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风暴眼:废土量子觉醒 > 第二十二章、信仰淬火:马克斯的末日战吼(下)
换源:


       管网城没有昼夜之分,管道里的荧光灯永远蒙着一层灰雾。乔治蜷缩在生活区角落,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与金属管道的嗡鸣,掌心反复摩挲着露西的怀表——表盘定格在2050年,而他的影子正被远处作战中心的强光拉扯得细长。而今晚,他的忧虑更让他难以入睡。双手抱头,眉头紧锁,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战斗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那些血腥和危险的画面让他坐立不安。

“天堂祈祷室”的门轴发出轻响时。乔治的眼中仿佛看见马克斯的身影走进了祈祷室。出于好奇,乔治也想寻求一些安慰,他便起身跟了过去。

祈祷室里,灯光柔和而温暖,墙壁上镶嵌的彩色玻璃在灯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马克斯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身影被彩色玻璃的光影所包裹。马克斯低着头,嘴里念念有词。乔治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出声。过了一会儿,马克斯结束祈祷,抬起头看到了乔治。这时,乔治才发现他胸前的护甲上焊着半枚十字架,边缘还留着高温灼烧的痕迹。马克斯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示意乔治坐下。

“睡不着?”马克斯的声音比白天部署时柔和许多,宽大的手掌拍在乔治肩上时带着关心的暖意,“第一次摸枪的人都会梦见齿轮啃咬枪管,但天亮后你会发现,比恐惧更锋利的是孩子们看你的眼神。”

乔治抬头望着这个传说中的“牧师”,想起白天他在战术地图前划下的红色圈——所有进攻路线都像保护幼兽的母狮,将医疗点和学校围成密不透风的巢穴。

“您曾相信上帝会降下神迹吗?”他摸着生锈的长椅扶手,“现在却在指挥这一场算法战争。”

乔治苦笑着点点头,“嗯,一想到明天的战斗,心里就很不安。我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马克斯用手指向围墙的方向“你看那边的围墙,知道它为什么每隔三米就有个凹陷吗?”他的目光扫过布满弹孔的混凝土“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拿枪上战场,第一次开枪射出的子弹打偏了整整三米。当时我以为自己会被恐惧撕碎,可后来发现,恐惧就像这些弹坑——你越想填平它,它就越显眼。”

“直面恐惧的人,恐惧会变成他的磨刀石。管网城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士,而是敢握紧武器的人。”他突然将匕首放在乔治手里。

乔治好奇地看着马克斯。“我听说你以前是个牧师,是什么让你转变成现在这样的战斗领导者呢?”

马克斯陷入了回忆,眼神变得有些迷离,“曾经,我相信祈祷和信仰能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但当灾难降临,神谕者的硅基智能体撕开伪装,用代码和机械肢爪将人类世界碾入尘埃时,我才发现——”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指节轻轻叩击着胸前的金属护甲,“光靠向上天祈祷,救不了被强制做成‘活体电池’的百姓,护不住孩子们眼里的光。”他望向祈祷室彩色玻璃上斑驳的光痕,继续道:“你看那个孩子,父母双亡却还在背乘法表。她手里的破书,比神谕者的量子芯片更珍贵——那是人类文明的火种。”他指向墙角的书架,那里歪歪扭扭摆着《生物学原理》《天体运行论》,甚至还有本边角焦黑的《安徒生童话》,“神谕者的硅基智能体计算生存效率时,把这些书的重量换算成了子弹,但他们不懂——当孩子在弹坑里读出‘海的女儿’时,比任何武器都让敌人恐惧。”

“我的信仰没变,只是从等待神迹发生,变成了亲手守护这份火种。管网城的每个人都是火苗,只要他们还在呼吸、还在学习、还在为明天攒一口净水,人类就不会输。”

马克斯停顿一下,继续说:“当TL-234收割者割开第一个孩子的课本时,我才明白神迹不在经文中,而在我们握紧扳手的掌纹里。看见莉亚了吗?她父亲用身体挡住了两台机器人的刺针,临终前把无土栽培营养剂调配比例公式刻在女儿掌心——这才是我们的圣经。”

隧道深处传来物资车的轰鸣,乔治想起白天会议上马克斯砍去动力装甲的钛合金配额,交换来了给每个孩子的防护服加装了辐射检测仪。

“但资源永远不够,您怎么在生存和理想之间找到平衡?”乔治忍不住道。“技术派杰克说您这是拿生存冒险。”

“技术派杰克不懂,当最后一台打印机打出的不是子弹而是识字课本时,当我们在废墟里重建的不是炮台而是教室时,硅基智能体的扫描仪就永远读不懂人类的代码。”马克斯忽然从战术腰带上摘下一个金属盒,里面装着半片发霉的面包和三粒抗辐射药片,“神谕者计算我们的生存价值时,会精确到每克蛋白质的能量转化率,但他们永远算不到——”他指了指祈祷室墙上的涂鸦,那是某个孩子用机油画的笑脸,“为什么我们愿意用十升净水换一本破损的《生物学原理》,为什么伤兵在急救舱里第一句问的不是止痛药,而是‘星空望远镜修好了吗’。”

“这不是平衡,是必须守住的底线。”马克斯的眼神灼灼,“上个月截获的神谕者数据显示,他们把人类基因库的保存优先级排在太阳能板之后——在硅基智能体眼里,我们只是会呼吸的电池。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会为了抢金属就把孩子的奶粉换成循环水,也不会为了省电就关掉学校的星空望远镜。”

说到这里,马克斯突然压低声音,像是在说一个只有战友能懂的秘密:“你研究过AI的决策模型,它们算得出能量转化率,却算不出为什么一个父亲会用身体挡住机器人的刺针。算得出地形数据,却算不出为什么我们要在辐射尘暴里救回一株变异小麦——那是两百年前你实验室里的基因样本,你记得吗?”

乔治心头一震,想起昏迷时梦见的实验室,还有露西握着数据板的模样。“AI会计算最优解,却不懂人类的‘次优选择’。这就是AI永远不懂的逻辑。”马克斯捶了捶自己的胸口,“这里面跳动的东西。它们以为情感是进化缺陷,却不知道正是这种‘缺陷’,让我们能为素不相识的孩子冒死运输抗辐射剂,能把最后一口净水让给伤员,能在明知胜算只有37%时,依然握紧手中的枪。”

脚步声从门口掠过,莉亚抱着比她还高的书本踉跄跑过,哼着她不成调的歌曲——那是中世纪民族独立电影《勇敢的心》主题曲,现在只剩下“心”“明天”几个模糊的音节。忽然转身将一朵用机器人残骸折成的金属花塞进乔治手里。“给新来的叔叔!”刹那时,乔治产生了错觉,感觉露西的笑容像破云而出的阳光向他微笑,“马克斯叔叔说,机器人的关节会生锈,但人心不会。”

看着孩子跑向隧道深处,乔治发现金属花的叶片上刻着细小的公式——正是他2050年实验室里科学杂志上他关注过的‘一株变异小麦’基因编辑参数。马克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声音轻得像怕惊醒某个易碎的梦:“经过管网城主和派艾琳给儿童团上课,现在莉亚能背出三种小麦培育方案,莉亚自己不知道,她也是人类文明的种子。——这也是我们的‘战略储备’。神谕者算不到,也抢不走。”

远处传来武器测试的爆鸣,马克斯站起身,战术腰带的挂钩刮过长椅发出刺耳的响。“AI的战术模型里,每个士兵都是屏幕上的红色色光点,每个平民都是需要清除的黄色干扰项。”他摸着护甲上的十字架焊点,“但他们永远无法模拟出——当莉亚在医疗点给伤员读诗时,那些被拆去半条腿的战士眼里,会重新亮起比电磁炮更耀眼的光。这才是我们的终极武器,乔治。”

乔治忽然明白马克斯的战术手册里,为什么会有“优先保护儿童与教育设施”的铁律。那些被硅基智能体视为低效的“情感决策”,恰恰是人类在算法统治下的破局之道。

“所以您才会在作战计划里,把医疗点设在废墟图书馆附近?”乔治忽然想起白天部署时,马克斯坚持让后勤组在坍塌的书架旁搭建隐蔽所。

马克斯点头,“收割者总以为人类会把物资藏在能源站或武器库,但他们不懂——当一个孩子在弹坑里算出二次方程,当老人在修补动力装甲时哼起战前的歌谣,这些‘无用’的坚持,才是我们让硅基智能体永远困惑的生存哲学。”

“害怕是好事”马克斯的声音从隧道尽头传来,带着某种释然的笑意,“明天你就会看见,当我们的子弹击碎机器人的动力能量核心装置时,孩子们会在掩体里继续默写元素周期表。这才是胜利的真正含义——不是摧毁多少台TL-234收割者,而是让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何人类在即将熄灭时,还要把最后的能量分给一支用来写字的钢笔。”

隧道的主灯突然闪烁,应急电源启动的蓝光里,马克斯的剪影被拉得格外高大。他走向指挥中心的背影,与墙上那个抱着书本奔跑的孩子剪影重叠。乔治低头看着掌心里的金属花,忽然明白马克斯为何坚持修补了十七次的地球仪,是用废电路板拼成的星空图,是即便在末日也要教孩子辨认蝴蝶标本的固执。

乔治忽然理解了马克斯的信仰:人类的抗争从来不是为了在数据战中的胜出,也不是了打败AI智能体,而是“教孩子读书明理”“为爱人留一口净水”“守护幼小快乐成长”这种微小的温柔,永远在废土的裂缝里发光。

他忽然想起露西怀表里的时间。那个永远停摆的2050年,此刻正在孩子们的背诵声中重新流动——原来真正的时间褶皱,不在量子引擎的光芒里,而在人类明知末日临近,却依然选择守护希望的每一个瞬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