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又想到刘封提出养猪法的策略,解决了军中肉食供应的难题,让士兵们能有更充足的营养,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刘封对民生和军事后勤的深入思考。接着有建立情报机构和特种部队这种新颖名字,经过与孔明的讨论中了解到这两个组织的作用,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这两个组织的建立,为蜀汉在复杂的三国局势中增添了强大的竞争力。情报组织能及时获取敌军的动向,让蜀汉军队在作战中占据先机;而“飞熊锐士”更是如同一把利刃,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还有二弟信中说提及的封儿展现出的果断、智慧,巧妙地运用战术,以少胜多,不仅成功打击了曹军的气焰,还在被吴军追击时冷静应对,带领部队安全撤离。想到这里刘备脸上不觉得露出微笑,还有一点感动,他还救下了自己的二弟,不禁感叹道:“封儿这孩子,短短数月竟有如此大的变化,所作所为,皆为我蜀汉着想。若我蜀汉将领皆能如此聪慧、有才华,何愁大业不成!刘封有勇有谋,心怀忠义,实乃蜀汉之幸啊。”
翌日,刘备在议事厅召见诸葛亮,相对而坐,面前摆放着蜀汉将领与谋士的名单,刘备开口说道:“孔明,这飞熊锐士的营将与参军人选,你心中可有合适之人?”诸葛亮拿起名册,微微点头说道:“主公,第一营营将可选用陈到。陈到以忠勇著称,他所统领的白毦兵皆是精锐。其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且性格沉稳坚毅,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冷静应对,定能带领第一营锐士成为一支劲旅。参军可安排马良,马良才学出众,思维缜密,善于分析局势,能为陈到出谋划策,辅助他更好地指挥作战。”
刘备思索片刻,点头认可:“陈到与马良确实是不错的组合。那其余四营呢?”
诸葛亮接着说:“第二营营将可选廖化。廖化历经多场战事,对战场形势有敏锐的洞察力,作战勇猛且富有韧性,能在逆境中顽强战斗。参军则用蒋琬,蒋琬为人正直,有远见卓识,在后勤管理与战术规划方面颇有心得,能为廖化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营营将用向宠。向宠深得军心,他治军严谨,部队纪律严明。而且他擅长组织协调,能让士兵们紧密团结、协同作战。参军安排费祎,费祎口才出众,善于交际,能在外交和内部沟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向宠营造良好的作战环境。”
“第四营营将可挑霍峻。霍峻坚守葭萌关时,以少胜多,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善于防守,也能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参军选用董允,董允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能监督部队纪律,同时为霍峻提供公正客观的建议。”
“第五营营将选王平。王平虽然识字不多,但作战经验丰富,熟悉地形和战术,能因地制宜地制定作战策略。参军安排邓芝,邓芝有胆有识,善于外交和情报收集,能为王平提供准确的情报和灵活的战略思路。”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不禁赞叹道:“孔明考虑周全,这五组营将与参军的搭配,定能让飞熊锐士发挥出最大的威力。”随后又提出问题,道:“孔明,这飞熊锐士的营将与参军虽已选定,但战场凶险,若有人出现问题,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神情镇定,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不必担忧,我已有所考虑。若营将出现问题,可从各营的副营将中选拔替代。副营将平日里跟随营将作战,熟悉部队情况和作战风格,能迅速接手指挥。比如,若陈到出现状况,第一营的副营将可暂代其职,待有合适的人选再进行正式任命。”
刘备接着问:“那若副营将能力不足,又该如何?”
诸葛亮回答道:“此时可从飞熊锐士内部选拔表现突出、有领导才能的士兵担任临时营将。这些士兵经过严格训练,对部队的战术和技能都有一定掌握,且在实战中表现优秀者,具备成为营将的潜力。同时,可从蜀汉其他部队中挑选有经验的将领进行支援,待局势稳定后再做调整。”
关于参军的调整,诸葛亮说:“若参军出现问题,可从军中的谋士中挑选合适之人。比如,若马良无法履职,可从其他擅长谋略的谋士中选一人接替。此外,我们还可让飞熊锐士中的文书或有智谋的士兵临时协助处理军务,等待新的参军到位。”
在人数方面,诸葛亮建议设立一个预备队伍,人数为五十人。这些预备人员同样经过严格训练,当营将或参军出现空缺时,可从预备队伍中挑选合适的人才进行补充,以保证飞熊锐士的战斗力不受太大影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