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暗潮:人民的名义之京州较量 > 第19章 跨国专案组
换源:


       侯亮平翻开最新整理的制药厂资料,泛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上,法人代表的签名工整得近乎刻意。

技术科连夜比对了原料采购单,发现某批次特殊化学制剂的用量远超正常标准。数据曲线在图表上突兀地隆起,像一道难以忽视的伤疤。

他拨通了制药厂所在地市局的电话,要求调取近三年的安全检查记录。听筒里传来的沙沙声中,隐约夹杂着某种不安的预感。

便衣小组传回消息,制药厂后山有条隐秘小路,深夜常有冷链车进出。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里,白色车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具具等待装载的棺椁。

侯亮平盯着卫星地图上那条蜿蜒的黑线,用红笔重重圈出了交汇点——一个废弃的冷库。坐标显示,那里距离市中心不过二十公里。

行动前的部署会议上,投影仪投出的三维模型里,冷库的通风系统如血管般密布。他特意标注出三个易守难攻的点位,指尖在触屏上划出警示的红线。

凌晨三点,突击队分三路逼近目标。寒风吹动路边的枯草,装甲车碾过碎石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当破拆锤撞开锈蚀的铁门时,扑面而来的冷气裹着浓烈的药味。手电筒光束交错间,成排的冷冻柜泛着幽蓝的光,柜门内侧还凝结着未化的霜花。

撬开第一个冰柜,里面整齐码放着用医用保温箱封装的原料。封条上的日期显示,正是制药厂异常采购的那批。

对讲机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叫,外围警戒组发现有可疑车辆正在接近。侯亮平立即下令收缩防线,战术手电的光斑在墙面上划出紧张的弧线。

来车在两百米外急刹,刺眼的车灯照亮了车厢侧面的制药厂标志。车门打开,跳下的却是几个戴着滑雪面罩的壮汉,手中的自动武器泛着金属冷光。

交火瞬间,侯亮平翻滚着躲进冰柜后方。子弹打在金属箱体上,溅起的火星映出他紧绷的侧脸。

战斗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当硝烟散去,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几具尸体,其中一人口袋里掉出的手机还在震动,屏幕上闪烁着加密通话的提示。

技术人员当场破解了手机,里面的聊天记录显示,这个地下网络远比想象中庞大。涉及的不仅有制药厂内部人员,甚至牵扯到药品审批部门的关键岗位。

侯亮平摸着冰柜边缘残留的弹孔,突然想起女儿画里那片宁静的海滩。此刻,他的掌心正沾着罪恶的余温。

回到专案组,法医送来的检测报告证实,这些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就能制成高纯度毒品。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部分批次还流入了正规医院的药房。

他立即联系卫生部门,要求对相关批次药品进行紧急召回。电话那头传来的震惊与慌乱,让他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审讯室里,被捕的押运人员始终保持沉默。但当侯亮平亮出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截图时,那人的瞳孔猛地收缩,喉结上下滚动着却说不出话。

与此同时,外勤小组在制药厂财务总监的办公室里,找到了隐藏在暗格里的账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十多年来的非法交易。

钟小艾发来视频通话,女儿举着新画的全家福,用蜡笔涂得歪歪扭扭的爸爸两个字格外醒目。看着女儿纯真的笑容,侯亮平喉咙发紧,只能匆匆说了句等爸爸回家就挂断了电话。

案情分析会上,白板上的关系网已经扩展到整个墙面。侯亮平用红笔将制药厂、医院、审批部门连成一条线,笔尖重重顿在某个熟悉的名字上——省药监局副局长李明远。

此人曾在多个场合与侯亮平有过交集,甚至还一起参加过廉政讲座。照片里,李明远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和而得体,与白板上那个用红线圈住的名字形成诡异的反差。

便衣侦查员传回的监控显示,李明远每周都会去城郊的高尔夫球场。更可疑的是,他的球友名单里,赫然出现了之前赌场案中落马官员的名字。

侯亮平决定亲自去会会这位老熟人。他换上便装,戴着棒球帽来到高尔夫球场,远远看着李明远挥杆的优雅姿态,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当侯亮平出现在李明远身后时,对方握杆的手明显颤抖了一下。但很快,那张戴着面具的脸又恢复了从容:侯处长也来打球?

李局长的球技越来越精湛了。侯亮平盯着果岭上的小白球,不过有些球,一旦打出界,可就收不回来了。

李明远的笑容僵在脸上,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转身想走,却被侯亮平拦住:我们聊聊吧,就在这里。

当天深夜,李明远被专案组带走。搜查他的住所时,在书房保险箱里发现了大量现金和金条,还有几本记录着行贿名单的笔记本。

案件的进展惊动了上级,要求彻查整个药品监管链条。侯亮平知道,这将是一场更为艰难的战斗,因为那些隐藏在白大褂和公文后的腐败,远比想象中更加根深蒂固。

钟小艾带着女儿来专案组探班,小女孩怯生生地把画递给爸爸,画里的太阳被涂成了鲜艳的红色,照亮了三个牵着手的小人。侯亮平紧紧抱住女儿,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新的线索又出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了专案组,里面是某家私立医院非法倒卖药品的监控截图。画面中,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成箱的特殊药品,背景墙上的电子钟显示着凌晨两点。

侯亮平看着举报信末尾的签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知道,在这场与黑暗的较量中,总会有人选择站在光明这一边。

他再次翻开笔记本,写下案件的最新进展。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而侯亮平的目光,早已投向了下一个战场。

技术科传来消息,追踪到了举报人的IP地址。令人意外的是,信号源来自制药厂内部。侯亮平立刻安排人员对药厂员工进行秘密排查,试图找出这位勇敢的whistleblower。

与此同时,审讯李明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副局长,在铁证面前终于交代了多年来收受贿赂、为非法药品流通大开绿灯的犯罪事实。他的供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更多隐藏的秘密。

在李明远的手机里,技术人员恢复了一段被删除的语音通话。录音中,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警告他:收手吧,不然大家都得完蛋。这个声音,成为了新的调查方向。

侯亮平召集专案组开会,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白板上,新的关系网正在逐渐成型,涉及的人员和企业越来越多,案情也愈发复杂。

便衣侦查员在私立医院周边蹲守时,发现了一辆频繁出入的黑色商务车。车牌经过伪造,但通过交通监控系统的大数据比对,终于锁定了车辆的真实信息——属于一家空壳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药品审批部门的某位工作人员。

行动再次展开。当突击队员冲进私立医院的地下仓库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成吨的药品堆放在货架上,其中大部分都是特殊管制药品。仓库角落,几个工人正在匆忙销毁账本。

侯亮平捡起地上半截未烧尽的纸张,上面记录着药品的流向。顺着这些线索,他们又找到了多个非法销售窝点,涉案金额不断刷新着纪录。

然而,就在案件看似即将告破时,新的危机出现了。一名关键证人在去专案组的路上遭遇车祸,肇事车辆当场逃逸。医院传来消息,证人伤势严重,陷入了昏迷。

侯亮平站在医院走廊,看着手术室的红灯,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他知道,这绝不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而是犯罪集团的垂死挣扎。

钟小艾发来短信,提醒他注意安全。女儿在短信语音里说:爸爸,我画了好多警察抓坏人的画,等你回来给你看!听着女儿稚嫩的声音,侯亮平握紧了拳头,眼神愈发坚定。

专案组重新调整策略,决定从源头——制药厂的原料供应环节入手。经过详细排查,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深山里的地下加工厂,专门生产用于制造毒品的化学原料。

深夜,突击队悄然接近目标。月光下,废弃的厂房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侯亮平做了个手势,队员们迅速分散,占据有利位置。

当破门而入的瞬间,里面的工人惊慌失措,有人试图启动销毁装置。侯亮平一个箭步冲上去,及时阻止了化学品的泄漏。

在工厂办公室,他们找到了完整的生产记录和销售账本。这些铁证,将彻底撕开这个庞大犯罪网络的伪装。

审讯室里,工厂负责人终于交代,他们背后的真正老板,是一个隐藏在境外的跨国犯罪集团。这个集团通过层层控股,将触角伸向了药品生产、审批、销售的各个环节。

侯亮平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用红色图钉标注出犯罪集团的据点。他知道,这场战斗已经升级为跨国较量,但无论敌人躲在哪里,他都不会放弃。

公安部发来指示,成立跨国专案组,联合多国警方展开行动。侯亮平被任命为中方负责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临行前,他回到家,女儿把新画的画送给了他。画里,穿着警服的爸爸拿着盾牌,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群拿着武器的警察,天空中飘着一面大大的五星红旗。

侯亮平紧紧抱着女儿,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他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为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他都将义无反顾,继续前行。

飞机冲上云霄,侯亮平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思绪万千。新的挑战即将来临,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他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