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异世召唤之一统天下 > 第101章 朝堂纷乱
换源:


       次日清晨,冬日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武关城头,守城汉军的铁甲上凝结着薄霜。

岳飞率领大军抵达武关城下。

他抬头仰望这座雄伟的关隘,只见城墙上密布着汉军士兵,戒备森严,每隔十步便立着拒马,箭楼中隐约可见弓弩手的剪影,滚木礌石整齐码放在女墙之后。

好一座铁壁雄关。岳飞轻抚长须,眼中精光闪动,不禁微微摇头,低声说道:“这周冲还真有些手段,难怪周蔚会派他来镇守武关。看这防备之严密,绝非泛泛之辈。”

站在一旁的李秀成听到岳飞对周冲的评价,眉头微皱,略显忧虑地问道:“元帅,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否强攻?”

岳飞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三万汉军驻守此关,岂是轻易能破的?若贸然强攻,恐怕损失惨重。

先安排人叫阵,看看周冲是不是真的如此沉得住气。只要他敢出兵应战,本帅自有破敌之策。”

“喏!”李秀成立即领命而去。

当日晨雾尚未散尽,申军阵前便响起震天的战鼓声。

张飞手提丈八蛇矛,纵马来到关下,豹眼圆睁,声如洪钟:“周冲小儿!缩在乌龟壳里算什么好汉!有种出来与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他的叫骂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栖息在城楼上的寒鸦。

然而,城楼上的汉军却纹丝不动。

周冲身披银甲,负手而立,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任由张飞如何辱骂,始终不为所动。

城墙上的弓弩手张弓搭箭,却并不放箭,只以冰冷的箭簇回应申军的挑衅。

叫阵整整持续了一日,申军将士换了一拨又一拨,从激昂到疲惫,从怒骂到嘲讽,可武关城头始终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岳。

随后几日,岳飞接连派出多位将领轮番叫阵,变着法子挑衅周冲,试图激怒对方出城迎战。然而,周冲始终不为所动,紧闭关门,毫无反应。这种冷静与克制让申军众将逐渐感到沮丧,士气也受到了影响。

一日叫阵无果,夜幕降临后,岳飞再次召集诸将议事。

“看来这周冲是铁了心要死守了。”岳飞揉着眉心,连日的奔波与思虑让他眼中布满血丝。

案几上的军事地图被烛火映得通红,武关的标记如同一个刺眼的红点,扎在申军西进的咽喉要道上。

“元帅,不如强攻吧!”性格暴烈的张飞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盏叮当作响,忍不住开口。

今日他又出面叫阵,可无论他如何辱骂挑衅,周冲都未曾露面,这让张飞心中憋了一肚子火。

“今日俺老张骂得嗓子都哑了,那周冲愣是缩着不敢出来,真是气死俺也!”他的胡须根根倒竖,脸上青筋暴起,活像一头发怒的雄狮。

岳飞看着眼前这位猛将,心中满是无奈。强攻,谈何容易?武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万汉军以逸待劳,而申军远道而来,若强行攻城,必然伤亡惨重。

岳飞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强攻虽可行,但伤亡必然惨重,而且未必能够迅速拿下武关。本帅还需再斟酌。”

这时,罗成冷着脸站了出来,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坚决:“元帅,若不强攻,难道我们要在这里白白耗下去吗?

现在进攻至少还有一线胜算。若是等周蔚率援军赶来,恐怕我们就更难突破了。”

他的声音冰冷如铁,字字句句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岳飞闻言,脸色更加凝重。他内心并不愿意轻易发动强攻,毕竟代价太大。可罗成说得也有道理——拖延只会让局势更加不利。

岳飞沉默良久,最终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好,明日便由罗成、关胜、张蚝、呼延灼你等四人率兵强攻。”

他扫视着帐中诸将,目光在四人身上停留片刻,这四人都是名声不显之人,岳飞也有心让他们出去刷一下存在感。

“喏!”四人齐声应命,神情肃然。

一夜过去,天色微明。罗成率领第一支攻城部队抵达武关城下。他神情冷峻,目光如炬,一声令下,无数申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城头上的周冲早已料到申军会采取强攻策略,立即组织兵力进行顽强抵抗。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就此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内,汉国王宫之中,朝堂之上正陷入一片激烈的争论之中。

“大王,臣以为当与申国议和!”大鸿胪郦布率先发言,语气恳切。

“申国此次兴兵,实乃因我大汉驱逐苏弘之举有失妥当。若能妥善处置,给予申国一个交代,此事便可和平解决,何必诉诸刀兵?”

郦布的提议立刻得到了众多文官的支持,他们普遍认为战争不仅劳民伤财,更有损汉国声誉。

然而,这一观点却彻底惹恼了在场的武将们。

“议和?简直是笑话!”许卫怒目圆睁,厉声反驳道,“我大汉乃天下强国,岂能向申国低头求和?此举不仅是对我大汉尊严的践踏,更是对数十万将士的侮辱!”

丞相曹隗脸色阴沉如水,他扶了扶腰间玉带,沉声道:“许将军,请你分清楚现在的形势。如今我大汉三十万将士正在陇关与秦军鏖战,如果再和申国开战,军队从哪里来?”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疲惫,作为汉国的大管家,他深知战争对国力的消耗有多么巨大。

许卫不屑地哼了一声,反唇相讥:“怎么没有军队?长安城尚有三万精锐,汉中亦有两三万兵马,安定、北地两郡也能抽出一两万人马。再加上武关的三万守军,足以与申军抗衡。”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胜利唾手可得。

“呵呵……”曹隗冷笑连连,语气中满是嘲讽,而后毫不留情地泼了一盆冷水。

“许将军倒是清楚我大汉兵力分布,可你是否想过,若真抽调全国兵力对付申国,粮草从何而来?我大汉百姓靠什么生活?难道让他们都去喝西北风不成?”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文武百官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菜市场,吵闹不堪。

就在此时,高坐龙椅的汉王终于忍无可忍,猛然拍案而起,怒吼道:“够了!都给我住口!”

喧嚣顿时戛然而止,群臣纷纷噤声,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见众人安静下来,汉王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将军周蔚身上,沉声问道:“大将军,你怎么看?”

周蔚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大王,将国内剩下的兵马全部调动起来是不可能的。”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让人安心的魔力。

“其一,时间上就来不及。武关外有着十五万申军,统兵大将还是岳飞。如果我们还要等各地的兵马聚集,这武关恐怕早已沦陷。

其二,如果将汉中的兵马调动北上,想必南边的蜀国就得不安分了。

其三,安定、北地两郡的兵马也不能动。如果这两郡的兵马没了,不说关外的胡人必将趁虚而入,恐怕秦国也可能趁机发难。

要知道,大汉与秦国接壤之地可不止一个陇关啊。”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即便是刚才还在力主调兵的许卫也不禁哑口无言。

汉王面色阴沉,声音低沉地问道:“照你这么说,寡人只能选择议和了?”

周蔚却摇了摇头,坚定地答道:“大王,不能议和,至少现在不能。”

“此话何解?”汉王疑惑地问。

周蔚解释道:“大王,如今申军气势汹汹,若我军毫无反击便主动议和,只会让申国视我大汉软弱,从而狮子大开口。

唯有先遏制申军攻势,待其锐气尽失后再行谈判,方可掌握主动权。”

“那你有何建议?”汉王追问。

周蔚沉声道:“臣愿亲率长安三万兵马驰援武关。六万大军守城,定可抵挡申军攻势。待局势稳定后,再行议和不迟。”

汉王听罢,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点头道:“既如此,便由大将军亲自率军前往武关。另外,朝中剩下的大将也可随你一同出征。”

“喏!”周蔚朗声应命,随即整装出发,率领三万精锐及汉国剩余诸将奔赴前线。

七日后,周蔚顺利抵达武关。

此时,申军已猛攻武关八日,伤亡惨重却未能前进一步。

就在岳飞原计划中,周蔚至少需半月才能赶到,没想到仅用了八日便现身战场,速度远超预期,令他措手不及,心中不由生出一丝警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