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宫墙锁青云 > 第51章: 残卷缉凶
换源:


       夜幕深沉,铜雀台内的烛火早已熄灭,楚瑶却依旧无法入眠。她端坐在窗前,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半片未燃尽的纸,纸角的感业寺印记在微弱的烛光下显得愈发诡异。脑海中不断浮现先帝手谕背后的隐秘,七郎的身份、金蝉别院的秘密,以及边境军情的变化交织成一团迷雾,令她心绪难平。

“娘娘,您该歇息了。”碧儿轻声劝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楚瑶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今夜谁也别想睡。”她的声音冰冷而坚定,“我们还有太多事情要做。”

翌日清晨,楚瑶独自前往宫中文书库。推开厚重的木门时,一股陈旧的墨香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满是灰尘的书架间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径直走向癸酉年的起居注柜,指尖划过泛黄的封皮,触碰到一处细微的凹陷——这是虫蛀留下的痕迹,也是篡改的破绽。

翻开第一页,楚瑶的眉头骤然紧锁。原本清晰的墨迹被刻意涂抹,字里行间隐约可见南诏文书特有的笔法模仿痕迹。她屏息凝神,将篡改的部分与翰林院备份逐一比对,发现多处记载竟完全相悖。尤其是关于浣衣局宫女产子一事,官方记录只字未提,而民间传闻却早有流传。

就在此时,翠儿匆匆赶来,脸色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娘娘,这是从萧府窃来的真本残页。”她低声说道,双手颤抖地递上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楚瑶接过残页,展开后瞳孔猛地一缩。纸上详细记载了浣衣局宫女产子后,婴儿被秘密送往金蝉别院抚养的过程。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份残页的墨迹虽已褪色,但仍能辨认出当年负责此事的竟是萧太后的亲信太监李福全!

“你受伤了?”楚瑶注意到翠儿袖口渗出的血迹,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翠儿低头掩饰伤口,“奴婢无碍,只是……途中遇到了萧府侍卫的追击,差点没能脱身。”

楚瑶心中一凛,迅速将残页收入怀中,转身吩咐道:“回去后让林太医为你的伤处理妥当,此事绝不能泄露半分。”

回到寝宫后,楚瑶连夜誊抄关键段落,并将残页小心藏匿于暗格之中。然而,就在她准备休息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公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廊下,手中捧着一只铜锈斑驳的密匣。

“娘娘,陛下深夜召见宗人府官员,老奴担心您有所不便,特送来此物。”李公公压低声音,目光闪烁不定。

楚瑶接过密匣,指尖触及锁孔时感受到一阵冰凉。她抬头看向李公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钥匙……”

“是老奴拼死偷来的。”李公公打断她的话,神色间透着几分决然,“娘娘务必谨慎行事,陛下最近疑心极重。”

打开密匣的一瞬间,楚瑶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半页朱批的诛杀令静静躺在其中,先帝的笔迹苍劲有力,四个大字刺目如刀——“此子当诛”。

---

御书房内,慕容煜正翻阅宗人府呈上的所有皇子出生记录。他的右眉骨因疲惫微微抽搐,手中的玉扳指被捏得咯吱作响。突然,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楚贵妃昨夜曾进入文书库查阅癸酉年起居注。”

慕容煜闻言冷笑一声,眼中寒意陡增。“果然如此。”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眺望远处的宫墙,“传朕旨意,即刻封锁文书库,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与此同时,楚瑶已将密匣中的诛杀令重新封存,并派人秘密送至宁王军营。她站在案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着下一步行动。然而,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淑妃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楚妹妹好兴致,这么晚还在整理文书?”淑妃款步走近,目光扫过桌上的卷宗,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楚瑶不动声色地合上卷宗,抬眸看向对方。“淑妃姐姐怎会知道我在这里?”

淑妃掩唇轻笑,“不过是路过罢了。倒是妹妹,近日似乎格外忙碌,连陛下都颇为关注呢。”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楚瑶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淡淡回应道:“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淑妃并未再多言,转身离去时,袖中的蛇形刺青若隐若现。

---

夜深人静时,楚瑶取出那半片诛杀令再次端详。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纸背一处模糊的符号上,那是南诏王族特有的图腾!这个发现让她心头一震,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线索。

“娘娘!”碧儿慌张地闯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宁王派人送来紧急消息,称边境军情有变!”

楚瑶接过密信拆开细看,信中寥寥数语却令她冷汗涔涔——

“金蝉别院即将行动,目标指向感业寺。”

楚瑶握紧信纸,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深知,这场权谋漩涡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然而,为了查明真相,她别无选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