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孩儿刘谌,宁死不降! > 第41章:愿死者,随我来!
换源:


       且说钟会自从入仕以来,基本上都是顺风顺水,没有遭遇过太多的挫折。

以至于在他看来,当前的天下英豪之中,也就蜀汉姜维、东吴陆抗可以跟自己相提并论,其余人皆不值一提。

但不管是姜维还是陆抗,都不为各自国家的国君所喜,在朝堂、军队之中,掣肘颇多。

而自己却深得司马昭信任,光是这一点就胜出二人许多。

可此番伐蜀,从进入汉中郡开始,钟会就一路受挫。

黄金围有柳隐镇守,打不下来。

到了沔阳【汉城】又遭遇了蒋斌,依旧没能打下来。

至于阳安关,如果不是蒋舒开城投降,也还是打不下来。

也就打关城的时候,稍微顺利了一些。

然而到了剑阁,又遭遇了跟阳安关同样的情况。

全靠敌人投降,才能轻易拿下。

再反观被自己看不起的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江油、绵竹大败诸葛瞻。

逼的成都的刘禅小儿主动投降。

如果不是凭空冒出来一个刘谌,邓艾不仅能拿到伐蜀的头功,还会名垂青史,被后世称颂。

而自己到现在,除了以“督军不力”为由,处理了一个诸葛绪外,没能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还被姜维的奇谋打的,连粮草都差点烧光了。

同时麾下将领中,还有像句安这样并不服气自己的人。

今天之前,钟会没把句安放在眼里。

可今天之后,再面对句安,就有些底气不足了。

如果按照句安的建议,直接去盐亭渡江,也就不至于遭遇这么惨痛的一场失败。

眼下丘建的这番话,又让钟会意识到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就是洛阳朝堂的群臣。

一旦自己久攻不下,朝堂群臣定会群起攻之,上书大将军,终止伐蜀战争。

如果晋公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让自己班师回朝。

那么钟家多年来积攒的名望,也将彻底毁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从此之后天下人都会说,曹魏钟士季不如蜀汉姜伯约。

良久之后,钟会缓缓的吐了口气,道:“文修言之有理,就让卫瓘继续渡江吧。”

“只要他渡江成功,就可以对梓潼县形成夹击之势。”

“即便来不了梓潼,也能拖延江油关方向的援兵。”

丘建拱手道:“将军,末将还有一个建议。”

钟会道:“说吧。”

“就是句参军之前提过的,去盐亭。”丘建道。

钟会脸色微微一变。

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自己当初那么义正言辞的拒绝句安的提议,还搬出了好几条大道理。

结果现在兵败一次,就要按照句安的建议去做。

钟会真的不想这么做,因为实在是太丢脸。

奈何自己渡江作战计划失败,粮草又被焚毁大半,不能在继续固执己见。

丢脸就丢脸吧。

只要能获取最终的胜利,这点小挫折,日后也不会有多少人提及。

丘建看出了钟会的纠结,说道:“大将军,大军不必全部去盐亭,调拨八千到一万兵力去盐亭就足够了。”

“而且攻占了盐亭后,也不必来梓潼,可以直接去涪城。”

“切断姜维跟成都方面的联系,把他彻底变成一支孤军。”

“到时候,蜀国皇帝即便想要逃,也没有地方可以逃了。”

钟会沉吟片刻,忽然笑了,道:“如此看来,今日这一败,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至少让对岸的蜀国皇帝,看到了一丝丝获胜的希望。”

“那他就更不会在短时间内离开梓潼,让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抢夺涪城。”

丘建点头:“大将军言之有理。”

钟会道:“既如此,那就让句安带八千兵马前往盐亭,他不是一直坚持要分兵嘛,现在本将军同意了。”

“不过你得告诉他,最多二十天,一定要拿下涪城。”

……

之后的几日,两军相安无事。

钟会这边忙着砍木头,为搭建浮桥做准备。

姜维这边,则在让神臂营的士兵们,继续加强对神臂弓的熟练度。

而刘谌的诏书,也终于在历经艰辛后,到达了汉中郡沔阳县,也就是汉城。

汉城护军蒋斌,把诏书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玩意竟然是真的?

坚守汉城这段时间以来,成都府方面几乎就没有消息传来。

蒋斌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邓艾奇袭阴平,兵临成都,投降之论,甚嚣尘上。

但皇帝究竟有没有投降,蒋斌是真不知道。

他也曾经派人出去打探过,可那时候的剑阁外面,是钟会的大军,完全堵死了打探消息的渠道。

不过这也同时表明,大将军姜维还在抵抗曹魏,大汉还没有败!

这也给了蒋斌继续坚守汉城的底气。

直到前些日子,城中来了一位曹军的使者,告诉了蒋斌一个“噩耗”。

自己的亲哥哥蒋显,叛国投敌,导致剑阁沦陷。

夏侯霸、张翼二位将军,以及上万的蜀汉士兵,壮烈殉国。

使者希望自己跟哥哥一样,识时务,投降曹魏,为汉城的百姓,换取一条生路。

使者还表示,只要他愿意投降,钟会将军不会追究他抵抗之罪责,还会善待城内的所有人。

蒋斌不相信,偷偷派人去剑阁打探。

结果发现,剑阁的城墙上,悬挂着的,是曹魏的旗帜。

得知消息的蒋斌,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剑阁一旦沦陷,挡在成都府跟前的就只有一条梓潼江。

虽说曹魏兵卒不善水战,可梓潼江毕竟不是长江。

而且正面突破不了,还可以绕路去东广汉郡,从成都府的东面发起最后的进攻。

姜维手里只有一万多兵马,根本没办法阻挡钟会。

唯一能做就是固守成都。

这可还有什么意义呢?

守几个月,最终的结果,不还是亡国吗?

这时候的蒋斌,坚守汉城的心已经动摇起来。

支撑他没有投降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大将军姜维,还没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