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万万没想到仙帝,被沙盘带飞了 > 第二十六章: 爆满的图书馆
换源:


       城市图书馆,自然科学阅览区。

清晨开馆不到半小时,平时门可罗雀的区域人头攒动,挤满了各个年龄段的人。中学生、大学生、上班族、甚至还有几位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全都埋头在《古生物图鉴》、《进化论的未解之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综述》、《视觉器官的演化》等书籍中。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翻动、笔尖沙沙、以及压抑不住的低声讨论。

“这本《生命简史》谁拿走了?我就差最后一点没看完!”

“同学,《地质年代与生物演化》能借我看看第三章吗?我就查个数据!”

“妈,帮我查一下‘澄江生物群’在哪个书架?对,就是寒武纪那个!”

“嘘——小声点!这儿不是游戏厅!”图书管理员无奈地维持着秩序,看着空了大半的书架和登记本上长长的借阅名单,一脸难以置信。上一次这里这么热闹,还是某位畅销书作家签售的时候。

地方电视台,午间新闻。

“……本台记者观察到,近期我市图书馆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自然科学类书籍,尤其是古生物学、进化论相关书籍的借阅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达到历史同期的十倍以上。阅览区一座难求,学习氛围异常浓厚。”画面切到图书馆人满为患的场景。

一位被采访的社会学专家推了推眼镜,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它可能反映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生命起源、自身存在意义等终极命题的重新思考和求知渴望的回归。这是一种自发的、积极向上的社会学习热潮,是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体现……”

专家的话音未落,镜头捕捉到一个角落里,两个年轻人正压低声音兴奋地交谈:

“……搞定这篇论文,拿到内测码,老子就能在游戏里进化出带翅膀的鱼了!到时候第一个飞给你看!”

“嘘!小声!论文里千万别提游戏!要写得像真搞研究的!引用记得标清楚!”

专家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呃,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多元化的动因……”

网络黑市与社交媒体。

“重金诚聘!生物学/古生物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代写《西幻世界》内测申请论文!A题B题均可!要求:深度原创,逻辑严密,引用规范!价格面议,绝对高于市场价!急!”

“出售本人精心整理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资料包》、《眼睛进化理论大全》!包含数十篇核心中英文文献、经典理论框架图、关键争议点总结!助你论文一臂之力!非诚勿扰!”

“内测名额预定!保证通过‘进化之路’审核!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价格私聊!(风险提示:本交易存在不确定性,请谨慎评估)”

“兄弟姐妹们!我建了个‘西幻进化之路攻坚群’!只讨论学术!分享资料!互相批改论文!拒绝代写和交易!净化环境!有诚意的加!暗号:‘摸到史前绒毛’!”

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数据流依然汹涌,但新增了一个醒目的监控窗口:论文提交邮箱的实时统计。数字正以每分钟几十篇的速度疯狂跳动,后台的初步关键词分析显示,“寒武纪”、“大爆发”、“氧气”、“Hox基因”、“达尔文”、“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视蛋白”、“趋同进化”等术语高频出现。

熊旭看着那飙升的数字和遍布地图的论文提交IP来源(涵盖了高校、研究所、普通家庭甚至网吧),难得地露出一丝惊叹:“老板,这……比预想的还要疯狂。他们真的在拼命学。”

许仙站在窗前,望着城市渐起的灯火。他的声音平静无波,

“生命的本能是进化,是探索未知。我们只是……点燃了那簇早已存在的火种。筛选已经开始,熊旭。准备接收风暴的核心,看看这些被‘游戏’驱动大脑可以带来多少奇迹。”

实验室的灯光映在他沉静的侧脸上,窗外,整个城市似乎都沉浸在一种为了“摸到史前绒毛”而挑灯夜读的、奇异而狂热的氛围中。一场以游戏为名,却席卷现实认知边界的“全民进化”实验,正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

许仙的实验室屏幕上,论文提交量已突破五千大关,数字仍在跳动。网络上的喧嚣并未平息,反而演化出更极端的形态。

“重金求论文代写”的帖子不仅限于论坛,更蔓延至专业学术平台和暗网。价格从最初的几千元飙升到数万元,甚至出现了“包过套餐”,承诺结合游戏内测经验撰写“更具进化实操性”的论文。一篇署名清晰、论证扎实的论文草稿截图在黑市被炒到天价,买家趋之若鹜。

社交媒体上,话题#为了摸绒毛而学习#冲上热搜。无数玩家晒出挑灯夜读、笔记密密麻麻的照片,配文充满荒诞的励志感:“凌晨三点,啃《分子古生物学》,为了在游戏里给鱼进化出电鳗技能,值了!”“小时候我妈说好好学习将来有用,我嗤之以鼻。现在,为了《西幻世界》的内测码,我信了!学习,真的能让我打游戏更牛逼!”这种为了虚拟体验而爆发的现实学习热情,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奇观。

城市图书馆的自然科学区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热门书籍被预约到几个月后,甚至出现了“占座黄牛”。管理员无奈地贴出告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系列丛书限借阅2小时,超时罚款加倍。”一些玩家自发组织“学习互助会”,在图书馆角落或线上会议室里,激烈辩论着“氧化事件与生物矿化关系”、“视蛋白基因的多次独立起源”,场面堪比学术研讨会。

地方电视台的后续报道引来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当记者回访图书馆,采访一位正埋头抄录《动物眼睛的进化》章节的中学生时:

记者:“同学,为什么突然对这么深奥的进化论感兴趣了?”

中学生语速飞快的回答:“为了内测码!《西幻世界》!官方要论文!寒武纪或者眼睛进化!我选的眼睛!达尔文自然选择是基础,但关键在基因调控网络的模块化和共进化!还有,感光细胞和神经回路的协同……”

记者听到这个回答后转向镜头,表情复杂的抽搐了一下:“……看来,这位同学的目标非常明确。”

先前侃侃而谈的社会学专家被邀请做深度访谈。当主持人委婉提及“似乎与一款名为《西幻世界》的游戏内测申请有关”时,专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强作镇定:“啊……这恰恰证明了游戏化学习的强大驱动力!它成功地将娱乐需求转化为了对严肃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是一种…呃…颠覆性的教育创新!当然,其动机的纯粹性和可持续性有待观察……”演播室后台传来工作人员压抑不住的轻笑。专家被打脸的尴尬片段被网友截取,配上“真·学术驱动”的标题疯狂传播,成为这场热潮中最具戏剧性的注脚。

一些开明的教师和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学生的变化:“班上几个沉迷手游的孩子,居然主动借阅《物种起源》了,虽然目的是游戏,但能静下心读这种书就是进步!”“孩子跟我讨论‘趋同进化’和‘平行进化’的区别,我差点答不上来…这游戏有点东西。”但质疑声同样强烈:“用游戏引诱学习是本末倒置!”“这种功利性的学习能持续多久?拿到内测码后呢?”“论文要求是否变相助长了学术不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