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见妻子心情不错,感冒的症状似乎也减轻了不少,便也不再多问,乐得妻子高兴。
他将姜汤递给妻子,柔声说道:“那你快趁热喝了吧,喝完好好睡一觉,明天感冒就能好了。”
张秀梅接过姜汤,小口小口地喝着,心中充满了对丈夫和儿子的感激与爱意。
而李不凡,则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偷偷地咧了咧小嘴,露出了一个只有自己才懂的得意笑容。
他觉得,这种用自己“不务正业”的成果,来帮助家人,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他决定,以后要继续努力“不务正业”,争取获得更多更好用的系统道具和技能,为这个平凡而温馨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幸福。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不暴露自己秘密的前提下进行。
毕竟,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神通广大”,而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低调,才是王道。闷声发大财,才是真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李不凡开始对周围世界中的各种符号和文字,产生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兴趣。
他发现,那些弯弯曲曲、奇奇怪怪的线条组合,似乎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能够代表不同的事物和概念。
比如,当他跟着母亲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他会注意到供销社门口那块大大的招牌上,写着几个他不认识,但看起来很“厉害”的方块字。
再比如,家里酱油瓶的标签上,醋瓶的标签上,也都印着一些不同的文字。
还有,他偶尔能看到的那些小人书和画片上,除了有彩色的图画,也配着一些密密麻麻的小字。
这些文字,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吸引着他去探索,去解读。
然而,李不凡的学习方式,却依旧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充满了浓浓的“不务正业”的个人风格。
他从不像院里其他那些到了启蒙年龄的孩子一样,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听父母或者老师教他们认字、写字。
他也从不主动去翻看那些枯燥乏味的书本,或者去记忆那些毫无生趣的笔画和偏旁。
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的文字,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忆和识别。
比如,他每天都要喝的奶粉,那奶粉罐子上印着的“红星牌特供奶粉”几个大字,他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它们的样子和读音(当然是听父母念叨的)。
再比如,他偶尔能吃到的小饼干,那饼干包装袋上印着的“牛奶饼干”或者“巧克力夹心饼干”的字样,他也因为对饼干本身的喜爱,而顺带着将那些字记了下来。
还有,他经常能看到的供销社的招牌“京都供销合作社”,酱油瓶上的“红星牌高级酱油”,醋瓶上的“恒顺香醋”,甚至是一些香烟盒子上印着的“中华”、“牡丹”之类的品牌名称,他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们与对应的实物联系起来,并记住它们的样子。
在他看来,这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字,才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它们能帮助他识别东西,区分好坏,甚至还能帮他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
至于那些书本上、报纸上出现的,与他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的“高深”文字,他则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趣,也懒得去记忆。
他觉得,学习认字这种事情,就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是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为了应付什么考试,或者完成什么任务。
这种“实用主义”的识字方法,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甚至有些“功利”,但效果却出奇地好。
李不凡的识字量,在不知不觉中,以一种缓慢而稳定的速度,悄然增长着。
他并没有刻意去学习,也没有感受到任何学习的压力,但那些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字,却像一颗颗小石子一样,被他随手捡起,然后悄悄地存放在了他记忆的宝库里。
就在他又一次成功地通过辨认饼干包装袋上的“奶油夹心”四个字,而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块他最喜欢吃的饼干之后,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宿主成功开创并实践了“实用主义”识字法,将学习融入生活,将需求转化为动力,完美契合“不务正业”(只学有用的,不学没用的)之核心理念,符合系统奖励标准。】
【奖励:图形记忆能力 1。技能效果:宿主对图形、符号、文字等视觉信息的记忆能力将得到提升,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记住和识别各种复杂的图案和文字组合。】
李不凡对这个奖励,感到非常满意。
“图形记忆能力加一,这个好。”他心想,“以后我认招牌、认商品名就能更快更准了,再也不用担心会买错东西或者吃错东西了。嗯,这对于我这个追求‘生活品质’的‘懒汉’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他决定,以后要继续坚持这种“实用主义”的学习方法,将“不务正业”的精神,贯彻到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学习也可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只要你找对了方法,找准了方向。
至于那些枯燥乏味的课本和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让那些“勤快人”去头疼吧。
他李不凡,只学自己感兴趣的,只学对自己有用的。
这,才是“不务正业”的最高智慧。
这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母亲张秀梅带着李不凡去附近的供销社买东西。
回来的路上,为了奖励儿子今天表现乖巧(其实是一路都在发呆,没给她添麻烦),张秀梅特意在路边一个卖糖画的小摊上,给李不凡买了一支糖画。
那是一只用金黄色的麦芽糖稀,精心绘制而成的小兔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