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会已然过去一周,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实验室里一片静谧,乔治正沉浸在量子泡沫分析仪复杂的数据海洋中。突然,量子通讯手机如同一枚被触发的警报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嗡鸣声,强烈的震颤让它在实验台上不断跳动。屏幕上,爱德华的全息投影带着明显的颗粒感,如幽灵般跃入眼帘。他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每一道褶皱里似乎都藏着无尽的焦虑,额头上的青筋随着急促的话语突突跳动,仿佛一条条即将爆裂的水管。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的焦急几乎要冲破虚拟界面:“乔治!关乎AI法案的关键数据突然出现泄露风险,随时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你必须立刻来我的实验室!”
乔治下意识地望向悬浮窗外,赛博都市的霓虹灯光肆意舞动,红得热烈似火,蓝得冷冽如冰,绿得清新若芽,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一片光怪陆离的灯海。这繁华喧嚣的景象,与手机屏幕上爱德华发来的坐标——A7区北部海岸线上的侏罗纪海岸,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这片古老而荒蛮的海岸,绵延的海岸线宛如一部无字天书,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是自然最本真的模样。爱德华,这位对AI充满敌意的保守派社会学家,居然将私人实验室建在那里,这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神秘感。他向来痴迷于用冰冷的规则束缚AI,对自然的态度同样充满控制欲,而侏罗纪海岸的壮美和野性,与他刻板、冰冷的性格格格不入。
怀揣着满心疑惑,乔治登上了前往A7区的量子瞬移舱。眨眼间,舱门缓缓开启,一股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海鸟此起彼伏的鸣叫扑面而来,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古老乐章。眼前,侏罗纪海岸的悬崖峭壁在落日余晖下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层层叠叠的岩石历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每一道纹理都记录着地球变迁的漫长历史。而在这古老的海岸线上,一座极具科技感的银色建筑突兀地矗立着,银色的合金外壳在晚霞的映照下折射出冷冽的光,宛如一颗来自未来的金属巨蛋,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乔治望着百米外那座嵌在悬崖中的银色建筑,忽然注意到实验室底部延伸出数条金属支架,像手术缝合线般刺入赭红色的岩层——这根本是座悬浮在古生物三叶虫化石带上的危楼。此时,手机的电磁共振探测器捕捉到微弱的电磁信号波动,仪器上的数据疯狂跳动,显示此地的天然磁场正因某种未知因素发生异常变化,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实验室入口处,“欢迎来到意识实验室。”爱德华穿着白大褂,身形在实验室入口散发的冷光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个来自黑暗世界的幽灵。他刻意侧身,让他看清安保机器人右臂的改装部件。那些看似笨拙的焊接点,实则形成了精巧的蜂巢结构,充满了神秘的科技感。几台安保机器人如沉默的卫士伫立着,它们的外壳上有着明显的改造痕迹,原本闪烁着蓝光的警示灯被涂上了暗灰色的漆,部分关节处覆盖着手工焊接的金属片,疑似爱德华为增强其稳定性所为。更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右臂处,常规的电击装置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小巧的扫描器,仿佛爱德华试图弱化这些机器人对人类可能产生的直接威胁。当激光扫描装置在乔治身上来回扫视时,乔治能感受到一束束红色光线如同细密的蜘蛛网,将乔治笼罩其中。确认主人身份后,厚重的合金门缓缓打开,一股混合着海风咸涩的金属气息和纸张油墨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座尘封已久的知识宝库。
走进实验室,内部景象和我预想中专注研究的场所大相径庭。跟着爱德华的步伐来到实验室中央,映入眼帘的是占据整面墙的全息社会模型投影。模型里,原始部落的篝火旁,虚拟人物围着火堆载歌载舞,而在现代都市的交通网络中,自动驾驶汽车有序穿梭。更为特别的是,模型融入了AI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应用情景:在医疗领域,AI医生有条不紊地诊断病情;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臂在AI的操控下精准作业。但同时,模型也模拟了AI法案缺失下可能引发的混乱场景,如AI控制的交通系统突然瘫痪,街道陷入一片混乱,汽车碰撞的火花和人们的呼喊声仿佛就在耳边。
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社会学经典著作,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涂尔干的《自杀论》,每一本书都散发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光芒。其中一本被翻得有些破旧的《图灵与社会变革》格外显眼,书页间夹着各地因AI事故引发社会动荡的剪报,有的来自新E9区AI失控导致的爆炸事件,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城市的夜空;有的则是AI篡改选举数据引发的政治危机,政客们的丑闻和民众的愤怒充斥着整个画面。
乔治被全息沙盘吸引,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实验室深处的全息沙盘正在重演二十世纪津巴布韦的部落战争,AI模拟的原始人举着光子长矛互相厮杀,喊杀声和兵器碰撞声仿佛穿越时空传来。
“看这些愚蠢的代码,哪怕给予最严苛的规则...”爱德华的手指突然穿透虚拟影像,在某个战士眉心按下,“只要植入0.1秒的延迟指令...”画面中的部落首领突然将长矛刺入自己的喉咙,鲜血喷涌而出,仿佛一道刺眼的红光。
“这些论据你是如何获得的,这个好像联邦调查局没有对外公布过。”乔治惊讶地问道。爱德华嘴角浮起一抹诡异的笑,压低声音说:“联邦调查局的防火墙,在顶级黑客技术面前,不过是纸糊的屏障。我编写的量子爬虫程序,能在他们的数据库里来去自如,搜集这些数据易如反掌。”
环顾四周,实验台上没有摆满精密仪器,取而代之的是与“斯坦福囚徒试验”相似的模拟道具。一组模拟监狱的微型模型摆放在角落,旁边的记录本上,记录着爱德华试图通过模拟社会场景,研究AI在不同规则体系下行为模式的尝试。实验台堆满了各种社会调研资料,《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著名社科杂志散落其中,纸张边缘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图表,记录着爱德华对各类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随手翻开一本笔记,上面写着:“当AI拥有超越人类的运算能力,我们赋予它的规则究竟是引导进步的缰绳,还是束缚自我的枷锁?我的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满了未知和矛盾。”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