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牛马被裁后回老家开景区 > 第十五章 花开惊尘世,茶香溢山岚
换源:


       夏末秋初,田野里的稻谷由青转黄,沉甸甸地弯下了腰,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而对于陈明和“特色农业探索小组”的成员们来说,这个秋天,还承载着另一份沉甸甸的期待——凝神花的绽放与第一批云雾秋茶的收获。

经过近一个月的孕育,陈明家后院那株凝神花顶端和侧枝上的几枚玉白色花苞,终于迎来了它们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刻。

那是一个晴朗的清晨,陈明照例来到后院。还未走近,一股比往日更加馥郁、更加沁人心脾的清香便扑面而来。这香气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提神醒脑,而是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幽远和宁静,仿佛能瞬间抚平人心中的所有躁动与不安。

他快步走到凝神花旁,惊喜地发现,最顶端的那枚花苞,已经完全绽放了!

那是一朵约有酒杯口大小的花朵,形态极为奇特。它并非寻常花卉那般平展开放,而是呈现出一种层层叠叠、螺旋向上的结构。数十片薄如蝉翼、色如羊脂美玉的花瓣,边缘带着细密的金色脉络,从花心处盘旋而出,形成一个精致而立体的花冠。花心处,几缕淡金色的花蕊微微颤动,顶端沾染着晶莹的蜜露,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碎金般的光芒。

整朵花散发着一种圣洁而高雅的气息,仿佛不似凡间之物。

“太美了……”陈明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美丽。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用【初级草木亲和】光环去感知这朵盛开的凝神花。一股远比感知花苞时更加磅礴、更加精纯的能量波动反馈回来。他清晰地感觉到,这朵花中蕴含的特殊物质,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浓度。

就在他凝神感知的时候,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祈愿之种】衍化灵植【凝神花】首次完美绽放,其核心功效初步显现。”

“【凝神花】(暂定名):上品凡植,蕴含微量特殊灵气。其花朵拥有以下主要功效:”

“1.宁神静心:花香及花瓣内服,可显著缓解精神疲劳,提升专注力,平复心绪,对失眠、焦虑有一定辅助疗效。”

“2.启智开慧:长期接触或适量服用,对改善记忆力、提升思维敏捷度有潜在益处。(此功效需纯净度更高的花朵或特定炮制方法才能更好激发)”

“3.驱邪避秽:花朵本身及燃烧其干花产生的烟气,对一定范围内的负面能量及部分低等邪祟有驱散作用。”

“4.草木精华:花瓣可用于制作特殊茶饮、香料或药剂,能少量提升其他草木类材料的品质。”

“提示:当前凝神花品质受限于生长环境及母本品阶,功效强度有限。可通过优化培养环境、提升宿主【草木亲和】等级、或寻找特殊灵物滋养等方式提升其品质。”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让陈明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这凝神花竟然有如此多的神奇功效!尤其是“启智开慧”和“驱邪避秽”,听起来就非同凡响。虽然系统提示目前功效强度有限,但这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上品凡植……蕴含微量特殊灵气……”陈明喃喃自语。这个评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农作物的范畴。如果能够将这些功效开发出来,其价值将难以估量。

就在凝神花绽放的这几天,探索小组在古银杏树附近的试验田里,第一批“云雾秋茶”也迎来了采摘的日子。

按照陈福生等老茶农的经验,秋茶的香气虽然不如春茶那般鲜爽,但胜在滋味醇厚,且采摘期相对较长。这第一批试种的茶树,在古树的滋养下,叶片格外肥嫩,芽头也依然饱满,完全达到了采摘标准。

清晨,露水还未完全消散,陈明便和探索小组的几位核心成员,以及几位自愿帮忙的村民,带着竹篾编的茶篓,来到了茶田。

“采的时候,要注意采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嫩梢,动作要轻,不要损伤了叶片。”陈福生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向年轻一点的村民讲解采摘的要领。

陈明也学着样子,小心翼翼地将一片片鲜嫩的茶叶从茶树上掐下,放入茶篓中。清新的茶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在晨风中弥漫开来,让人心旷神怡。他能感觉到,这些茶叶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远胜于他以往接触过的任何普通茶叶。

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作,大家采摘了满满几大篓鲜叶。虽然产量不算太高,大约只有二三十斤鲜叶,但对于初次试种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接下来,便是制茶的关键环节。

云溪村虽然有过种茶的历史,但专业的制茶设备早已荒废。陈明之前购买的,也只是一些小型的、适合手工操作的工具。他们决定采用最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虽然费时费力,但更能体现茶叶的本真味道。

制茶的地点,选在了陈氏宗祠旁边一间久未使用的空置厢房里。这里相对宽敞,通风也好。

第一步是晾青。将采摘回来的鲜叶均匀地摊放在竹篾编的晾青盘上,让茶叶在阴凉通风处自然萎凋,散失一部分水分。这个过程中,茶叶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为后续的杀青和揉捻做好准备。

陈明和几位老茶农轮流看顾着晾青盘,不时轻轻翻动茶叶,确保萎凋均匀。他能感觉到,随着水分的蒸发,茶叶的香气在逐渐转化,变得更加浓郁。

待到傍晚时分,茶叶萎凋到适宜程度,便开始了第二步——杀青。

杀青是制茶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阻止其继续氧化,同时散发青草气,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

村里临时垒起了一口土灶,架上一口大铁锅。陈明亲自掌火,将锅烧得滚烫。陈福生则担任主炒手。只见他抓起一把萎凋好的茶叶投入热锅中,双手敏捷地翻炒、抖散,动作娴熟而富有节奏。青翠的茶叶在高温下迅速变软,一股清新的茶香伴随着滋滋的声响弥漫开来。

“杀青要快,火候要准,手势要匀,才能杀得透,杀得匀,不出焦糊味。”陈福生一边炒,一边向围观的陈明和年轻人传授经验。

杀青完毕的茶叶,趁热进行揉捻。揉捻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的细胞组织,使茶汁溢出附着于叶面,便于冲泡时茶汤滋味的形成,同时也使茶叶卷曲成条索状,美化外形。

探索小组的成员们,无论男女老少,都纷纷上手,学着陈福生教的方法,将温热的茶叶放在竹簸箕里,用手掌轻轻推揉、搓卷。一时间,厢房里充满了茶叶特有的清香和人们的说笑声。

陈明也参与其中,他发现,揉捻茶叶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力道太轻,茶汁出不来;力道太重,又容易把茶叶揉碎。他用心体会着手中的触感,感受着茶叶在掌心逐渐成形的过程。

揉捻之后,是干燥。传统工艺是用炭火慢烘,但条件所限,他们只能采用日晒和锅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干燥,待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后续的精细处理。

整个制茶过程,一直持续到深夜。虽然辛苦,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这是云溪村第一次用自己种出的茶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云雾茶”。

第二天,经过初步干燥的茶叶,已经呈现出墨绿紧结的条索状。陈明取了一小撮,用山泉水冲泡了一杯。

当沸水注入杯中,蜷曲的茶叶缓缓舒展开来,一股清高悠远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茶汤呈现出明亮的浅黄绿色,清澈透亮。

陈明轻轻抿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

这茶汤入口,初时略带一丝山野的微涩,但旋即化开,一股甘醇鲜爽的滋味在舌尖弥漫,继而喉底生津,回味悠长。更奇妙的是,这茶汤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于古银杏树叶片散发出的那种清冽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好茶!真是好茶!”陈大伯品尝之后,也是赞不绝口,“这滋味,比我年轻时候喝过的最好的云雾茶,还要胜上三分!阿明,你们成功了!”

探索小组的其他成员也都纷纷品尝,无不为这第一批“云溪云雾茶”的优良品质而感到惊喜和自豪。

“这茶要是拿到镇上去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陈二狗咂巴着嘴,意犹未尽。

陈明心中也充满了喜悦。这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云溪村特色农业迈出的坚实一步,是所有参与者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就在云溪村沉浸在凝神花绽放和新茶成功的喜悦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悄然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这天下午,一辆黑色的越野车缓缓驶入了云溪村的村口。车上下来一位身着素雅旗袍,气质温婉端庄的中年女士,以及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男子。

“请问,这里是云溪村吗?我们想找一位叫陈明的人。”中年女士微笑着向正在村口玩耍的孩童问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