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李世民:朕的贞观群聊被剧透了 > 第44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换源:


       死寂。

如同实质般的死寂,笼罩着立政殿的偏殿。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脸上褪去,只剩下一种纸般的惨白。他们跟随李世民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可“官绅一体纳粮”这八个字,比二十万突厥大军兵临城下,还要让他们感到恐惧。

那不是战争,那是掘了天下世家的根!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长孙无忌。

他这位大唐的司空,皇帝的大舅哥,关陇集团的领袖,此刻的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纸打磨过。

“陛下……三思啊!”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颤声道,“自古以来,优待士人,乃是国朝拉拢天下英才之根本!五姓七望,盘根错节,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其姻亲关系网罗天下。动一发,而全身皆震!若强行推此新政,恐非动摇国本,而是……天下倾覆啊!”

“辅机所言甚是!”房玄龄也立刻跪下,冷汗已经浸湿了官服的内衬,“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税赋之改,牵连甚广,一旦处置不当,世家必将联手抵制,届时,政令不出长安,天下财富流通断绝,我大唐……危矣!”

向来果决的杜如晦,也拖着病体,一脸凝重地拱手:“陛下,臣附议。此举,无异于与天下士族为敌。请陛下,收回成命!”

三位心腹重臣,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在这一刻,竟整齐划一地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李世民看着他们,心中一片冰冷。

他知道他们说得都对,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为国为君的“忠诚”与“理智”。

可他们不懂!

他们不懂他那躺在内殿、命悬一线的妻子!他们不懂他那还差五万的积分!

理智?天下安稳?

在观音婢的性命面前,都给朕滚到一边去!

“朕意已决。”

李世民缓缓吐出四个字,没有咆哮,没有怒火,只有一种不容置喙的、钢铁般的坚决。

“尔等要做的,不是在此劝谏,而是回去想一想,这新政,该如何推行!退下吧。”

三位重臣如遭雷击,抬起头,看着御座上那个面无表情的君王,只觉得他陌生得可怕。

那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善于纳谏、从谏如流的陛下。

那是一个……独断专行的暴君!

他们还想再说什么,但迎上李世民那双燃烧着疯狂火焰的眼睛时,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最终,三人只能怀着满腹的惊惧与不安,躬身告退。

走出立政殿,被深夜的冷风一吹,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天,要变了。

……

第二日,太极殿。

朝会的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敏锐的官员们早已察觉到了不对劲。昨夜三位宰执被紧急召入宫中,此事早已不是秘密。

当李世民面沉如水地走上龙椅,宣布了那项惊天动地的新政——“官绅一体纳粮,宗室皇亲一体纳粮”时,整个太极殿,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万万不可!”

“此举乃是与士争利,自毁长城啊!”

“祖制不可废!礼法不可违!”

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数十名出身世家、或与世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纷纷出列,引经据典,痛心疾首,将这项新政斥为祸国殃民之策。

而在这群情激奋的反对者中,一个年轻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

魏王李泰!

他排众而出,对着李世民长揖及地,声情并茂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诸位大臣所言极是!我大唐能有今日,离不开天下士族的归心与支持。他们是国朝的基石,是文化的传承者。若因一时之财政窘迫,便向他们开刀,岂不是令天下读书人寒心?父皇,此举看似能解燃眉之急,实则饮鸩止渴,必将后患无穷啊!”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引来无数世家官员的暗暗点头。

李泰看着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知道,这是他收拢人心,与“仁孝”的弟弟拉开差距的绝佳机会!

李世民冷冷地看着他表演,心中没有半分波澜,甚至有些想笑。

就在此时,他眼前的光幕,也适时地热闹了起来。

【键盘史官】:来了来了!大型历史伦理剧《我爹要作死》火热上演!魏王李泰率先跳反,旗帜鲜明地站队世家大族,这是要效仿曹丕,靠着士族支持上位吗?剧本我看过,这波要减分![吃瓜看戏.jpg]

【卦师袁某】:龙子相争,必有一伤。陛下强推新政,引天怒人怨,储君若顺势而为,可得人心;若逆流而上,则显其忠。此乃对未来君主的第一道考验。

【长安稻农】:放屁!这帮蛀虫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基石?我看是绊脚石!李泰这小子屁股歪了啊!@李世民陛下,你看见没?这还没当太子呢,就先想着跟地主豪强们穿一条裤子了!这种儿子能要吗?!

【洛阳牡丹】:魏王殿下……好凶哦。[害怕.gif]这种时候,他怎么还跟父皇对着干呀?还是晋王殿下好,我听说,他天没亮就去立政殿给皇后娘娘请安了,现在还在偏殿亲自为娘娘煎药呢。唉,国事再大,也大不过母亲的身体呀……[感动哭.jpg]

李世民的目光,微微一凝。

他看着朝堂上口若悬河、为世家大族奔走疾呼的李泰,再想到那个此刻正安安静静守在观音婢身边的李治……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一个,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惜与亲爹唱反调,拉拢外人。

另一个,却是抛下一切朝堂纷争,默默地为母亲尽孝,为父亲分忧。

好!

真是朕的好儿子们啊!

一个比一个会演!

李世民心中杀意翻腾,面上却越发平静。

他没有与任何人辩论,只是等朝堂上的喧嚣稍稍平息,便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冷冷地抛下一句话:

“此事,朕意已决。朕不是在与诸位商议,只是在告知诸位。退朝!”

说罢,他猛地一甩龙袖,在百官惊骇的目光中,径直离开了太极殿。

他没有回甘露殿,而是大步流星地,走向了立政殿的方向。

他要去看看,他那个“仁孝”的小儿子。

他更要去算算,这一场朝堂大戏,究竟能为他……赚来多少积分!

读者老爷们!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收藏!

求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