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醉饮山河 > 第六章:当古代酒坊遇上"现代营销"
换源:


       苏韵锦在醉仙居干得风生水起,她调制的薄荷冰酿桃花醉成了爆款,每天都有客人排队购买。但她不甘心只给别人打工,心里琢磨着要开家自己的酒坊。

她看中了城郊一处废弃的酒坊泽秀阁,虽然破得像废墟,但胜在地段好,还有个天然酒窖。

跟牙行砍价时,她拿出了现代销售的口才:您看这破墙,刷成米白色就是ins风;这泥坑,挖成水池就是网红打卡点;这酒窖,用鸡蛋清抹墙就是天然防水层……

牙行老板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以极低的价格把酒坊租给了她。

苏韵锦站在泽秀阁废墟中央,手里挥舞着半支白粉笔,活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工匠们看着她在地上画的奇形怪状的图纸,一个个愁得像被霜打了的茄子。

看到没?这破屋顶全拆了,换成透光油纸!她指着天空,要那种半透明的,像蝉翼一样,白天能看云,晚上能数星星——当然,下雨得打伞。

老泥瓦匠抹了把汗:苏姑娘,咱京都人盖房讲究天圆地方,您这整得跟鸟笼子似的,漏雨了算谁的?

算我的!苏韵锦大手一挥,我还准备了油纸伞,客人喝酒时一人发一把,边喝边打伞,多有情调?这叫沉浸式雨天饮酒体验!

工匠们面面相觑,没人懂什么叫沉浸式,只知道这姑娘又在说些听不懂的话。更离谱的是院子里的泥坑,苏韵锦非要挖成圆形水池,还让人去河里捞了几条半死不活的红鲤鱼放进去。

这叫曲水流觞意境!她蹲在池边给鱼喂食,以后客人可以坐在池边,把酒杯放在荷叶上漂,漂到谁面前谁就喝酒——跟咱们现代的大冒险游戏差不多。

店小二阿福端着盆石灰路过,好奇地问:掌柜的,啥是大冒险?是不是跟王老虎抢包子似的刺激?

苏韵锦翻了个白眼:比那文雅多了!对了,门口那块木板给我漆成黑色,我要写今日特推。

漆成黑色?木匠师傅差点把刷子扔了,黑漆漆的多不吉利,咱京都人都喜欢红漆!

这叫黑板,高级!苏韵锦抢过刷子自己动手,用白粉笔写字,能擦掉重写,比你们贴告示方便多了!她忘了古代没有粉笔,最后只好用石膏粉兑水勉强代替,写完透心凉第二杯半价几个字,手都白得像戴了手套。

最让工匠们崩溃的是醉墨墙。苏韵锦非要把东墙刷成白色,摆上笔墨纸砚,让客人免费题字。

写得好的送酒?老秀才路过时捋着胡子笑,姑娘,这墙上要是写满了王二麻子到此一游,可怎么办?

那就说明人气高!苏韵锦毫不在意,我还准备了最佳墨宝奖状,用树叶刻的章,盖上去倍儿有面子!

开业那天,朱雀大街堵得水泄不通。百姓们伸长脖子看着焕然一新的泽秀阁,活像在看什么稀罕把戏。

我的天!这还是以前那个破庙吗?卖糖葫芦的张大爷揉了揉眼睛,屋顶怎么跟罩了层蚊帐似的?

你懂啥!旁边的店小二阿福穿着浅蓝色短打,胸前别着服务生木牌,得意洋洋地解释,这叫赛博透光顶,晚上能看见嫦娥姐姐!

苏韵锦穿着改良版的汉服,站在门口吆喝:各位客官里边请!扫码……呃不,进店就送五星好评小礼品!她差点把现代术语说出来。

最绝的是她搞的试饮活动,让店小二端着小酒杯在街上免费试喝,还发明了集酒标换酒的活动——每个酒瓶上贴不同的花鸟酒标,集满十个能换一坛好酒。古代人哪见过这阵仗,觉得新鲜又有趣,纷纷进店消费。

泽秀阁很快成了京都最火的酒坊,每天门庭若市。苏韵锦数着铜钱,笑得合不拢嘴,心想:果然,不管在哪个时代,商业逻辑都是相通的。

苏韵锦站在泽秀阁的吧台后面,手里的算盘珠子快被搓包浆了。

门外的队伍已经从朱雀大街排到了城门口,跟春运买火车票似的。

穿长衫的书生举着折扇抱怨再排下去墨都要干了,梳双丫髻的小姑娘踮着脚数灯笼,最离谱的是几个挑夫把扁担往地上一放,直接开始现场直播——当然是用嘴讲:各位乡亲们,看看这队伍!比王屠户家杀猪时围的人还多!

苏掌柜!再来十坛透心凉!店小二扯着嗓子喊,围裙兜里塞满了铜板,走路都叮当作响。

苏韵锦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看着院子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开酒坊,是开了家古代版的网红奶茶店。

你瞧这装修:米白色的墙壁被阳光晒得暖烘烘,油纸屋顶漏下的光斑在地上晃悠,荷花池里的金鱼被游客喂得翻了白肚皮,还有那面醉墨墙,已经从墙根写到了房梁,最新的一首歪诗是一杯桃花醉,两眼冒金星,三坛下肚后,四脚爬回家,署名醉仙楼李胖子。

最绝的是门口那排小黑板,苏韵锦用白粉笔写着:今日特推:柠檬气泡酒(古法发酵 冰镇石球)会员福利:集满十个酒标换免单券(酒标图案随机,集齐梅兰竹菊可召唤神龙——误)。

路过的老头老太太对着黑板直嘀咕:这白乎乎的字怎么擦了又写?莫不是会妖法?那气泡酒是啥?喝了会像青蛙一样打嗝吗?

泽秀阁的火爆程度,直接刷新了京都百姓的认知下限。

有个富家公子为了打卡荷花池,特意穿了身镶金边的锦袍,结果蹲在池边拍照时(用脑子拍)不小心掉进水里,捞上来时头上还顶了片荷叶,成了第二天街头巷尾的笑柄:快看,那就是掉进酒坊池塘的荷花公子!

更绝的是几个秀才,非要在醉墨墙上题诗超过李白,结果喝多了桃花醉,把床前明月光写成了床前喝光光,还得意洋洋地让店小二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说是现代派诗歌革新。

苏韵锦最头疼的是解释第二杯半价。

客官,您这杯透心凉是五文钱,第二杯只要两文五。

啥?买两杯反而便宜?你是不是算错了?

没错,这叫薄利多销,走量。

走量?酒还能走着卖?

最后她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吐血的小人,旁边写:老板数学不好,亏本大甩卖!这才让客人们半信半疑地接受了这个天上掉馅饼的优惠。

还有更离谱的。有个卖符咒的老道路过,看见门口小黑板上的粉笔画二维码(苏韵锦随手画着玩的),当场跪下磕头:此乃上古符文!怪不得这酒坊生意如此火爆,原来是有仙法加持!说完撕了张符贴在脑门上,非要买一坛醉流霞回去做法事。

苏韵锦赶紧把他拉起来:道长,这就是个装饰图案,跟您画的符不一样……

不一样?老道眯眼细看,这圈圈叉叉的,分明是招财进宝阵!

最后老道硬是塞给她五两银子,买走了一坛最便宜的米酒,说是请回家供奉符文。苏韵锦看着手里的银子,陷入沉思:原来在古代,二维码还能当招财符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