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任务完成提示!
朱笔在竹简上猛地一顿,墨汁晕开一片。高渊抬起头,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动。殿外北风呼啸,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系统?高渊放下手中的奏章,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这块先王赐予的羊脂白玉,如今已成为王权的象征。
隐藏任务已完成。系统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回荡,奖励结算中
高渊站起身,玄色王袍上的金线刺绣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他踱步到殿中央的青铜炭炉旁,伸手烤着火。炉中银炭烧得正旺,散发出松木的清香。
详细道来。高渊沉声道。
任务一:君临天下。主人登基称王,执掌一国权柄,奖励50英魂点。
随着系统提示,高渊眼前浮现出登基大典的场景:万民跪拜,旌旗猎猎。那日他头戴十二旒冕冠,在太庙前接过传国玉玺时,掌心渗出的汗水至今记忆犹新。
任务二:兵强马壮。十五万大军整装待发,奖励50英魂点。
脑海中又闪过校场点兵的画面:铁甲如林,长矛如雪。常遇春率领的铁骑扬起漫天尘土,战马的嘶鸣声震耳欲聋。
任务三:招贤纳士。得遇苏弘这般大才,奖励50英魂点。
苏弘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仿佛就在眼前。那日在麒麟阁,他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时,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薄茧。
当前英魂点:200。
高渊深吸一口气,殿内熏香的檀木气息沁入心脾。他转身走向御案,案上摊开的正是邓国边境的布防图。
三个月前新野大捷时获得的150点还未用完,如今又添200点。他望向殿外飘落的雪花,忽然想起苏弘临行前的谏言:欲成霸业,当广纳贤才。
系统,立即召唤!高渊当机立断,使用100点召唤,侧重智力。留100点以备不时之需。
召唤列表生成中——
第一位,唐朝名相杜如晦,武力:48、统帅:60、智力:96、政治:95
第二位,三国谋士郭嘉,武力:29、统帅:70、智力98、政治:90
第三位,三国谋士庞统,武力:42、统帅:88、智力:97、政治:85
第四位,北魏谋士崔浩,武力:48、统帅:69、智力:97、政治:95
四道虚影在脑海中浮现:
杜如晦一袭紫袍,手持象牙笏板,眉宇间透着沉稳;郭嘉青衫磊落,腰间悬着酒葫芦,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庞统衣冠不整,却手持奇门遁甲,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崔浩则是一身素服,捧着一卷《战国策》,神情肃穆。
高渊目光在四人数据间逡巡。杜如晦治国之才卓绝,郭嘉奇谋百出,庞统善出险招,崔浩则军政双全。他略作沉吟:去掉庞统。
虽然凤雏名声在外,但其政治能力稍逊。在这个需要稳定发展的时期,一个既能出谋划策又能处理政务的全才更为重要。
恭喜主人获得北魏谋士崔浩。植入身份为主人表兄。
就在这时,殿门被轻轻叩响。一名身着淡绿色宫装的侍女跪在门外,发髻上的银簪随着行礼的动作轻轻晃动:大王,太后娘娘请您即刻前往安澜宫。
穿过长长的回廊时,高渊注意到御花园的梅树上已结满花苞。领路的侍女提着宫灯,灯光在雪地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安澜宫内暖意融融。崔太后正在与一位青年对弈,棋盘上的白玉棋子温润如玉。见高渊进来,青年立即起身,衣袂翻飞间带起一阵淡淡的沉香气。
草民崔浩,拜见大王。
高渊仔细打量着这位表兄。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然身着布衣,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他注意到崔浩左手拇指上有一道细小的疤痕,想必是少时习字被竹简划伤所留。系统面板显示的数据与眼前之人完美契合:
崔浩,武力:48、统帅:69、智力:97、政治:95
表兄不必多礼。高渊上前扶起,转向崔太后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渊儿,崔太后轻唤道,你表兄守孝期满,哀家想着...她手中的绣帕被无意识地揉皱,上面精致的蝶恋花纹样变得模糊。
高渊会意。蔡泽、邓禹、高柔三位辅政大臣把持朝政,虽无二心,却也让年轻君王难以施展抱负。他感激地看向母亲:母后苦心,儿臣明白。
他接过宫女奉上的茶盏,青瓷杯壁上绘着细密的冰裂纹。茶汤碧绿,映出他微微晃动的倒影。
待崔太后离去后,崔浩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臣整理的《七国形势论》。竹简展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墨迹新鲜得似乎还能闻到松烟的气息。
高渊的目光落在邓国虚实四个字上,窗外的雪光映得字迹格外清晰。他忽然想起苏弘临行前,在新野城楼上指着南方说的那句话:江夏粮仓,可养十万雄兵。
表兄以为,寡人当如何施为?高渊端起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看见崔浩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崔浩接过茶盏,却不急着饮用:大王已布下三枚妙棋。
哦?
其一,杨延昭、常遇春外放领兵,既培养嫡系将领,又不动声色地掌握军权。崔浩指尖轻点案几,其二,蒋琬执掌麒麟阁,为大王网络天下英才。其三...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高渊,苏弘献策取邓,为申国指明了扩张方向。
高渊眼中精光一闪:那朝中老臣...
温水煮蛙即可。崔浩啜了口茶,蔡泽年事已高,邓禹志在军旅,高柔专注礼制。待大王冠礼亲政,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这番话让高渊心中大定。他当即拍案:即日起,表兄就任参乘,随侍寡人左右!
参乘虽无实权,却是君王近臣,参与机密要务。崔浩郑重下拜:臣必竭尽所能,助大王成就霸业!
离开安澜宫时,雪已停歇。高渊站在廊下,望着被积雪覆盖的王宫屋脊。自登基以来,他第一次感到胸中块垒尽消。苏弘为他指明了对外战略,崔浩则解决了内政隐忧。如今又有200英魂点在手...
大王,要回寝宫吗?内侍小声询问。
高渊摇头:去麒麟阁。
他要亲自去看看,这座招贤纳士的楼阁,还能为他带来怎样的惊喜。毕竟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人才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夜色中,麒麟阁的灯火格外明亮。高渊望着那些挑灯夜读的士子身影,仿佛看到了申国未来的希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