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破晓。
红彤彤的太阳仿佛没有温度一般,从东山悄悄冒头。
山间的云雾,被朝阳驱赶。
虞秋站在门前,遥望着山间的晨景伸着懒腰。
昨日傍晚,因几个半大小子的帮忙,一顿饭的功夫,就收拾出了大概。
李氏见天色越发暗了,就把几个小子给赶回家去。就怕晚了,回去的路上遇到危险。
几个少年本还不愿走,被李氏留了饭,才着急忙慌的家去。
吃食精贵,主人家轻易不会留饭,而客人也不会轻易留下食用。
更何况他们几个半大小子,那胃口都大的很。
走时虞秋还把那竹篓里的野菜野果给分了,只留了自家够吃的分量和十几颗红果,旁的都让那孟家小子和几个少年带下山去分了。
她采摘的都是原身记忆里可以食用的种类,那些在世人眼中不可以吃的,她没有采,情况不明,她不想多生事端。
昨日与队伍汇合时,她倒是想把野果分了来着。奈何人太多,东西太少,分不过来倒不如不分。
几个少年无法推拒,又不好意思,竟是一同抬着那在倒塌的灶房旁还算完好的水缸,去了后山的溪流处,把那长满了苔藓,落的满是泥灰的水缸刷的干干净净,回来还抬了半缸水。
这一通操作,把虞秋都看的胆战心惊的,就怕把他们那小身板给压折了。
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几个少年放下水缸,拿着东西招呼一声就跑,就怕李氏还要留下他们吃夕食。
走前还把他们带来的驱虫蛇的草药粉,围着茅草屋外侧撒了一圈。
待人走后,虞秋她们也累的没有力气做吃食,路上来回的奔波,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吃了野果充饥后,就用陶罐在火堆上煮了些热水,用来饮用和洗漱,打了地铺几人就躺下睡了。
一夜好眠。
虞秋收回思绪,去屋后折了一些杨柳枝,用来刷牙,给婆婆和两小只也备了。
洗漱后,她就趁着三人还未睡醒,悄悄的往后山摸去。
她是想着去溪水里捉两条鱼,煮个鱼汤补补。那红果常人吃了确实是有补充精力的作用,可效果再好,也只是果子,没办法用来养身体。家中病的病,小的小,弱的弱……总之都得补!
当然她也不会承认,是她啃了几天的野果,馋肉了!
人活着,总不能亏待这张嘴。
山间初夏的晨间,还是有凉意往骨缝里钻。
虞秋忍着冷意,在溪流旁折了一根树杈,修尖了叉口,就静气凝神盯着顺着溪流游动躲藏的异变肥鱼,溪水清澈见底,鱼群都藏在石缝中,岸边能瞧见的倒是不多。
水生物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只是异变后都变得更加灵活,不好抓捕。加之处理不好腥味太重,就很少有人费心劳力的去捕鱼。
虞秋也是上一世出任务时,她的作用是治愈加催生植物,负责队伍中的伙食和挖庇护所,偶尔也会帮忙操控植物阻拦丧尸的进攻。得空时,食材多是她寻觅来的。这才有了捕鱼的经验,这里的异变鱼类,倒是同她那个时空的相差不多。
思索间,只见虞秋猛的将手中的树杈,用力的向溪流中叉去,树杈尖处离开水面时,上面已经叉了一条尾巴乱摆的肥鱼。
与她上一世的变异鱼类还是有区别的,更大更肥又能入眼的区别。
她那个时空的变异动物植物,有不少都是奇形怪状的。尤其是水里的生物,丑的千奇百怪。
而这里的植物异变,外形上的变化不大,只是较之异变之前,大了两三倍。内里的变化,多是一些本来微毒的植物,经过烹饪的工序后分解了毒性后可以食用。经过异变后的植物毒性增强,烹饪的工序已经分解不了毒性,从而不可食用。
这才有了一代一代人的尝试,总结而出的食物图录。
不过食物图录对虞秋来说无用,她生活的时代,虽说是末世,可科技文明还存在。东西能不能吃,有没有毒,不需要人用生命去承担风险尝试,机器就可以直接检测分析出结果。
这里的植物和水生物的异变程度,不如她上一世的时空的变异程度高,所以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她不说全都知道,但也知道个十之八九了。
至于异兽她还没能见到,不过只听那动静,也能大概得知,与她上个时空的变异兽类不同。凶性太重,攻击力更强,不好硬抗。
不过上一世有热武器,是以变异兽的威胁远远抵不上丧尸。
而这个时空,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对抗异兽的武器,刀具、弓箭一类都是管制兵器,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思绪翻飞,手中的动作却没停下。
一刻钟的功夫,她就叉了两条肥鱼。
刮鳞、破腹、去鳃一气呵成,直接在溪边就把两条肥大的白条鱼给收拾了出来。一看就是做惯了,才能养成的娴熟。那鱼肚里清理出来的东西,飘在溪流中,把原本隐藏在石缝中的大小鱼,全都引得冒出头来抢食。
虞秋看的眼睛发亮,这么多鱼,还个个肥硕。可惜了没带竹篓,不然随便一篓子下去,少说也能搂两条大鱼上来。
想来是多年没人捕鱼,让这山涧溪流里的鱼繁殖了不少。
她有些不舍的看着鱼群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余光瞥见溪流的上游,有几株植物让她觉得有些眼熟。
提着鱼,小跑过去凑近了看才确定,椭圆披针形的叶片,紫红色的花瓣,淡黄色的根茎,高度目测超过了两米!
是异变后的野山姜,没错了!
虞秋没有贪心,用异能催熟了一株挖了出来。她打量了四周看了,周围就这几株,等家里的菜地开垦出来,就把这几株给移植过去。
回到家中,她见李氏和小兄妹俩都还没睡醒,就轻手轻脚的进屋拿了陶罐、菜刀和粗盐出来。在屋前那倒塌的灶房遗址上,用石块把陶罐架住生了火,从水缸里舀了水加进陶罐里,把野山姜洗了,在刷干净的石板上用刀背一拍,就丢进了罐中,等水煮沸,就把处理好的鱼放进去煮。
条件有限,煮饭用的只有两个陶罐,家中也没有油,只能简单的水煮一下了。
这个年代的铁具是比食物还精贵的东西,家里的铁具仅有一件,菜刀。
那铁锅一般人家买不起,比粮食贵。
看来还得想法子挣些银钱啊……
虽说是靠山吃山,但每日只吃两顿不说,还都是水煮出来的。
难怪个个骨瘦如柴了,什么都不能吃,能吃的还是没有油水的水煮菜,喝的是没有几粒米的稀饭,想胖也胖不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