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一行人来到城南教军场。
蔡京带领一班文武大臣在此恭候多时。
见到宋徽宗,齐齐刷刷一大片跪倒。
“陛下,臣得知陛下要在校军场点兵,又是微服出行,急忙让高俅带禁军去护卫皇上,他没有到吗?”
宋徽宗心里暗乐。
这老贼,先讨好了朕,又当着面给朕上眼药。
明摆着这是说高俅办事不力。
这些货做奸臣也多有不容易之处。
既要狼狈为奸,又要互相争斗。
争宠害人都不带打草稿的。
宋徽宗对他的话不予理会。
扫视全场。
见文武大臣一大片跪倒的后面,有梁山108位好汉也在那里跪着。
宋徽宗微微点了点头。
此时高球才带着禁军尾随而至。
一个个气喘吁吁。
一看就是平时操练少了,体能、骑马技巧样样都不行。
高俅离宋徽宗还有数十米远就滚鞍下马,一路小跑着,到了大片跪着的臣子前面,也向着宋徽宗跪倒。
高俅心中甚是纳闷。
皇上平日里骑马四平八稳,悠哉悠哉,怎么今日这么快的如风一样,追都追不上。
“都平身吧。”
宋徽宗淡淡说道。
女官随即高声复读:
“众位爱卿平身!”
黑压压的一大片官员,这才都缓缓起身,伺立于宋徽宗两侧。
宋徽宗一提马缰绳,两腿微微一夹。
坐下骏马,得得得,向点将台方向而去。
到了点将台下,宋徽宗也不下马。
两脚后跟猛一夹马肚子。
嘴里吼一声:“起!”
坐下马也是训练有素,当即腾空而起,一跃而上,直接上了点将台。
校军场里此时有将领士兵数千之众整齐列队,看到宋徽宗如此英姿飒爽纵马一跃而起上了点将台,当即群情震惊,三呼万岁!
兵将齐刷刷以刀枪击盾,发出震人心魄的宏大声势。
宋徽宗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场面顿时静默下来。
宋徽宗心想:你们道是以为朕是来这里点兵点将的?非也!朕就是要来这里展雄风,告知天下朕已不是前日之宋徽宗!
宋徽宗朗声道:
“今有梁山108位好汉归顺为朕效力,我大宋江山日后必蒸蒸日上,继往开来!”
将官士兵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刀枪击打盾牌又是一阵震天响动。
宋徽宗再抬手,场面再次静默。
宋徽宗继续高声:
“梁山108将近前来。”
宋江急忙带着兄弟们鱼贯而出,在高高在上、位高权重的文武大臣中间鱼贯而出。
来到点将台前。
蔡京大吃惊。
对身边的高俅小声道:
“皇上昨晚喝了什么大补高汤?怎地声音如此洪亮!”
高俅一想也是:
“咱的皇帝什么时候变得声如洪钟了,也许昨晚没有耗费多少体力?”
“皇上平日里文邹邹的,说话都中气不足。莫非是这梁山好汉归降,让皇帝变得底气十足了?”
杨戬也在一旁小声插话。
童贯接过话:
“尔等在此妄议圣上,这笔账我可记下了。你们需各出千两纹银方能堵住我跟皇上打小报告之嘴。”
蔡京小声回敬道:
“你一人跟皇上去说,我三人就是不承认,试问你皇上是信三个人的还是信你一个人的?”
“兄弟只是随便一说,三位莫当真。”
杨戬不依不饶:
“童太师,我等不是已经商量好了,让你写个奏折,让皇帝派梁山新降108将去东征西讨消耗掉。你这事没办成啊。”
高俅闻言有些气急败坏:
“奏折没有递上去吗?”
高俅最担心108将在朝廷里面。
其中多有被他陷害逼上梁山之人,尤其是那个80万禁军教头林冲,被他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留他在朝里面,怕是没有他高俅的好果子吃。
因此说起奏折的事,高俅尤其是猴急。
童贯道:
“递上去了,皇上没批。”
高俅倒吸一口冷气。
蔡京道:
“这108将必然占用许多官员名额,太影响我们卖官卖爵了。”
“是啊,这帮草莽英雄,谁敢跟他们收取官本上位之钱?皇上封什么官,我们也只得认了。”
“杨太尉悲观了,我童贯必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皇上,让梁山好汉四处征讨消耗掉实力。”
“对,消耗掉他们,一个不剩战死沙场,我高俅才能心安。”
四个大奸臣在那里嘀嘀咕咕。
宋徽宗不听也知道他们没有憋什么好屁。
宋徽宗只当是没看见。
时候一到自然会收拾他们。
宋徽宗再次朗声道:
“梁山新归降的众卿,再靠前一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