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红星轧钢厂。
其前身是娄家等几家私营企业,在公私合营那股势不可挡的浪潮下,国家以土地和资产入股,堂堂正正地成为了公方。
原本的股东们,就像退居幕后的演员,逐渐退出了管理层,只担任董事一职,仅仅保留了分红的权利。
杨厂长作为公方代表,犹如坐镇中军的元帅,成为了厂里的最高领导,其地位类似书记,全面掌管着厂里的大小事务。
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各种生产进度表和规划图,杨厂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目光深邃,仿佛能洞悉厂里的每一处细节。
而主管生产的王副厂长,对陆斐济一直有着不错的印象。
他平日里就留意着陆斐济在工作中的表现,欣赏他的勤奋与创新。
原剧中的李副厂长,如今则担任后勤主任,负责着厂里的物资调配等后勤工作。
杨厂长率先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他微微向前倾身,目光落在陆斐济身上,说道:“小陆啊,今天叫你来,是有个重要的工作调整要跟你说。经过厂里领导们的讨论,决定让你去巡视全厂的各条生产线。你要负责制定一套全面的安全生产条例,进一步完善之前的手册。同时,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仔细考察,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改进。”
杨厂长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陆斐济微微点头,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只是平静地回答道:“杨厂长,我服从厂里的安排。”
但在心里,他其实十分关心这次工作调整后的职级问题,只是出于谨慎,没有当场询问待遇。
他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
王副厂长这时接过话茬,微笑着看向陆斐济。
他的笑容亲切而温和,说道:“小陆啊,这次的工作调整,厂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们决定给你定为9级工程师。”
“9级工程师?”
陆斐济心中一动,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
他的眼睛微微睁大,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但内心早已掀起了波澜。
他知道,在厂里的技术岗18级体系中,7-9级为工程师级别。
这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王副厂长继续说道:“你的月薪定为102元。你之前7级钳工加上补贴是89.5元,现在这个薪资可比10级技术员要高呢。”
王副厂长耐心地解释着,眼神中透露出对陆斐济的认可和期许。
不过,这个定级其实是存在一些争议的。
陆斐济只有高中学历,按照正常的学历标准,本应参考实习生的待遇,也就是14级48.5元。
但陆斐济在工作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突出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赢得了王副厂长的赏识,王副厂长力排众议,拍板破格提拔了他。
对于技术岗和管理岗,陆斐济心里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坐在椅子上,微微皱着眉头,思索着两者的利弊。
技术岗确实有它的优势,工资相对较高,9级工程师能拿到102元的月薪,而且在厂里也比较受尊重。
每当他提出一些技术上的见解,周围的同事都会投来钦佩的目光。
然而,它的劣势也很明显,权力有限,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图纸绘制和技术指导,并没有人员管理的权力。
在生产现场,他只能提供技术支持,却无法对人员安排等重要事务做出决策。
而管理岗,像车间主任,工资和9级工程师相当,但却可以管理上千人,有着资源调配的权力,比如安排人员进厂等。
想象着自己能够掌控生产节奏,合理分配资源,陆斐济更倾向于管理岗,他把这次的技术岗调整看作是一个过渡阶段。
王副厂长似乎看穿了陆斐济的心思,又问道:“小陆,你走之后,原班组的班长人选,你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推荐?”
王副厂长靠在椅背上,目光平静地看着陆斐济,等待着他的回答。
陆斐济思索了一下,回答道:“王副厂长,我推荐刘海中。他是七级工,技术方面还是比较可靠的。虽然他这个人官瘾有点大,但如果加以引导,我觉得他能胜任班长这个职位。要不先让他试用一段时间?”
陆斐济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王副厂长的表情。
他推荐刘海中,一方面是想维持对他的掌控,毕竟刘海中一直对自己还算听话,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导致关系破裂;另一方面,也是提前向王副厂长指出刘海中的性格缺陷,以免后续出现问题时自己受到牵连。
王副厂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陆斐济的推荐:“行,那就按你说的,先让他试用。”
王副厂长的声音很干脆,眼神中流露出对陆斐济判断的信任。
接着,杨厂长说道:“小陆,从下周开始,你就到技术科去办公。不过你并不隶属于技术部,而是直接向我和王副厂长汇报工作。”
杨厂长坐直了身子,眼神严肃,强调着工作的汇报流程。
王副厂长也提醒道:“小陆,别忘了尽快提交入党申请书啊。”
王副厂长微笑着,眼神中带着鼓励。
陆斐济连忙点头:“好的,王副厂长,我回去就准备。”
陆斐济的回答简洁而有力,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要尽快完成这份重要的任务。
随后,话题又转到了厂里的工作推进上。
杨厂长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说道:“小陆,你试点了一周的那个考核制度,效果显著啊。厂里打算将它在全厂推广开来。你这一周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产能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样一来,我们也好向上级申请在其他厂也推广这个制度。”
杨厂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厂里未来繁荣的景象。
王副厂长微微皱眉,思考了片刻后说道:“杨厂长,我觉得可以等安全生产手册和优化流程都完成之后再上报。这样一次性汇报,成果会更显著。”
王副厂长表情认真,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分析着利弊。
杨厂长轻轻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老王啊,我觉得分阶段上报更好。这样我们可以积累多次功劳,每次都能给上级留下深刻的印象。”
杨厂长的笑容中透着老谋深算,眼神坚定,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