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 第26章 三日为期
换源:


       明元帝闻言静默片刻,嘴角却浮现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

“你倒将朕的病情说得比太医院那群人更仔细。”

“太医院只会开方子。”

说到这里,他冷笑了一声,语气里多了几分讽刺:“前朝遗老们在太医院混吃等死,一副祖宗传下来的配方吃三年五年也未见改动。”

“反倒是你个小太监,倒还有些新鲜说法。”

很显然,明元帝也早就对太医院那群家伙有所不满。

听到明元帝这话,沈扬尘便连忙顺势俯首:“奴才不敢僭越,但陛下龙体为天下根本。”

“若是太医院连陛下的身子都难以保障,那百姓何安啊?”

明元帝点了点头,忽而想起什么拿起一封折子丢到一旁,冷哼道:“这几日他们不止逼朕纳妃,连皇后母家也来了折子,说要送一个什么远房侄女入宫侍奉。”

“她谢家倒会挑时候。”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停顿了片刻,眼角带出一丝疲意。

“赵大将军即将凯旋,正是陛下声威在外、军民望归之时。”

“谢家若以此为筹,只怕未必是为陛下谋子嗣。”

沈扬尘的眼神闪了闪,低声开口说道。

“嗯?”

明元帝眸光一敛,眼中寒意乍现。

“谢氏乃旧族,素有拥兵自重之嫌,今日献侄女,明日便是借机培植内廷势力。”

“奴才不才,但深知后宫之事,关乎人心,也关乎江山。”

“若陛下任人塞房、广开后宫,不但损气血、乱正宫之秩,日后……只怕易出吕雉、武曌之流。”

随着沈扬尘话音的落下,御书房中气氛顿时一静。

明元帝定定望着他,一双眉眼微眯,似在思量他话中几分真心、几分试探。

过了许久,他忽然开口说道:“你胆子不小,竟敢拿武曌来吓朕?”

“你应该小小的太监,可知妄议朝政可是杀头的罪名?”

沈扬尘并不慌乱,俯首不语,姿态恭敬如故,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他当然知道,自己方才说的每一个字拎出来,都是可以杀头的大罪。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富贵还险中求呢。

自己说的这些话,明元帝心中绝不可能不明白。

若是继续糊弄下去,反而会适得其反。

正如同沈扬尘所想的那般,片刻后只听得明元帝轻笑一声,语气倒显得有几分欣赏:“你这小太监,到底是站在朕这边的。”

“你若真能替朕理顺气脉、安养心血,朕……便不让你白留在身边。”

沈扬尘闻言恭恭敬敬的朝着明元帝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奴才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倒不必。”

明元帝摆了摆手,突然一挥袖开口说道:“今日便到此。”

“去吧,明日酉时再来。”

沈扬尘闻言顿首谢恩,慢慢起身退下,步步不失分寸。”

“直到出了御书房,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复杂,摸了摸掌心的汗,轻声开口说道:“宫里这潭水,倒是比想的更深些。”

“不过……我会游。”

沈扬尘刚从御书房退下,便有瞧见不远处应该似乎等了很久的小太监快步走来,低声禀报:“贵妃娘娘宣你即刻回正殿禀报。”

他闻言未敢耽搁,略作整衣,旋即跟着太监踏入正殿。

依旧是熟悉的檀香缭绕,只见软塌上熹贵妃着一袭长衣,倚枕半卧,眉目间虽含倦色却难掩锋芒。

她修长手指支在鬓边,慢条斯理地睁眼看他:“倒还知道回来。”

沈扬尘闻言连忙跪地叩首,声音清朗:“奴才叩见娘娘。”

“皇上赏了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可以不将本宫放在眼里了?”

熹贵妃的语气带着几分懒散,虽然轻飘飘的但却如细丝绕喉,听得沈扬尘倒吸了一口凉气。

“奴才不敢。”

“奴才能有今日,全靠娘娘网开一面,心中感激涕零,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一边伏地请罪,一边暗自凝神,耳中果然再度传来那熟悉的心声。

【倒是会说话。】

【但他到底是不是墙头草,还得再敲一敲。】

【若他真是个识时务的,今日就该跪出些诚意来。】

熹贵妃看他老老实实跪在殿中不动,指尖敲了敲玉案,似是随口说道:“你在御前可有什么风言风语?”

“奴才不敢多言一句,唯娘娘之命是从。”

沈扬尘恭恭敬敬的低垂着头,一副老实忠诚的模样。

“哟,这般乖巧?那我这儿才是真正主子了?”

看到沈扬尘这副模样,熹贵妃略带好笑的挑了挑眉毛。

“正是。”

沈扬尘抿了抿嘴低声道:“陛下圣明,心怀天下,宫中之事却纷杂千头。”

“若无娘娘替奴才引路,奴才怎敢轻举妄动。”

这话既表忠心,又将熹贵妃抬上的高位,分寸拿捏极准。

熹贵妃闻言颇为满意的轻哼了一声,却没有应和,只是摆了摆手开口说道:“行了,别磕了,起来说话吧。”

沈扬尘谢恩起身,恭恭敬敬的垂首站在那里。

只见熹贵妃合上了双眼,突然开口说道道:“本宫近来夜里常常梦魇,太医院送的安神香我一闻便头痛。”

“你回来的正好,不妨给本宫看看。”

沈扬尘闻言眼神一凝,忙俯身请脉:“奴才斗胆。”

他指尖轻落在她脉门之上,表面专注诊脉,实则仔细听起了那熟悉的声音。

【这两日梦里频频见血,偏偏白日神清气爽,倒像是有人下了慢性熏药。】

【太医院这些老家伙,怕早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人了。】

【如今皇上不再信任旧派,东厂那些人也盯紧了我……】

【我若倒了,可就成众矢之的了。】

【得快些扶起一个新的人,替我挡刀……】

听到这里,沈扬尘已然明白熹贵妃心思。

她此次如此着急的召他回宫,既是试探也是挑选。

熹贵妃知道后宫风浪四起,朝局摇摇欲坠,眼下正需一批“新鲜血液”替她开路。

他若是能立住,那便是刀。

可若是立不住,那便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