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重生,我能预知百年兴衰 > 第43章 麦城火谋:疯儒逆天改命
换源:


       天色渐明,麦城残破的城墙上,昨夜大火尚未完全熄灭,浓烟缭绕,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血腥。

关羽败走,大军溃散,如今只剩下寥寥数百人守城,士气低落,百姓惶恐。

陈砚立于城楼之上,衣袍微扬,目光如炬地扫视下方熙攘的人群。

他昨日以“疯儒”之名,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今晨更借“天狗食月”之谶,掀起新一轮恐慌。

“先生真要大张旗鼓,宣扬此等谣言?”孙乾低声问道,眉头紧锁。

“这不是谣言。”陈砚嘴角轻扬,“而是天时。”

说罢,他高声宣布:“今夜‘天狗食月’,乃大凶之兆!凡愿活命者,速往西山避难!”

话音未落,早已被陈砚安排好的张虎带着一众泼皮混混在集市四处奔走、大肆渲染:“快逃啊!天狗要吃月亮了,再不走的人都会被灾星带走!”更有甚者装扮成道士模样,口中念念有词,装神弄鬼。

百姓本就惊魂未定,此刻听闻这般传言,纷纷收拾家当,拖儿带女涌向西门,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廖化见状,虽不明所以,却也顺势下令:“所有非战斗人员即刻疏散,违令者斩!”

人群哗然,脚步匆匆,哭喊声、叫骂声交织成一片,仿佛末日将至。

城中空了一半,街道上只剩零星几户人家还在犹豫观望。

有人低声议论:“那疯儒莫不是真的通天?前日他说火攻必胜,今日又言天象有变……难道真是神仙下凡?”

而就在这一片慌乱之中,陈砚已悄然带领几名心腹家丁前往城西,布置起第一道防线。

他手持图纸,目光锐利:“火油桶藏于街巷拐角,绊马索设在桥梁之下,弓弩手登房顶布阵,务必隐蔽。”

“万一吕蒙不来呢?”一名家丁忍不住问。

“他会来的。”陈砚语气笃定,“江东既已截断退路,岂会放过这最后机会?更何况——”他顿了顿,”

城墙之上,孙乾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神情凝重:“若敌军真来攻城,我们这点兵力怕是难以支撑太久。”

“支撑一时便够了。”陈砚拍拍他的肩,“只要能撑到风起之时。”

孙乾不解其意,正欲追问,却被陈砚摆手打断。

此时,东方天际微亮,一轮残月依旧悬于空中。

忽然,一片乌云缓缓飘过,将月亮遮住大半,天空骤然暗淡下来。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天狗真的来了!天狗真的来了!”

“快跑啊!再迟就来不及了!”

百姓们终于不再犹豫,纷纷逃离麦城。

原本拥挤不堪的街道顷刻间变得空荡寂静,唯有风吹动旗帜,猎猎作响。

城楼上,甄玥静静地望着这一切,心中复杂难明。

她昨晚观星推演,察觉天象异动,却未能预知全貌。

而此刻,她隐隐觉得,陈砚所做的一切,并非只是为了转移百姓那么简单。

“他在等什么?”她低声自语。

与此同时,陈砚站在城西一座废弃祠堂屋顶上,俯瞰整座麦城,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该来的,都会来。”

就在这时,一只信鸽从天而降,落在他肩头。

他取下鸽子腿上的小纸卷,展开一看,脸色微变。

纸条上只有一句话:

“辰时一刻,东南风起,利于火攻。”

陈砚眼神一凛,随即沉声道:“立刻调整部署,让弓箭手备好火箭。”

风,即将起。

寅时三刻,麦城东郊林间薄雾未散,一支黑影幢幢的军队悄然逼近。

旌旗不扬,铁甲无声,正是吕蒙亲率的东吴精锐。

他们以为麦城已是瓮中之鳖,却不知一张火网早已为他们备好。

而此时的陈砚,正站在麦城西门箭楼上,手中握着一枚铜镜,对月细察天色变化。

他的眼中透出一丝冷光——风,来了。

“传令下去,东南风起,辰时一刻,火箭准备!”他低声喝道。

身旁副将小七领命而去,迅速将命令传达至各处弓弩手。

与此同时,甄玥的飞鸽再次从空中掠过,羽翼轻振,带来她亲自测算的最后一刻星象轨迹。

“东南风已稳,持续两个时辰。”纸条上寥寥数语,却如神助般精准无误。

陈砚心中一动,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远方山影中的甄玥藏身之所。

他知道,若非有她的推演相助,今日这一战未必能胜得如此干净利落。

辰时初刻,天边泛白,林中伏兵齐出,廖化率残军假意迎敌。

他挥刀怒吼,佯装慌乱撤退,一路引诱吴军深入巷口布满火油桶与绊马索的狭窄区域。

吕蒙在后阵观望,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关羽果然已是强弩之末,连这等败将也守不住麦城。”

然而就在他下令全军压上的瞬间,一道火光骤然腾空!

“点火!”

随着陈砚一声断喝,信号火堆冲天而起,照亮半边天空。

下一瞬,数百支火箭如流星雨坠落,点燃了早已布置好的火油桶与柴草堆。

烈焰轰然炸裂,整片街巷瞬间被火海吞噬。

“敌袭!”吴军前锋大乱,前队踩踏后队,混乱不堪。

就在此时,另一侧城墙外杀声震天,关羽披甲提刀,策马而出,长须飘动,如同天神降临。

他率领百余名死士自南门突袭,趁势绕开包围圈,直取吕蒙本阵。

吕蒙惊觉中计,急忙调兵回防,但已被火网拦住去路,进退失据。

前后夹击之下,吴军损失惨重,伤亡枕藉。

麦城之战,转瞬之间逆转乾坤。

风止火熄之时,太阳已升至中天。

战场上尸横遍野,焦土弥漫。

廖化策马回到城下,望着仍立于城墙之上的陈砚,心中五味杂陈。

“先生……为何不随主公突围?”他忍不住问道。

陈砚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方的天际,眼神深邃如渊。

“这一局,我赢了。”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却无一丝喜色。

他不是赢了一战,而是赢了一场布局已久的因果轮回。

他曾亲眼目睹关羽败亡、百姓遭劫的命运,如今凭借预知与筹谋,终于改写了这一段历史。

但代价,是必须留在最后的人。

城外烟尘滚滚,关羽勒马回望,脸上犹带血痕,目光却如炬。

“那位疯儒呢?”

廖化苦笑:“他还在城里。”

关羽眉头微皱,欲再回头,却被孙乾劝住:“将军,敌军虽退,然许都方向已有兵马调动迹象,我们必须尽快离开此地。”

关羽咬牙沉吟片刻,终是叹了口气,策马远去。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陈砚,正缓缓走下城墙,来到一处山谷前。

这里,是他特意选好的焚尸之地。

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地面的一层薄灰,眼神微微一闪。

“硝石、硫磺,比例一比二,混合粉末……”他低声默念,像是回忆什么,又像是计划什么。

身后几名心腹家丁不解地问:“先生,这些尸体该如何处理?”

陈砚缓缓起身,目光幽深,声音低沉却坚定:“烧了吧,让亡灵安息。”

他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有些东西,要埋得更深一些。”

夕阳西下,麦城归于寂静,唯有那山谷之中,隐隐传来焚烧后的焦味,似乎在诉说着一场尚未结束的风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