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月隐金銮 > 《》第十三章 密室星图
换源:


       五月的夜露沾湿了苏挽月的裙角。她蹲在朱雀大街西侧的断墙后,借着月光望着那扇半掩的木门——门楣上“沈宅“二字已被风雨剥蚀得只剩半片“氵“旁,门缝里渗出的腐叶味里,混着若有若无的冰魄草香。

“将军,“春杏攥紧手中的火折子,“您确定要进去?方才巡城卫说,这宅子闹鬼,上月有个打更的进去后,出来时疯了,嘴里喊'月亮要吃人'。“

苏挽月摸了摸腰间的玉佩。自昨夜与沈氏对峙后,玉佩的金红光泽便褪成了温润的暖玉色,此刻正微微发烫——这是它感应到“星陨录“的征兆。她从袖中取出半块玉珏,在月光下比对门环上的刻痕,果然严丝合缝。

“推。“她轻声道。

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苏挽月举着火折子跨进门内,扑面而来的霉味里,她看见正厅中央立着座檀木供桌,桌上摆着七盏长明灯,灯油泛着幽蓝的光,将墙壁上的星图照得清晰可见——那是二十八星宿的排列,却与她在星陨陵见到的不同,“日月“二宿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双玉合璧,星陨夜明“。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星陨图。“苏挽月喃喃道。

供桌下传来机关转动的声响。她蹲下身,掀开青石板,露出个暗格,里面躺着本裹着油皮纸的旧书,封皮上“星陨录“三字已有些模糊。翻开第一页,墨迹未干的小楷写着:“孝端皇后,讳清欢,年二十有三,崩于永昌三年七月十五,夜,月蚀。“

苏挽月的手指骤然收紧。她想起太后临终前的话:“当年孝端皇后难产,是苏清欢用虎符调换了婴儿的襁褓。“此刻书页上的字迹,与太后遗诏的朱砂批注如出一辙:“沈氏,以冰魄草汁灌皇后喉,夺其虎符,毁其遗诏,伪作难产而亡。“

“将军!“春杏突然指着墙角,“那里有具骸骨!“

苏挽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见墙角的稻草堆里露出半截白骨,颈间戴着枚狼头银铃——与狼主腰间的那枚,竟是同一模子铸的。“这是...狼主的母亲?“她轻声道。

骸骨的手骨攥着张泛黄的画像。苏挽月展开一看,画中女子身着月白襦裙,鬓边插着支珍珠步摇,眉眼与她有七分相似。画像背面用金线绣着一行小字:“镇北王妃苏氏,永昌二年冬月,于漠北星陨陵留影。“

“镇北王妃?“春杏的声音发颤,“难道...您才是镇北王的正统血脉?“

苏挽月的瞳孔骤缩。她想起狼主昨夜说的话:“真正的镇北王,该为天下苍生而战。“此刻画像上的女子,与她在星陨陵地宫见到的孝端皇后,眉眼竟有三分重叠——原来,孝端皇后是镇北王妃的堂妹,当年被沈氏设计顶替了正妃之位!

“轰!“一声闷响,木门被人从外踹开。苏挽月迅速吹灭火折子,拉着春杏躲进供桌后的暗格。月光从破窗照进来,映出三个黑衣人的身影——为首的是个戴斗笠的中年男子,腰间挂着块与太后相同的檀木佛珠。

“找到了。“男子的声音沙哑,“《星陨录》和镇北王妃的画像,都在这里。“

“大人,“另一个黑衣人压低声音,“北境都护苏挽月已经到了长安,会不会...“

“无妨。“为首男子冷笑,“她以为自己是镇北血脉?当年沈夫人调包婴儿时,就把她的命改了——她的血,早被虎符污染了,根本解不开遗诏的封印。“

苏挽月的指尖掐进掌心。她想起王陵石棺上的星图,想起太后临终前的坦白,此刻终于明白——所谓“镇北血脉“,不过是沈氏为掩盖真相编造的谎言;而她的血,从来都不是什么“污染“,而是能揭开所有阴谋的钥匙。

“动手。“为首男子抽出腰间的匕首,“杀了她,取遗诏和虎符。“

暗室的门被踹开时,苏挽月正握着从暗格里摸出的短刀。她的左手藏在袖中,指尖沾了供桌上的灯油——那是刚才趁乱抹在石床上的,此刻正顺着指缝滴落,在地上画出个歪歪扭扭的“杀“字。

“你们是谁?“她冷声喝问,短刀直指为首男子咽喉。

男子掀开斗笠,露出张刀疤纵横的脸——竟是当年在雁门关被她击溃的漠北残部头目!“苏挽月,“他的眼睛泛着红光,“你杀了巴图,杀了大单于,今天该偿命了!“

春杏从暗处冲出来,用短刀缠住另一个黑衣人。苏挽月趁机扑向为首男子,短刀划破他的斗篷,露出里面绣着的金线——正是沈氏当年最爱的“百鸟朝凤“纹样。

“沈夫人!“苏挽月脱口而出。

男子的瞳孔骤缩。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的狼头刺青——与狼主胸前的刺青一模一样。“你果然知道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癫狂,“当年沈夫人让我杀孝端皇后,说只要拿到虎符和遗诏,就能让镇北王血脉永远消失。可她不知道...这虎符,根本镇不住真正的镇北王!“

地宫突然剧烈震动。头顶的青石板纷纷坠落,砸在两人脚边。苏挽月趁机抢过男子手中的匕首,反手刺进他的心口。鲜血溅在遗诏上,竟将封印的朱砂字迹染成了金色。

“遗诏...归你了。“男子咳出黑血,“但记住...长安的月亮,比漠北的...更冷。“

地宫彻底坍塌时,苏挽月抱着春杏滚到出口。春杏捂着流血的手臂,指着天空:“将军,您看!“

夜空中,一轮圆月正缓缓升起。月光穿透云层,洒在苏挽月的玉佩上,泛着温润的光。她摸了摸颈间的玉佩,又看了看手中的遗诏——封皮上的“孝端“二字,在月光下泛着金红,像极了母亲临终前的血泪。

“回宫。“她将遗诏收进怀中,“该让有些人,尝尝被月光照亮的滋味了。“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