更可保武林安宁。”

少林高僧合十念诵佛号,峨眉女尼则冷眼旁观,灵鹫庄使者面露思索之色。众人虽立场不同,但皆知此事关系重大。

“贫僧愿尽绵薄之力。”少林高僧率先开口,“只是此卷文字古奥,恐怕需多方合力,方可参详。”

“我也愿意协助。”峨眉女尼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如霜,“但我有一问:为何卷轴之上,竟会出现武当祖碑的符文?”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顾小楼沉吟片刻,缓缓道:“此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唯一可知的是,那箱子上的标志,与我家宅院中的一块石板极为相似。”

“或许……”灵鹫庄使者忽然插话,“这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众人闻言,皆将目光投向顾小楼。

“好。”他点头,“那么我们便分头行事。各派代表先各自研究自己熟悉的部分,再汇总讨论。”

于是众人开始分组研读卷轴内容。少林高僧专注于文字结构,试图找出其中规律;峨眉女尼则细细比对卷轴上的符文与武当祖碑的拓片;灵鹫庄使者翻阅带来的《阴阳策》残卷,寻找可能的关联;丐帮兄弟则回忆江湖传闻,试图从过往故事中找到线索。

而顾小楼本人,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卷轴一角的那个图案上。那是一个古老的门派标志,线条残缺,却依稀可见其轮廓。他隐约觉得,这标志背后,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时间悄然流逝,几日过去,众人渐渐梳理出一些线索。

“我发现了一件事。”少林高僧忽然开口,“此卷上的文字,与前朝禁军文书极为相似,尤其是其中几个字的写法,几乎一模一样。”

“我也发现。”峨眉女尼点头,“武当祖碑上的某些符文,在卷轴中多次出现,似乎是某种指引。”

“还有这个。”灵鹫庄使者指着卷轴中间一段复杂的图案,“这是‘天枢’学派的星图,据说用来标注地下密道的位置。”

“如此看来。”顾小楼眼神一亮,“卷轴并非单纯记录秘宝所在,而是隐藏着进入秘宝之地的方法。”

众人闻言,皆露出震惊之色。

“但这仍有一个疑问。”赵六皱眉,“既然此卷如此重要,为何会出现在外戚手中?他们又是如何得到它的?”

“也许。”顾小楼缓缓道,“当年天枢先生并未完全销毁此卷,而是将其分散藏匿,以防万一。如今外戚所得,不过是其中之一。”

“若真是如此。”洪九叹道,“那其余卷轴,又在何处?”

此问无人能答。

就在此时,一名丐帮弟子匆匆奔入道场,神色激动。

“禀告顾少侠!我们在江南一座废弃寺庙中,发现了另一段类似的文字!”

众人皆是一震。

“快带我去!”顾小楼立刻起身。

众人随即动身,赶往江南。途中,他们一边讨论新的线索,一边设法联系更多江湖人士,希望借助更广泛的力量揭开真相。

三日后,众人抵达那座废弃寺庙。殿内尘埃满地,香炉早已熄灭多年。但在一面墙壁后,果然藏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与卷轴极为相似的符文。

“这……”顾小楼走上前,指尖轻抚石碑表面,“与我家宅院的石板如出一辙。”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拓纸,小心翼翼地将符文拓下。

“这究竟是谁留下的?”他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冷笑。

“你们以为,只凭这点线索,就能解开天枢之谜?”

众人猛然回头,只见一个身影从阴影中走出,面容模糊,身形修长。

“你是谁?”顾小楼厉声喝问。

那人却不答,只是缓缓抬起右手,掌心赫然握着一枚玉佩,与顾小楼家中失窃的那枚极为相似。

他嘴角微扬,冷冷一笑:

“你以为你追寻的是真相,其实……你不过是在踏入一个更深的陷阱。”

残阳如血,映照在江南那座荒废古寺的断壁残垣之上。顾小楼站在石碑前,掌心微颤,指尖仍残留着拓纸时的墨痕。那道神秘人离去的身影早已不见,只留下一句话,在众人耳畔回荡——“你以为你追寻的是真相,其实……你不过是在踏入一个更深的陷阱。”

风穿林而过,吹动了他衣袍下摆,也吹散了心头最后一丝犹豫。

“我们回武当。”他转身,声音低沉却坚定,“卷轴上的符文与石碑、家宅石板皆有联系,必须尽快破解。”

众人点头,收拾行装,连夜启程。

三日后,武当后山废弃道场内,篝火再燃,众人再度围坐,卷轴与新拓下的石碑符文并列展开,置于中央。少林高僧手持佛珠,峨眉女尼双目微阖,灵鹫庄使者则将《阴阳策》残卷摊开,细细比对。

“此地所见之文,与卷轴上的确出自同一系统。”少林高僧缓缓开口,“但其排列方式略有不同,似是某种加密手段。”

“若能解开这层密码,或许便能找到通往秘宝之地的真正路径。”峨眉女尼轻声道。

“我怀疑,这些符号并非单纯用于记录地点。”灵鹫庄使者抬眼,“而是某种机关图谱,需特定顺序激活,才能开启地下密道。”

顾小楼沉默片刻,忽然起身走向角落,取出一卷泛黄旧册,轻轻翻开,正是那日在寺庙中找到的一本残卷。

“这是我从古寺中带回来的。”他说,“虽字迹模糊,但我隐约记得其中一段话,似乎提到了‘天枢’二字。”

他低声念出残卷中的句子:“天枢藏钥,以星为引,以符为锁,以心为匙。”

众人闻言皆是一震。

“星为引?”洪九喃喃重复,“难道是指卷轴上的星图?”

“不错。”灵鹫庄使者目光一亮,“我曾在《阴阳策》中见过类似记载,说前朝有一批秘宝被封存于地下,唯有通过星象定位、符文解码、心智通达之人,方能开启。”

“心智通达……”赵六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或许是考验。”云逸道长不知何时已悄然步入道场,身后还跟着一位白发老者,“据传,天枢先生设下的机关,不仅考验武力,更考验智慧与心性。”

“师父!”顾小楼眼中闪过惊喜,“您回来了。”

云逸道长点头,示意身旁老者上前。那老者手持一柄铜尺,目光落在卷轴上,良久才开口:“贫道曾听师祖提起过,天枢遗书共有七卷,分别藏于江湖七处要地。每卷皆需解开谜题,方可获得下一处线索。”

“七卷?”众人面面相觑。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手头的只是其中之一?”洪九惊讶道。

“正是。”老者点头,“而且每一卷的谜题都不相同,有的需要参透诗词,有的需要解读星象,有的甚至需要破解棋局。”

“难怪外戚势力迟迟未能完全掌控这一切。”顾小楼沉声道,“他们或许只拿到了一部分,却无法解开真正的秘密。”

“所以,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找到其余卷轴。”云逸道长语气凝重,“否则一旦让他们掌握全部线索,后果不堪设想。”

“那我们现在该从何入手?”赵六问。

“先破眼前这一关。”顾小楼深吸一口气,“既然星图为引,符文为锁,那么我们就从这两点开始。”

他随即命人取来星图、罗盘与各种典籍,众人分头查阅,试图找出卷轴与星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时间悄然流逝,夜色渐浓。

“我发现了!”忽然,峨眉女尼轻喝一声,指着星图一角,“你们看,这颗星的位置,与卷轴上某个符文极为相似。”

众人纷纷围拢过去,只见她手指之处,赫然是一颗名为“紫微垣”的星辰,而在卷轴上,恰好有一个类似的图案。

“这或许是入口的关键。”少林高僧合十道。

“不仅如此。”灵鹫庄使者翻动手中《阴阳策》,“书中提到,紫微垣象征帝王之位,若与此卷结合,恐怕秘宝之地就在昔日皇城之下。”

“皇城?”赵六倒吸一口凉气,“那是朝廷的心脏地带,我们如何潜入?”

“未必是现今的皇宫。”云逸道长沉思道,“也许是前朝旧都。”

“前朝旧都……”顾小楼心中一动,“我记得家父曾提及,南疆一带有一座废弃古城,相传便是前朝遗迹。”

“那就去那里。”洪九拍案而起。

“且慢。”那位神秘老者突然开口,“你们可知,为何天枢先生要将秘宝藏于如此隐秘之地?”

众人一愣。

“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宝藏。”老者缓缓道,“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足以颠覆王朝的钥匙。”

空气骤然凝固。

“什么钥匙?”顾小楼低声问。

“一封密信。”老者眼神幽深,“一封揭露当今朝廷根基不稳、外戚干政、权臣乱政的铁证。”

众人震惊不已。

“原来如此……”顾小楼终于明白,“难怪外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它。”

“但他们没有全部线索。”云逸道长接道,“所以我们还有机会。”

“可问题来了。”赵六皱眉,“若真如前辈所说,那这卷轴上为何会出现武当祖碑的符文?”

此言一出,全场陷入沉默。

“也许……”顾小楼缓缓抬头,目光灼灼,“是因为当年有人暗中相助,将线索藏进了武当的传承之中。”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家中宅院的石板、武当祖碑、卷轴、石碑,全都彼此关联。这不是巧合,而是安排。”

“是谁?”洪九问。

“我不知道。”顾小楼摇头,“但我知道,这个人一定还在江湖某处,或者……已经不在人世。”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必须行动。”云逸道长站起身,“明日一早,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南疆古城,寻找下一卷线索;另一路留守武当,以防外戚派人前来夺取卷轴。”

“我愿带队前往南疆。”顾小楼主动请缨。

“我也去。”洪九、赵六异口同声。

“好。”云逸道长点头,“但切记,务必小心行事。你们面对的不只是江湖败类,更是整个朝廷的阴影。”

夜色渐深,道场内的灯火映照着众人的身影,仿佛一幅即将展开的画卷。

而此刻,谁也没有注意到,窗外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悄然消失在夜幕之中。

残月如钩,悬于武当后山道场的檐角。篝火余烬未熄,众人已围坐案前,卷轴与星图铺展于木案之上,墨迹在晨曦中泛着微光。

顾小楼执笔轻点紫微垣之位,眉心紧锁:“此星既为帝王象征,那我们便须从南疆古城入手。但外戚势力盘踞朝堂,若贸然前往,恐遭埋伏。”

“不如兵分两路。”洪九沉声道,“一路先行探路,另一路筹备物资,待时机成熟再行汇合。”

赵六点头附议:“不错。我听闻南疆多瘴气毒虫,若无良药护身,恐怕难以久留。”

云逸道长捋须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武当藏有《天罡驱瘴丹》的方子,可由留守之人炼制备用。至于兵器……”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灵鹫庄使者,“你们灵鹫庄素以机关见长,能否仿制几件防身利器?”

灵鹫庄使者拱手应道:“此事交予我来办便是。”

“好。”顾小楼提笔在纸上写下数个名字,“洪九、赵六随我前往南疆;灵鹫庄使者与丐帮兄弟留下筹备物资,并联络其余门派;峨眉女尼负责继续解读卷轴,若有新线索,即刻传讯。”

“等等。”少林高僧忽然出声,“贫僧观你笔下所列,皆是江湖义士,唯独不见朝廷中人。若要潜入旧都,怕是需有人引荐才成。”

众人闻言皆是一滞。

“此事我已有打算。”顾小楼神色微凝,“我曾在武当典籍中见过一则密录,提及前朝有一支隐秘暗卫,名为‘影龙’,专司皇城防卫。若能找到他们后人,或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影龙?”赵六皱眉,“这名字倒是头回听说。”

“因其忠于前朝,被当今朝廷封禁多年。”云逸道长轻叹,“若真能寻得其后人,确可行事方便许多。”

“那便去查。”洪九拍案而起,“我去北地一趟,那边曾是影龙旧部驻地,或许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不可。”顾小楼按住他手腕,“你若离开,谁来带南疆一行?况且北地如今已被外戚布控,贸然前往太过危险。”

“那你有何主意?”赵六问。

顾小楼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向墙边书架,抽出一本泛黄古册,轻轻翻开,露出一页密录。

“这是武当先辈所记,提及影龙最后一名统领——沈砚青。”他抬眼环视众人,“此人曾于二十年前失踪,传言已死,但我怀疑他并未真正死去。”

“你是说……”峨眉女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可能还活着?”

“极有可能。”顾小楼点头,“而且就在江湖某处。”

“可江湖何其广大?”灵鹫庄使者皱眉,“我们如何找他?”

“他曾用过一枚玉佩,乃影龙信物。”顾小楼从怀中取出一枚断玉,置于案上,“只要有人识得此物,便可追踪他的下落。”

“我认得。”一直沉默的老商人忽然开口,他正是先前在集市上与丐帮交易之人,“此玉佩,我在西蜀一位老铁匠手中见过。”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他。

“那位铁匠姓李,年轻时曾在军中供职,后来隐居山中。”老商人缓缓道,“若他真见过沈砚青,那或许能为我们提供线索。”

“那就派人走一趟西蜀。”云逸道长当即决断,“此事由我亲自去请李铁匠前来。”

“不。”顾小楼摇头,“师父年事已高,不宜奔波。还是让我去吧。”

“你身为领队,岂可轻易离营?”云逸道长语气坚定,“此事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顾小楼张了张口,终是没再争辩。

“既然如此,那便分头行事。”他收起断玉,正色道,“三日后启程,各司其职,务必谨慎行事。”

众人纷纷起身应诺。

夜幕低垂,灯火摇曳。

赵六在库房中清点干粮与药材,一边低声咕哝:“这些草药够不够?要不要再多备些?”

“足够了。”身旁一名丐帮弟子答道,“我已经按照医书上的量配好了,多一分反而会失效。”

“嗯。”赵六点点头,又翻出一包红色粉末,“这是‘避毒散’,对瘴气最有效。”

“好。”那弟子接过,小心翼翼地包好。

与此同时,灵鹫庄使者正在道场一角布置机关,他将几枚铜钉嵌入袖中护腕,轻轻弹动手指,一道寒芒闪过。

“这机关虽小,却足以应对暗箭。”他自语道。

而在另一侧,峨眉女尼手持卷轴,闭目沉思。她指尖轻抚紫微垣符文,忽然睁开眼,低声喃喃:“星辰为引……难道还有别的含义?”

她翻出一张星图,细细比对,忽见其中一颗星的位置,竟与卷轴边缘一处细微划痕隐隐对应。

“难道……”她心头一震,忙唤来少林高僧,“大师,请您看看这个。”

高僧接过星图,仔细端详,良久才缓缓点头:“此星名曰‘天权’,属北斗七星之一。若将其位置代入卷轴,或许能推演出新的路径。”

“那是否意味着……”峨眉女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原本推测的路线并不准确?”

“极有可能。”高僧合十,“看来还需重新测算。”

消息传出,众人再度聚集。

顾小楼听完解释,眉头微蹙:“若路线有误,我们必须重新规划行程。”

“不仅如此。”灵鹫庄使者补充道,“若路线改变,所需补给也得调整。”

“那就重来。”顾小楼深吸一口气,“一切以稳妥为主。”

正当众人忙碌之际,一名丐帮弟子匆匆跑来,脸色凝重:“不好了!集市上那老商人被人盯上了!”

众人一惊。

“是谁?”顾小楼立刻追问。

“不清楚。”那弟子喘息道,“只看到几个黑衣人,行踪诡秘,像是冲着他来的。”

“该死!”赵六怒骂一声,“一定是外戚的人嗅到了风声。”

“不能让他落入敌手。”顾小楼眼神一冷,“洪九,带上几个人,立刻赶往集市。”

“明白!”洪九转身便走。

“我们也去。”灵鹫庄使者和峨眉女尼同时起身。

“不。”顾小楼拦住他们,“你们留下,继续破解卷轴。这边的事,交给我。”

他说完,迅速披上外袍,踏入夜色之中。

风穿林而过,吹乱了他的发丝。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云逸道长。

“你要小心。”老人低声叮嘱。

“我会的。”顾小楼回头一笑,随即消失在夜色里。

此刻,武当道场内,烛火通明,众人再度投入紧张筹备之中。

而在远处的集市巷道深处,一场暗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夜色沉沉,星光黯淡。

集市巷道中,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几名黑衣人悄然逼近老商人的摊位,脚步无声如猫,手中兵刃泛着冷光。为首之人蒙面,只露出一双鹰目,在暗处闪烁寒芒。

“快走!”老商人低喝一声,抓起布包便要闪身逃窜。

然而,黑影已封住退路。一人挥刀劈来,寒芒直取咽喉。

突地,一道劲风破空而至,刀锋偏移半寸,削落一缕白发。洪九跃身而出,双拳翻飞如雷,迎上当先两人,丐帮弟子紧随其后,短棍横扫,逼退敌手。

“你护着他,我去求援!”灵鹫庄使者低声对身旁峨眉女尼说道,旋即转身欲走。

“来不及了。”峨眉女尼眼神微凝,袖中银针已出,直取一名黑衣人咽喉。

巷道狭窄,双方混战一团,刀光剑影交错,血珠飞溅。

远处,顾小楼疾步穿林而来,身影如鬼魅般掠过屋檐,落地时已近战局中央。他抽出腰间软剑,剑尖轻挑,一名黑衣人手腕剧震,兵刃脱手飞出。

“谁派你们来的?”他冷冷开口,声音不高,却令人心悸。

那黑衣人咬牙不语,猛然自尽。

顾小楼皱眉,收剑入鞘,环视四周,敌人已然尽数伏诛,唯有两具尸体倒卧血泊之中。

“他们不是寻常刺客。”灵鹫庄使者蹲下查看尸身,眉头紧锁,“这些人训练有素,出手狠辣,像是军中死士。”

“外戚果然嗅到了风声。”赵六抹去额角血迹,愤然道。

“但他们不会就此罢休。”顾小楼语气沉稳,“我们得加快行动,不能再给他们机会。”

众人点头应是。

三日后,队伍整装待发。

晨曦初露,武当山脚下,马蹄踏碎薄霜,一行人缓缓启程。前方是通往南疆的山路,崎岖蜿蜒,雾气弥漫。沿途古木参天,鸟鸣稀疏,透出几分诡异之感。

行至半途,山路愈发狭窄,两侧皆为峭壁,仅容两骑并行。

“此处易守难攻,若遭伏击,恐难以周旋。”云逸道长策马缓行,目光扫过周围环境。

“无妨。”顾小楼淡声道,“我已安排探子先行探路,若有异常,会立刻传讯。”

话音未落,前方忽有异响传来。

“停!”他抬手示意。

众人勒马止步,屏息凝神。

片刻后,一名武当弟子从林中奔出,神色慌张:“有人!前方约百丈处,发现数名黑衣人埋伏,人数不明!”

顾小楼眼中寒光一闪,迅速下令:“丐帮兄弟绕左侧林中前行,武当同门结阵掩护主力,灵鹫庄使者带人断后。”

命令一下,众人迅速分头行动。

不多时,敌袭骤至。

数十黑衣人自密林中杀出,刀光如瀑,箭雨如织。山路狭窄,队伍难以展开,形势危急。

顾小楼身形一闪,软剑划出弧线,挡下两名刺客,反手刺穿一人咽喉。鲜血喷涌,染红了他的衣襟。

“列阵!”他厉喝一声。

武当弟子迅速结成“七星御敌阵”,以七人为一组,彼此呼应,抵挡敌袭。丐帮兄弟则趁机从侧翼包抄,与敌交锋,战况激烈。

战斗持续约一刻钟,敌人攻势渐弱,顾小楼抓住时机,率众发起反击。他亲领丐帮精锐,冲入敌阵,剑光纵横,所向披靡。

终于,黑衣人溃败,四散逃亡。

“追!”洪九怒吼。

“不必。”顾小楼拦住他,“此地不宜久留,清理战场,继续前进。”

清点伤亡,队伍中有三人重伤,一人腿骨断裂,另一人肩胛中箭,还有一人胸口被刺伤,气息微弱。

“药物不够。”赵六翻找药囊,脸色凝重,“只能维持一日。”

“先止血。”顾小楼当即指挥,“武当弟子留下救治,其余人警戒。”

他亲自为重伤者输送内力,稳定心脉,同时命人前往附近寻找草药。

不多时,丐帮弟子带回几株紫叶藤花。

“这是‘血莲草’,可止血疗伤。”赵六接过,迅速捣碎敷于伤口。

处理完毕,顾小楼召集众人议事。

“行程延误,我们必须调整计划。”他语气冷静,“原定五日路程,如今只剩三日干粮,且敌人很可能加强防守。”

“不如派人提前侦查。”峨眉女尼提议。

“好。”顾小楼点头,“洪九,你带丐帮精锐先行一步,查探敌情。”

“明白。”

“其他人放缓行进速度,沿途留意补给点。”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务必提高警惕,敌人不会善罢甘休。”

众人纷纷应诺。

队伍重新启程,气氛沉重。

途中,一名武当弟子无意间发现一封信件,藏于石缝之中。信纸泛黄,字迹潦草,隐约可见“小心……内奸”几个字。

他犹豫片刻,将信折好,收入怀中。

夜幕降临,队伍扎营于一片林中空地。

篝火旁,顾小楼静静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索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远处山林深处,一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营地,目光阴冷,仿佛毒蛇般蛰伏,等待着下一个出击的时机。

忽然,一阵风吹过,卷起枯叶,遮住了那道目光。

营地一侧,一只乌鸦扑棱棱飞起,惊破夜的寂静。

晨雾未散,林间湿气氤氲。昨夜一战,队伍虽胜,却也折损不小。三名伤者面色苍白,气息微弱,靠在树根旁休憩。赵六蹲在一旁,手中捣着草药,眉心紧锁。

顾小楼立于林边,目光掠过众人,沉声道:“此处不宜久留,须尽快寻得疗伤之所。”

云逸道长缓步走来,轻叹一声:“山路险峻,敌影难测,若再遇伏击,恐难以应对。”

“我已命丐帮兄弟先行探路。”顾小楼语气冷静,“务必找到一处隐蔽之地,既能遮风避雨,又不易被察觉。”

话音刚落,林中脚步声急促传来。洪九自枝叶间跃出,抱拳道:“东南方向十里处,有一废弃村落,地势隐秘,村中有几处残屋尚可栖身。”

顾小楼点头:“即刻启程。”

队伍整顿片刻,缓缓向东南方向行进。途中,众人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唯恐再遭伏击。林深处,偶尔传来鸟鸣,却更显寂静森然。

抵达村落时,日头已高。村庄依山而建,屋舍残破,杂草丛生,显然荒废已久。村后有一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极为隐蔽。

“此地甚佳。”云逸道长环视一圈,颔首道。

顾小楼当即下令:“将重伤者安置入洞,其余人分守四隅,以防敌袭。”

赵六与武当弟子一同照料伤者。他取出发黄的医书,对照伤势,调配药方。其中一人胸口伤口极深,血流不止,赵六皱眉道:“此人需静养月余,否则性命堪忧。”

“药材可足?”顾小楼问。

“勉强维持半月。”赵六答,“但若再有损伤,恐难支撑。”

顾小楼沉吟片刻,道:“明日派人外出采药,务必谨慎行事。”

安排妥当,众人围坐于空地之上,开始复盘前日之战。

“敌人训练有素,战术严密。”洪九率先开口,“且其布阵方式,不似江湖散兵,倒像军中死士。”

“我也注意到这点。”峨眉女尼轻声道,“他们使用的暗器,手法奇特,非寻常门派所有。”

顾小楼凝神思索,缓缓道:“外戚势力背后,恐另有助力。”

“莫非……”云逸道长欲言又止。

“不错。”顾小楼目光微冷,“那股神秘势力,恐怕早已潜伏江湖。”

众人闻言,皆神色凝重。

“眼下之计,是稳固己方,再图反击。”顾小楼站起身,扫视众人,“我们原定计划,必须调整。”

“如何调整?”赵六问。

“第一,加强警戒,每日轮换值守;第二,派出探子,查清敌方动向;第三,完善作战部署,增设多条退路。”

众人纷纷点头。

“此外,还需设法联络南疆旧部。”顾小楼继续道,“若能联合当地义军,或许可一举瓦解外戚防线。”

“此事交给我。”洪九应道,“丐帮在南疆尚有旧识,可助你一臂之力。”

“好。”顾小楼微微颔首,“事不宜迟,你今夜便动身。”

洪九领命而去。

夜色渐浓,篝火映照众人脸庞。赵六忽然惊呼:“快看!”

众人望去,只见一名伤者嘴唇微动,口中喃喃低语:“符号……密文……藏在……”

话未说完,又陷入昏迷。

“他说什么?”峨眉女尼皱眉。

“像是某种密文。”赵六低声回道,“难道……他在战斗中看到了什么?”

顾小楼眉头微蹙,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翌日清晨,赵六带两名丐帮弟子外出采药。临行前,顾小楼叮嘱:“务必小心行事,切勿暴露行踪。”

三人点头离去,身影渐渐消失于林中。

营地内,顾小楼召集众人,重新拟定作战计划。

“原先佯攻路线已被敌掌握,需另辟蹊径。”他摊开地图,指向一侧,“这条小路,绕过山脊,直通敌后,或可作为奇袭之道。”

“但此路狭窄,易遭伏击。”云逸道长提醒。

“正因如此,才可出其不意。”顾小楼道,“敌料不到我们会从这处薄弱点切入。”

“可行。”峨眉女尼点头,“若能配合正面进攻,形成夹击之势,便可打乱敌军部署。”

“除此之外,还需安排一支后备队,随时支援。”顾小楼继续道,“一旦战局不利,立即撤退,不可恋战。”

众人商议良久,最终拟定出一套更为缜密的作战方案。

午后,赵六等人归来,带回大量草药,更有几株罕见的“青灵根”,对内伤恢复大有裨益。

“采药之时,我们在山洞附近发现一处灰烬痕迹。”赵六一边整理药材,一边说道,“尚未熄灭,像是近日有人在此停留。”

顾小楼眼神微凝:“看来,我们并非唯一知晓此地之人。”

“是否要派人查探?”云逸道长问。

“暂且按兵不动。”顾小楼道,“先稳住局势,待伤员稍愈,再作打算。”

夜幕降临,营地再次陷入沉寂。顾小楼独坐篝火旁,望着跳动的火焰,思绪万千。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远处,一只乌鸦悄然飞过,羽翼划破夜空,投下一道淡淡的阴影。

“你说,那灰烬是谁留下的?”峨眉女尼不知何时走到他身旁,轻声问道。

顾小楼没有回答,只是缓缓起身,走向黑暗深处。

“别忘了,我们还有三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