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率领陈默等人返回邺城,受到了城中军民更加狂热的迎接。
“王将军回来了!”
“听说了吗?王将军去清河县,随手就灭了一伙溃兵,还带回来一位大贤!”
“王将军真是文武双全,慧眼识英啊!”
百姓们的议论声,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王越的心田。
他知道,自己每做一件正确的事情,都会让民心更加归附。
陈默跟在王越身后,听着周围百姓发自内心的赞誉,看着他们眼中对王越那近乎崇拜的目光,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原本以为王越只是武勇过人,没想到在收揽人心方面,亦有如此手段。
“这位主公,当真是深不可测啊!”陈默在心中暗道,原本还有些许矜持的他,此刻对王越的归属感又增强了几分。
回到冠军侯府,王越立刻命人为陈默安排住处,并赐予丰厚的钱粮布匹,待遇等同于军中高级将领。
“孔昭先生,你初来邺城,先好生歇息几日,熟悉一下城中情况。”王越温和地说道。
“待【招贤馆】建成之后,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倚仗先生的才智。”
陈默躬身一拜:“主公厚爱,默敢不尽心竭力!”
接下来的数日,邺城之内一片繁忙景象。
城西的【英灵校场】在无数工匠的努力下,已经初具雏形,那股庄严肃杀之气,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
而城东的【招贤馆】,更是引人注目。
王越亲自督工,韩馥更是将府库中最好的木料石材都送了过来,只求能让这【招贤馆】早日建成,为王越延揽更多人才。
这一日,【招贤馆】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只剩下最后的牌匾尚未悬挂。
王越特意邀请了陈默,以及韩馥、张屠夫等一众文武,前来观礼。
“孔昭先生,这【招贤馆】的牌匾,便由你来题写,如何?”王越笑着对陈默说道。
这既是对陈默的看重,也是想借此机会,向冀州宣告他对人才的渴求。
陈默微微一怔,随即面露感激之色:“承蒙主公信赖,默自当尽力。”
他深吸一口气,接过下人递上的笔墨,凝神片刻,随即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招贤纳士,广聚英才”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于上好的楠木牌匾之上,字字都透着一股恢弘大气。
“好字!”王越抚掌赞叹。
张屠夫虽然看不懂门道,但也跟着起哄:“好!写得好!比俺老张画的王八好看多了!”
众人闻言,皆是莞尔。
韩馥也是连连点头:“陈先生果然大才,此八字一出,天下贤士必将闻风而来!”
就在众人一片赞誉,准备将牌匾挂上之时,一声不合时宜的冷哼,却从人群外传来。
“哼!招贤纳士?好大的口气!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数名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文士,正昂首阔步而来。
为首一人,约莫四十余岁,面容倨傲,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身后跟着的几名年轻文士,也是个个鼻孔朝天,仿佛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张屠夫见状,顿时火冒三丈:“哪里来的酸丁,敢在主公面前放肆!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他握着板斧的手又开始痒痒了。
王越抬手制止了张屠夫,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为首的文士:“阁下是何人?对我这【招贤馆】,似乎颇有微词?”
那为首文士上下打量了王越一番,眼中轻蔑之色更浓:“你便是那靠着偷袭袁本初,侥幸窃据邺城的王越?”
“听闻你一介武夫,也敢妄谈招贤纳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身边一个年轻文士也接口道:“就是!我等乃是渤海名儒,孔融孔文举太守座下高徒,听闻冀州出了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特来看看你究竟有何德何能,敢口出狂言!”
“渤海孔融?”王越眉头微挑。
孔融乃是孔子后裔,名满天下的大儒,只是此人性格高傲,不善军事,历史上也并非善终。
没想到他门下的弟子,也染上了这股子傲气。
王越尚未开口,一旁的陈默已经踏前一步,朗声道:“诸位远道而来,便是客。只是,何为贤?何为才?又岂是诸位一言可定?”
“王将军礼贤下士,为国求才,此乃利国利民之举。诸位身为读书人,不思报国,反倒在此寻衅滋事,岂非有失身份?”
陈默一番话,不卑不亢,却字字珠玑,直指对方的无礼。
那为首文士被陈默说得面色一滞,随即冷笑道:“好个伶牙俐齿的小子!你是何人?也敢与我等对话?”
陈默淡然一笑:“在下陈默,字孔昭,乃王将军帐下区区一谋士。”
“哦?原来是个无名之辈。”那文士不屑地撇撇嘴,“我等今日前来,便是要与这王越辩上一辩!看看他究竟有何经天纬地之才,敢自诩能招揽天下英雄!”
“若他答不上来,这【招贤馆】的牌匾,我看还是趁早摘了,免得贻笑大方!”
此言一出,周围的邺城官员和将士们顿时群情激奋。
“大胆狂徒!敢对王将军不敬!”
“主公,让俺老张去教训教训这帮不知死活的东西!”张屠夫已经快按捺不住了。
王越却是微微一笑,看向陈默:“孔昭先生,看来有人是特意来砸场子的。既然他们想辩,那便陪他们辩上一辩,如何?”
他知道,这种时候,武力并不能真正服人。
唯有在对方最擅长的领域将其击败,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也能更好地彰显【招贤馆】的意义。
陈默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对王越躬身道:“主公放心,默必不辱使命!”
说罢,他转向那几名渤海文士,朗声道:“诸位既是孔文举太守高徒,想必学识渊博。今日,我等便以‘何为良主,何以安民’为题,辩上一场,如何?”
“彩头嘛,若诸位胜了,这【招贤馆】的牌匾,任由处置。若我等侥幸胜了,还请诸位向王将军赔礼道歉,并在这【招贤馆】前,高呼三声‘王将军乃当世明主’,如何?”
此言一出,那为首文士和他身后的弟子们皆是面露怒色。
“狂妄!”
“竖子安敢如此!”
他们本是来找茬的,没想到反被对方将了一军!
这赌注,若是输了,那可真是颜面扫地,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此刻骑虎难下,若是不敢应战,岂不更让人耻笑?
为首文士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冷声道:“好!便依你所言!我倒要看看,你们有何高论!”
一场突如其来的舌战,就在这即将完工的【招贤馆】前,拉开了序幕!
周围的百姓和士兵越聚越多,将此地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新来的陈默先生,究竟有何等才学,敢与孔融门下高徒当众辩论!
王越好整以暇地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他对陈默,有信心!
那为首文士率先发难,引经据典,大谈尧舜禹汤之治,强调君主需有德行、有传承,方能称之为良主。言语之间,暗指王越出身草莽,德行不足,更无正统可言。
他身后几名弟子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口若悬河,唾沫横飞,气势汹汹。
陈默静静听着,待他们说完,才不慌不忙地开口。
“诸位所言,固然有理。然,时移世易,上古之治,岂能完全适用于当今乱世?”
“何为良主?默以为,首在能安天下,保境安民!”
“当今天下大乱,黄巾蜂起,诸侯割据,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此时此刻,空谈德行传承,又有何益?”
“王将军起于微末,然心怀苍生,于邺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内安黎庶,外御强敌!袁绍势大,兵精粮足,尚且在王将军手中屡屡败退,狼狈而逃!此等功绩,难道不足以称之为良主之行?”
陈默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他没有直接反驳对方的观点,而是从实际出发,以王越的功绩为例,直击要害!
那为首文士脸色微变,强辩道:“一时之胜,何足道哉!袁本初不过一时失察罢了!治国安邦,岂是单凭武勇便可?”
陈默微微一笑:“将军之勇,天下共睹。然将军之智,亦非尔等所能揣度!”
“将军入主邺城以来,轻徭薄赋,发展农桑,修葺城池,操练兵马,更立【招贤馆】以求贤才,立【英灵校场】以慰忠魂!桩桩件件,皆为民生社稷考虑!试问,这难道不是安民之策?”
“反观某些所谓名士,身居高位,却不思报国,只知空谈阔论,于国于民,又有何益处?”
陈默越说越是激昂,目光如电,扫过那几名文士。
“尔等自诩孔圣门徒,可知孔圣之志,乃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今王将军正身体力行,欲还冀州朗朗乾坤,使百姓安居乐业!此等胸怀,此等作为,难道担不上一句‘良主’?”
一番话下来,引得周围百姓和士兵们阵阵叫好!
“陈先生说得对!”
“王将军就是我们的好主公!”
那几名渤海文士被陈默驳斥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们空有满腹经纶,却多是纸上谈兵,哪里见过陈默这般结合实际、言辞犀利的辩论?
尤其是陈默引用的孔圣言论,更是让他们无从反驳,仿佛自己成了背弃圣人之道的伪君子!
为首那文士额头渗汗,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引以为傲的学识,在陈默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噗通!”
一个年轻的文士,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和羞愧,竟双腿一软,跌坐在地!
其余几人也是面如死灰,再无半分先前的倨傲。
胜负已分!
陈默看着他们,微微摇头,不再多言。
王越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胜负已定。本将并非有意刁难,只是希望诸位明白一个道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招贤馆】,便是为天下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能之士而设!无论出身,无论过往,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愿为这冀州百姓,为这大汉天下出一份力,我王越,都扫榻相迎!”
“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诸位若是有心,不妨在邺城多留几日,看看本将是如何治理冀州,看看这冀州百姓,是如何安居乐业的!”
说罢,他看向那为首文士:“至于赌约……”
那为首文士面如死灰,羞愧难当,他挣扎了片刻,终于带着哭腔,对着王越深深一揖:
“王……王将军……乃……乃当世明主!”
他身后几个弟子,也纷纷跟着哭喊起来:
“王将军乃当世明主!”
“王将军乃当世明主!”
三声过后,这群所谓的“渤海高徒”,再也无颜停留,狼狈不堪地在众人的注视下,仓皇离去。
【叮!恭喜宿主,麾下谋士陈默舌战群儒,大获全胜!宿主威望大幅度提升!冀州民心、士气小幅度提升!】
【叮!陈默对宿主忠诚度提升至85(心悦诚服)!】
王越听着系统的提示音,看着陈默那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自得的脸庞,心中大畅!
今日陈默这一战,比他亲自出手斩杀百名溃兵,效果还要好!
这不仅是陈默个人的胜利,更是他王越【招贤馆】理念的胜利!
“孔昭先生,今日你为本将,为这【招贤馆】,立下大功!”王越上前,亲切地拍了拍陈默的肩膀。
“来人!将【招贤纳士,广聚英才】的牌匾,给本将高高挂起!”
“今日,我【招贤馆】,正式开张!”
随着王越一声令下,那块由陈默亲笔题写的牌匾,在无数百姓和士兵的欢呼声中,被高高悬挂在了【招贤馆】的正门之上!
阳光照耀下,八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一个群贤毕至,共创大业的辉煌未来!
而陈默,这位初入王越麾下的谋士,也通过今日这一场精彩绝伦的舌战,彻底在邺城站稳了脚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王越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真正的贤才,慕名而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