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和婴儿的身上,仿佛为这段奇缘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张圣被老天师张之维带回天师府后,其身份便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老天师一生虽广收门徒,但亲传弟子并不多,且大多早已下山游历或开枝散叶。
如今突然抱回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并当众宣布此子为他的首座弟子,这在向来循规蹈矩的天师府中,无疑是一件大事。
天师府内的道士们,无论是老天师的师弟、徒侄,还是寻常的道童,都对这个新来的小师弟(或小师叔)充满了好奇。
他们纷纷猜测这孩子的来历,有的说是老天师故人之子,有的说是老天师云游时发现的绝世奇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无论如何,既然是老天师亲自带回并立为首徒,其身份自然尊崇无比,无人敢有丝毫怠慢。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新晋的首徒张圣,却表现出了与他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称的安静。
自他稍稍长大,能够独立行走言语之后,便不喜与人交往,也不爱嬉闹玩耍。
其他同龄的道童在庭院里追逐打闹、背诵经文的时候,张圣往往独自一人,静静地待在天师府后山的一处僻静角落。
那后山风景清幽,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少有人至。
张圣常常一坐便是大半天,有时他会仰头望着天空,看那云卷云舒,如白马过隙,变幻莫测;有时他会侧耳倾听,听那松涛阵阵,如万马奔腾,又听那鸟儿啾啾,婉转啼鸣;有时他会凝视着地上缓缓爬行的蚂蚁,观察它们忙碌的身影,仿佛能从这些最平凡的景象中,体悟到某种深刻的道理。
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不言不语,仿佛与这片山林,与这天地自然,彻底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天师张之维对于自己这个大徒弟的特异行径,并未表现出过多的干涉。
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偶尔会亲自指点张圣一些吐纳练气的入门法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任其自然发展。
他深知
“道法自然”的道理,也隐隐感觉到张圣的安静并非痴傻,而是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
他相信,自己的这个徒儿,自有其不凡之处,只是时机未到,不宜强求。
天师府内的其他人,见老天师都如此态度,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
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张圣的这种
“自闭”。
他们只当这位小师弟(或小师叔)天性如此,喜静不喜动,是个天生的修道种子,只是性子过于沉闷了些。
然而,无人知晓的是,在张圣那幼小而安静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自他被老天师从古樟树下捡到的那一天起,准确地说,是当老天师抱起他,感受到那份温暖与安全,让他从无尽的恐惧与饥饿中解脱出来的那一刻,他的脑海中便突兀地多出了一个声音,一个冰冷而机械,却又充满无穷诱惑的声音。
那声音自称为
“蛰龙系统”。
系统告诉他,他并非这个世界的凡人,而是身负特殊使命的穿越者。
而这个系统,便是他此生最大的依仗。
系统并没有立刻赋予他毁天灭地的力量,也没有提供什么神功秘籍,而是给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严苛的初始任务。
“宿主张圣,欢迎来到异人世界。”
系统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不带任何感情,
“本系统为蛰龙系统,旨在辅助宿主成为此界至强。
当前首要任务:蛰伏潜修。”
“任务要求:宿主需在龙虎山潜心静修,十八年内,不得主动显露任何超越常人的异能,不得与外界之人发生非必要的过多接触,不得参与任何可能暴露自身不凡的纷争,需将自身所有特异之处尽数潜藏,如龙潜渊,如虎藏踪,安然度过十八年成长期。”
“任务奖励:十八年后,若任务完美达成,系统将彻底激活。
届时,宿主将绑定无数超凡特效模板,包括但不限于:悟性逆天(任何功法一看即会,一练即精,并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修炼加速(修炼速度百倍千倍提升,瓶颈不存)、能量无限(体内能量生生不息,近乎无限)、万法不侵(免疫绝大多数负面效果与攻击)、不死之身(细胞级超速再生,滴血重生)、言出法随(特定条件下,语言可引动天地之力)等等。
一步登天,指日可待。”
“任务惩罚:若在十八年内,宿主未能严格遵守蛰伏规则,主动暴露自身任何不凡,或因故未能安然度过成长期,系统将自行解绑,宿主将失去所有潜在奖励,并可能遭受不可预测之反噬。”
这突如其来的系统,以及它所发布的任务,对于一个刚刚降世的婴儿来说,本应是无法理解的。
但张圣的灵魂,却是一个成熟的穿越者。
他瞬间便明白了系统的意义,以及这个任务的重要性。
一步登天,绑定无数超凡特效!这是何等巨大的诱惑!
而代价,仅仅是十八年的蛰伏。
对于一个拥有成年人思维的灵魂来说,十八年的等待,虽然漫长,但为了那辉煌的未来,完全值得。
更何况,系统所要求的
“不显露异能,不与外界过多接触,潜藏自身所有不凡”,这不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吗?一个婴儿,如果表现得太过妖孽,反而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探究。
于是,张圣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他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
“蛰伏”生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