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李世民:朕的贞观群聊被剧透了 > 第24章 一张地图上的“破绽”
换源:


       夜色,像一块饱蘸了浓墨的巨大绒布,缓缓地、不容抗拒地覆盖了整个长安城。

白日里的喧嚣与生机被尽数吞噬,取而代之的,是潜藏在坊市巷陌深处的,不可名状的寂静。连平日里最爱狂吠的野狗,今夜也夹紧了尾巴,仿佛预感到了什么。

兵部,职方司。

这里是大唐军务的中枢神经之一,掌管着全国的舆图、城防、镇戍、烽候等绝密军情。

此刻,官署内早已人去楼空,只有一盏孤灯,还在舆图室里亮着。

灯下,一个身着官袍的年轻人,正眉头紧锁,俯身在一张巨大的《长安京畿卫戍图》上。

他叫杜荷,当朝宰相杜如晦的次子,现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不同于长安城里那些靠着父辈荫庇、整日斗鸡走马的纨绔子弟,杜荷自小便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心想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上闯出一片天。

今夜,他本已准备归家,却总觉得心神不宁。鬼使神差地,他又回到了官署,将这张京畿卫戍图摊开,进行最后的核查。

“右骁卫第三折冲府,奉命调往城西昆明池,进行夜间操练……”

“左武卫第五旅,轮休三日……”

“城西金光门守备换防,由第七团暂代,人数削减三成……”

杜荷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口中念念有词。

起初,他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这些调令,单独来看,每一条都合乎规程,有兵部和中书省的勘印,理由也冠冕堂皇。操练、轮休、换防,都是军中常事。

但当他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调动,在巨大的舆图上用朱笔一一圈出,再连点成线时,一股寒意,毫无征兆地从他的尾椎骨,直冲上天灵盖!

他发现了一个洞。

一个由无数个合情合理的“巧合”,共同构筑出的,致命的防御漏洞!

从城西的金光门到开远门,再延伸至北边的玄武门外围,原本层层叠叠、互为犄角的卫戍力量,被这些“正常调动”抽走之后,竟形成了一条长达数里、兵力极其薄弱的真空地带!

这条地带,就像一柄看不见的尖刀,直直地插向皇城的心脏!

“这……这怎么可能?!”

杜荷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是疏漏吗?

是兵部哪个杀千刀的蠢货,在统筹调度时犯下了如此弥天大罪?

不,不对!

能接触到京畿防务的,无一不是心细如发之辈,绝不可能同时犯下这么多方向一致的错误!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

是人为的。

是有人在暗中,故意制造了这个缺口!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杜荷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快要凝固了。

他一把抓起那张被他圈点过的舆图,连官帽歪了都来不及扶正,疯了一般冲出兵部,翻身上马,朝着自家的府邸狂奔而去。

此事,已超出了他能处置的范畴。

必须立刻禀报父亲!

……

杜府,书房。

杜如晦正披着一件厚氅,坐在灯下,一边看着公文,一边抑制不住地低声咳嗽着。他的脸色,比烛火还要苍白几分。

“父亲!”

书房的门被猛地撞开,杜荷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

“何事如此惊慌?成何体统!”杜如晦眉头一皱,沉声呵斥道。

“父亲,您快看!”

杜荷也顾不上行礼,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书案前,将那张舆图“哗啦”一声铺开,指着上面那个被朱笔圈出的、触目惊心的巨大红圈,声音都在发颤。

“城西防务,出了天大的窟窿!若有叛军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杜如晦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

他没有像儿子那般惊慌失措,浑浊的眼眸里,反而掠过一丝深不见底的疲惫与了然。他咳了两声,拿起一旁的茶杯润了润喉,才用一种极为沙哑的声音,慢悠悠地问道:

“这些调令,可都有勘印?”

“有!兵部、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大印俱全!所以才无人察觉!”杜荷急道。

“也就是说,这些调动,是陛下……默许的?”杜如晦又问。

“这……”杜荷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不是傻子。

没有皇帝的点头,如此大规模的京畿防务变动,根本不可能通过三省。

可……可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亲手在自己的都城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

这简直匪夷所思!

“父亲,您的意思是……”杜荷不敢想下去了,他感觉自己正在触碰一个无比恐怖的真相。

杜如晦没有回答他,只是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地图上那个缺口的尽头——玄武门。

然后,他又缓缓地、意味深长地,抬手指了指东边的方向——那里,是东宫所在。

一个荒诞而又唯一合理的解释,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杜荷脑中的所有迷雾。

这不是一个防御漏洞。

这是一个陷阱。

一个陛下亲手为某些人准备的,盛大而华丽的舞台!

杜荷的嘴巴越张越大,身体晃了晃,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感觉自己毕生所学,在这一刻,都成了一个笑话。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他喃喃地问,声音里充满了迷茫与恐惧,“要……要去提醒太子殿下吗?”

“蠢货!”

杜如晦猛地一拍桌子,气得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这是你能掺和的事吗?这是天家父子的‘家事’!”

他喘息了片刻,看着自己这个还有些天真的儿子,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荷儿,你听着。”

“从现在起,你忘了今晚看到的一切,烧了这张图,回家,睡觉。”

“无论今夜长安城里发生什么,打雷也好,地震也罢,都与我们杜家无关。”

“记住,风暴来的时候,聪明人,不是想着去平息风暴,而是要找一根最结实的柱子,抱紧了,别被风吹走。”

“而我们杜家的柱子,有且只有一个。”

杜如晦的目光,投向了皇宫的方向,充满了敬畏。

……

甘露殿。

李世民的面前,同样铺着一张一模一样的地图。

一名百骑司校尉单膝跪地,恭声禀报:“启禀陛下,杜家二郎已从杜相府中出来,面色如土地回了自己府邸,再未出门。”

“知道了。”

李世民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察的弧度。

克明(杜如晦的字)啊克明,还是你懂朕。

这朝堂之上,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识时务,朕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就在这时,光幕不出意外地弹了出来。

【键盘史官】:我靠!大新闻!我刚才通过内部渠道搞到了长安布防图!城西有个巨大漏洞!这绝对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搞的鬼,他们要和太子里应外合!李二危矣!这波要被反杀了![惊恐.jpg]

【卦师袁某】:鱼已入网,只待收丝。然,网中之鱼,犹自以为即将跃入龙门,可悲,可叹。[叹息.jpg]

【洛阳牡丹】:呀!城防有漏洞?那不是很危险吗?希望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平平安安的。杜荷哥哥真是个大忠臣,可惜……好像没人信他呢。[担忧.jpg]

李世民看着弹幕,差点笑出声。

这个【键盘史官】,脑子里除了旧部造反,就没点别的东西了吗?朕才是最大的旧部头子好不好!

反倒是这个故弄玄虚的【卦师袁某】,看得比谁都清楚。

鱼……

是啊,鱼儿们差不多该咬钩了。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殿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夜风。

三更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夜,已经深了。

猎杀的时刻,终于到了。

他对着黑暗中的某个角落,轻轻挥了挥手。

“侯君集和李元昌——”

“朕在玄武门,备好了酒宴,恭候他们的大驾。”

读者老爷们!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收藏!

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