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从来没这么安静过,安静到江上的画舫都已经熄了灯。大街上来来去去的都是士卒,暗示着今夜非常不安宁。
陆客中独自一人在江边溜达,腊月十六的月光并不是很亮,照在身上只是拉的他的影子极长,并没能照出他脸上的神情。
忽而,陆客中脚步一顿,前面出现一个儒袍男子,靠着柳树,一口一口地喝着小酒。
那男子也没转头,酒壶提到胸口时,突然来了一句:“客中,好久不见啊。”
“方夫子,别来无恙。”陆客中却是恭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
“当不得,当不得。你已不在学宫多年,我也未曾授课于你。”
“若非方夫子当年相救,我恐怕已经是一抔黄土了。何况,若兮拜师于你,于情于理,你都受得了这一礼。”
“当年我也是有感于你与王若兮的感情。当年你也是花都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能文能武。王家有女又是才华横溢,美若天仙。当的是郎才女貌,可惜造化弄人。赠你好酒,可解千愁。”话说完,方夫子手中那酒瓶子晃了一下,飞到了陆客中手中。
陆客中看到方夫子这么随意地使用浩然正气,感慨道:“夫子天纵奇才,也不该如此挥霍浩然正气啊。”
方夫子摆了摆手:“我无意于朝政,胸中道理万千,浩然正气源源不竭,无妨无妨。”
陆客中提起酒瓶,却将视线投向了江上,回忆起了与王若兮的点点滴滴。方夫子看到陆客中这副样子,便自顾自的离开了,总之今日是不可能畅饮了。
只是不消多时,江面上突然传来阵阵笛声,笛声悠扬之中还透着一股子洒脱。而伴随着笛声而来的,还有一叶扁舟。
陆客中皱了皱眉头,单就笛音能传这么远这一点,吹笛之人功力已是非常深厚,恐怕多半是为了今日花都的事情而来,而且来者不善。
陆客中运气传音:“朋友,上岸来喝一杯?”
小舟还未靠岸,吹笛之人听到陆客中的声音,笛声一断。却见他纵身一跃,从小舟上飘然而来,端的是无比潇洒。
“原来是白衣郎君厉无咎。”
厉无咎看清是陆客中,哪里还敢造次:“我的陆大哥哟,你这么打趣我作甚。”
“来干嘛了?”
“花都这般热闹,我怎么会不来。上次群英会没能及时赶到拜见陆大哥,小弟已经抱憾三个月了,这次必然是要过来的,顺便看看能不能给陆大哥助拳。”
“我面前少搞这些油嘴滑舌的强调。”陆客中斜眼看了厉无咎一眼,后者立马闭嘴了,“我这里没必要遮遮掩掩的。说吧,你又得到什么消息了。”
“陆大哥你不知晓么?几日前江湖上开始有传闻,宗门气运可用玉玺镇压,连镇压的阵法都已经流传出来了,同时还言说九江朝政不稳,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我这几日我受天子所托一直在赶路,还没听到这些风声。”陆客中摇了摇头,“这么说,阵法你也拿到了?”
“外面抢阵法已经是抢的腥风血雨了,直到后面江湖上拓印的版本越来越多,才稍微消停点。”说完,厉无咎看了眼继续驶来的小舟,对船上说了句:“明叔,你就这边靠岸吧。”
“等会我们一起去见下天机子吧,让他看看阵法。”
“陆大哥,我把阵法给你,江湖中人都知道你在九江,我隐于暗处,也好在关键时刻起点作用。”
“那就随你吧。”陆客中笑了笑,又对着船上喊了声:“明叔,可看好他了。”
那唤做明叔的男子憨厚地笑了笑,坐在船头没什么动作。
“那我走了,找个偏僻点的地方上岸。”厉无咎努了努嘴,却是示意远处站着的一队兵卒。
“行,他们我会搞定的。”陆客中挥了挥手,朝着那队兵卒走去,随后一闪身,区区十几个人如何能看得清陆客中的身手,而此时厉无咎的小舟也已经漂远了。
好在今日出门时各自长官有交代,碰到不可力敌的江湖人士,不用理会,朝廷自有高手应对。
风满楼里,天机子看了看陆客中递过来的阵法,直接被气笑了:“杀鸡取卵。此阵确实可以运用玉玺内的国运,以玉玺为阵眼,持续抽取玉玺内的国运,估计能好上几十年,然后玉玺就会碎裂,阵法就会失效,国运也随之消散,但是宗门会因为碎掉玉玺而遭国运反噬。真的是多事之秋。”
“确实是杀鸡取卵。”陆客中摇了摇头,就没把这个阵法放在心上了,反倒是担忧起接下来花都的动乱。
江湖豪侠进城,可没有多少是老老实实的。翻墙的,渡江的层出不穷。而花都作为天下几大国都之一,也关系着无数百姓的生存。一直戒严下去,肯定也不是个办法。
“我天明就进皇宫去吧,起码在新的九江王身边,我可以不用这么提心吊胆。”
“也算是一个办法。”天机子点了点头。
只是此时此刻,九江皇宫内已经是乱作一团了。
不知怎地,皇宫里突然火光四起,随后建筑就成片地开始烧了起来。
等到陆客中反应过来赶到皇宫里,已经是看不到老三熊睿老二熊锡的身影了,更别说九江王权的象征,九江王玉玺。
好在陆客中还是见到了没在火海里的吕晦,只是吕晦胸口中刀,陆客中见到时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用灵力护住吕晦的心脉,陆客中飞也似地逃离了九江皇宫。
在皇宫外,吕晦才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九江王咽气之后,掌印太监直接不知所踪,且并未将玉玺交给熊睿。老二熊锡心中本就不满,见不到玉玺哪里肯罢休。
于是熊锡的人马立刻就从皇宫大门鱼贯而入,而同时双方手底下的高手也立马开始了对峙。
一时间竟然没人去关心玉玺的动向,而吕晦的一句先找到玉玺再说直接打破双方对峙,都怀疑对方的人藏了玉玺。可怜熊睿才十岁出头,哪里见过这阵仗,直接吓哭了,她母妃直接一气之下直接下令动手,然后双方人马就打做了一团。
也不知是哪个缺德的玩意儿打翻了火烛,一场大火就么开始烧了起来,关键王位争夺的关键时刻,也没人去管火了,都管对方的人死命招呼,于是火越烧越大。
估计九江王要是知道事情会这么戏剧性的发展开来,死也不会瞑目。明明死前也做了安排,做了周全的安排,照道理在国运的护持下,有吕晦这么一个元老扶持,王权的更替应该不会到这种地步。
好在这下九江王的葬礼也省下来了,估计大火之后,谁是谁也分不清了,九江王都得被烧成灰,想诈尸都是没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