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当第一缕金色的阳光越过东山之巅,轻柔地洒在云溪村静谧的屋檐上时,送走了最后一批恋恋不舍的留宿游客,整个村子仿佛从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梦中缓缓醒来。
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狂欢后的余韵。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祠堂前的古树下,热烈地讨论着周末两天发生的奇迹。
“你们是没看到,那些城里来的老板,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还非要多塞给我二百块钱,说我家的床比他们城里五星级酒店的还舒服!”临时接待了游客的张大娘,满脸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可不是嘛!住我家的那两个小年轻,走的时候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说下个星期还要带朋友来,点名就要住我家呢!”
“咱们明娃子,真是神了!以前谁能想到,咱们这穷山沟沟,还能让城里人当成宝贝疙瘩,抢着来住?”
议论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陈明的信服。他们亲眼见证了游客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也实实在在地将第一笔可观的“住宿费”揣进了兜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具说服力。
陈明站在“云溪雅叙”二楼的廊道上,静静地听着远处的议论声,脸上却是一种复杂而凝重的欣慰。他一夜未眠,并非因为劳累,而是因为脑海中那个不断翻滚的数字。他再次调出系统面板,那个代表着积分的数字,经过一个周末的浴血奋战,终于从刺眼的负两千五百点,爬到了一个让他几乎要热泪盈眶的正数——八千点。
从负债两千五百点,到如今结余六千点。这中间八千五百点的增长,是近百名游客,用他们最真实的赞叹、惊艳、感动和意犹未尽的情绪,一点一滴硬生生“榨”出来的。其中,响应“知音的呼唤”那个特殊事件,系统判定为高质量运营,一次性奖励的五千点积分,是让他脱离负债深渊的关键,否则,他现在依然挂着负数。
只是这六千点积分,连塞牙缝都不够。系统商城里,最便宜的基础设施图纸都需要成百上千点,更别提那些能够带来质变的奇迹造物。
但它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依靠自身运营,实现正向循环的希望。它宣告着,云溪村的发展模式,是可行的。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在游客们离开村庄,回归到信息高速公路的那一刻,才算真正开始。
他拿出手机,点开了国内最大的几个社交平台和旅游论坛。果不其然,一场围绕着“云溪村”的、规模空前的网络舆论海啸,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与之前视频刚发布时的“惊艳”与“质疑”两极分化不同,此刻的网络风向,几乎呈现出一面倒的“征服”态态。那些亲身经历过云溪村魅力的第一批游客,化身为了最忠诚、最狂热的“自来水”,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为云溪村摇旗呐喊。
在一篇名为《我错了,错得离谱!——一个“打假派”在云溪村的忏悔实录》的旅游论坛置顶热帖中,一位在圈内以犀利、毒舌、专门“打假”网红景点而闻名的博主“锤哥”,用一种极其详尽且充满情感冲击力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兄弟们,我,锤哥,来了。这次不带锤子,只带我这张被打肿的脸。在出发前,我曾在这个论坛发帖,立下flag,信誓旦旦地说要去把‘云溪村’这个最新的网红骗局锤得底裤都不剩。我说‘星光云溪’是水下LED灯带加后期特效,我说‘云溪雅叙’是粗制滥造的廉价仿古建筑,我说128的门票是纯纯的智商税。现在,我只想对所有看过我之前帖子的朋友,以及云溪村那位叫陈明的年轻老板,说一句:我错了,错得彻彻底底。云溪村,不是骗局,它是神迹!”
“……朋友们,当我亲眼看到那条‘百花小径’时,我傻了。这不是P图,这不是滤镜,这是真真切切、成千上万朵我叫不上名字的鲜花组成的真实花海,空气里那股子复杂的、沁人心脾的香味,能让你瞬间忘掉城市里的所有烦恼。至于那条溪水,我这个‘科技党’可以赌上我所有的设备发誓,那绝对不是什么LED灯带!我干了件很蠢的事,我特意在白天脱了鞋下水,把脸埋进水里,戴着潜水镜从上游走到下游,把河床摸了个遍。就是最普通的鹅卵石!水清澈得能看到鱼虾。但到了晚上,它就是会发光!那种光,不是灯珠发出的那种刺眼的、冰冷的光,而是温润的、宁静的、仿佛有生命力的光芒,像是整条银河打碎了,融化在了水里。我一个快四十岁的大老爷们,当时就坐在溪边,看着那片流淌的星河,眼眶是湿的。那种源自于天地自然的、极致的浪漫与宁静,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任何科技在它面前都显得那么的粗鄙和可笑。”
“那座建在河上的茶馆,任何照片和视频,都拍不出它万分之一的气势和神韵。当你站到它面前,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天人合一’,什么叫中国古建筑真正的气韵和风骨。再说表演,我本来是冲着‘惊堂’先生的评书《三国》去的,想听听是不是录音。结果呢?人家一张口,那股子沙场秋点兵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我当场就跪了。但真正让我三观尽碎的,是那位叫‘霓裳’的仙子,一曲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朋友们,我听过不少名家的昆曲,但在那样的环境里,听那样的演唱,是完全不同的体验。那水袖、那唱腔、那眼神……她不是在表演,你能感觉到她就是杜丽娘,她就在那个破败的园子里,哀叹着自己的青春。整个茶馆,除了她的声音,落针可闻。还有川剧变脸、幻影戏法、百鸟朝凤的口技,每一个都不是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花架子,而是真正沉淀了岁月功底的‘绝活儿’!最让我动容的是,演出结束,我们这群疯子喊着‘安可’,人家真的就为了我们这几十个观众,破例加演了一段!那种发自内心被尊重的感觉,128的门票?我觉得我欠了人家一张船票!”
“说到住宿,这是我此行最大的惊喜,也是最大的遗憾。惊喜的是,因为我们这群人死活不肯走,强烈要求留宿,那位陈老板和村长,真的就紧急动员了全村的村民,把自家的空房收拾出来给我们住。我住在了村里一位姓王的瘸腿大爷家,最老式的木板床,糊着报纸的墙,但被褥干净得有太阳的味道。晚上,我关了灯,听着窗外的蛙鸣、溪水声和远山传来的风声入睡,那种被整个大自然拥抱的安宁,是任何五星级酒店的隔音玻璃都给不了的。遗憾的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村里还没有正式的民宿,接待能力几乎为零。我走的时候,陈老板亲口说,民宿已经在规划了,但需要时间。兄弟们,我话就放这儿,等他们民宿开业,我第一个去!谁都别跟我抢!这绝对是未来几年,国内最值得期待的住宿体验!”
“128元的门票,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想说两个字:血赚!光是那一场雅叙的演出,放在城里任何一个剧场,没个三五百你根本下不来。更别提那独一无二的风景了。我拍的照片和视频,根本展现不出它万分之一的美。最后给所有想去的朋友一个忠告:**赶紧去!不惜一切代价,趁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我在此立下一个新预言:不出一个月,这个地方的门票,你要是能原价抢到,算我输!还有,别想着当天来回了,你绝对会后悔得捶胸顿足。想尽一切办法在那儿住一晚,当你亲眼看到‘星光云溪’的那一刻,你会回来感谢我的。别问我怎么预定,现在还没法预定,看缘分,到了现场去求那位看起来很好说话的陈老板吧!总之,云溪村,不是网红景点,它是真正的,存在于现实中的,一片世外桃源。鉴定完毕!”
这篇帖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深水炸弹。每一个段落,都充满了第一视角最真实的震撼和最强烈的情感共鸣。帖子的评论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已经盖了数千楼。之前的质疑和嘲讽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海啸般的惊叹和向往。
“我靠!锤哥居然被人把锤子给缴了?这可是咱们论坛出了名的硬骨头啊!”
“能让锤哥这么吹的地方,看来是真的有东西啊!不行,我坐不住了,这个周末就去!”
“楼上的别想了!我刚打了个电话问,人家说本周的预约早就满了!下周的都排到一半了!那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什么?怎么预约?官网吗?给个链接啊!”
“哪有什么官网,就是一个手机号!我朋友就是第一批去的,说现场管理还很初级,连个正经的售票口都没有,就是陈老板拿个本子在村口记名字。但是,体验是真的绝!”
“《牡丹亭·游园惊梦》真的有那么神吗?本人昆曲十年票友,表示严重怀疑,已经订好下下周的票了,必须去亲耳听听,回来再做评判。”
“星光云溪!光听这个名字我DNA就动了!有没有留宿成功的大哥出来说一下,晚上真的那么美吗?”
“美到失语!不多说,自己看!【附图】”
一条附带着图片的评论,瞬间引爆了整个楼层。那是一张没有任何过度修饰的照片,镜头下,深蓝色的夜幕中,一条蜿蜒的溪流如同破碎的星河,静静地流淌,岸边的游客剪影,都透露出一种痴迷的宁静。溪水的光芒映照在人们的脸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如痴如醉。
这张照片,成为了压垮无数潜在游客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它以最直观的方式,证实了“锤哥”的描述并非夸大其词。
风暴迅速蔓延。
在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小墙书”上,“#现实版仙境云溪村”、“#神仙姐姐的昆曲现场”、“#男朋友必带的星光溪”等话题迅速发酵,无数精美的照片配上充满情绪价值的文字,精准地击中了每一个有浪漫情怀的用户的内心。
而在“抖加”和“微圈”上,那些由第一批游客拍摄的短视频开始病毒式传播。虽然拍摄技术参差不齐,画面抖动,但视频里传出的昆曲唱腔、评书先生的惊堂木声、以及游客们看到星光溪时那发自肺腑的、此起彼伏的惊呼声,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真实感染力。
“云溪村”三个字,以不可阻挡之势,冲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相关的搜索指数,在24小时内暴涨了数千倍。
新的网络词条被迅速创造并传播开来:
#现实版世外桃源#
#会发光的星光溪#
#求一个云溪村的床位#
#云溪雅叙是什么神仙地方#
然而,网络上的狂欢,带给陈明的却是巨大的压力。他看着窗外宁静的村庄,再看看手机上已经开始发烫的、不断有陌生号码呼入的电话,他知道,云溪村平静的日子,到头了。
名气是把双刃剑。它带来了关注和潜在的客流,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明娃子!明娃子!”村长陈大伯喘着粗气跑上楼,手里拿着另一个手机,满脸都是汗,“不行了,我这个手机也快被打爆了!都是问怎么来咱们村,怎么订票,怎么住宿的!还有人直接问我,能不能在村里买块地盖房子!”
陈明接过电话,摁熄了屏幕,神情无比严肃。他对陈大伯说:“大伯,马上召集所有村民开会!就现在!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他看着系统里那积分,再看看网络上那山呼海啸般的需求,他清楚地知道,一场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接待能力、服务标准、交通基建、管理团队……每一个问题,横亘在他和云溪村的未来之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