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香阁明珠惊世劫 > 第八十一章:墨香惊鸿
换源:


       梅花坞的雪落了三日,压弯了武馆檐角的铜铃。沈清晏收剑入鞘时,剑锋上凝着的霜花恰好落在石桌上的《剑经》残页上,墨字遇水晕开,竟似活了般游走。

忽听得门环轻响,童子掀帘时带进一片雪沫,只见檐下立着个青衫少年,腰间悬着方黑布包裹的长物,发间落梅未扫,眉眼却清冽如冰泉。

“在下陆昭,求见沈馆主。”少年声音清朗,目光扫过武馆墙上挂着的沧浪剑谱,停在“气沉砚底”四字上时,指尖不易察觉地颤了颤。

沈清晏搁下剑穗,见他袖口磨出了细毛,却将怀中物事护得严实,那黑布边缘竟绣着半朵褪色的墨梅,针法与天机楼失传的“飞针走线”如出一辙。

“少年人求见,总该有个由头。”江砚白从内堂转出,手中把玩着枚龙纹玉佩,玉色在雪光中泛着幽蓝,“我瞧你这包裹形状,倒像是藏着剑?”

陆昭闻言,将包裹解下置于石桌。那是方紫檀木匣,匣盖雕着失传的“冰裂纹”砚谱,锁扣处嵌着粒鸽血红宝石,此刻正随着少年的呼吸轻轻脉动。

沈清晏指尖刚触到匣面,忽觉一股淡香扑面而来,似墨非墨,似剑非剑,竟与他修炼的沧浪剑法内息隐隐共鸣。

“这是……‘香脉剑诀’的引香?”沈清晏猛地抬眸,只见陆昭已推开木匣,里面并非刀剑,而是方古朴的端砚。

砚台背面刻着残缺的剑招图谱,砚池里积着半寸墨汁,墨色中竟浮着几缕银丝,随气息流转成剑形。

江砚白探身细看,砚台侧边有道细缝,他用玉簪轻轻一挑,竟从中滑出半片泛黄的绢帛。

绢帛上用朱砂绘着剑招,起势处写着“香脉第一式·墨染寒江”,笔画间透着一股奇特的韵律,恰与沈清晏昨日练剑时卡壳的节点相合。

“这残页……”沈清晏指尖抚过绢帛边缘,忽然浑身一震,“怎么会与我的沧浪剑法内功路径如此相似?”

话音未落,他腰间的沧浪剑竟自行出鞘三寸,剑身在雪光中轻颤,剑尖直指残页上的“江心月”剑招图案,剑柄处的墨玉忽然沁出凉意,与砚台里的银丝遥相呼应。

陆昭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沈馆主可知,此砚乃前朝天机楼楼主所制,名曰‘墨骨’。传闻楼中藏有一部‘香脉剑诀’,需以特定剑法内息催动,方能显形。”他指向砚池中的银丝,“您看这墨丝,当沧浪剑息注入时,便会化作剑招虚影。”

江砚白忽然轻咦一声,捏起残页对着天光:“你们瞧这绢帛边缘——”只见龙纹翡翠残页的织纹里,竟隐着一个极小的“墨”字印记,墨色用的是天机楼独有的“万年松烟”,遇内力便会泛起荧光。

“这是天机楼的‘墨痕’标记!当年楼中高手行事,必留此印,难道‘香脉剑诀’与天机楼的消失有关?”

沈清晏握住沧浪剑,剑尖轻点残页,顿时有墨香溢出,在空气中凝成剑招幻影。那幻影与他平日修炼的沧浪剑法截然不同,却又在剑意深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一棵树上分出的两支,终究同根同源。

雪势渐小,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砚台银丝上,映得满室墨香流转。陆昭望着沈清晏与剑招幻影共鸣的景象,忽而从袖中取出另一枚玉佩——玉佩形制与江砚白手中的龙纹玉几乎相同,只是佩身刻着半朵墨梅,恰与他袖口的绣纹相合。

“不瞒二位,”陆昭将玉佩放在残页旁,两枚玉佩顿时发出轻鸣,“我家师临终前说,‘香脉剑诀’分上下两卷,上卷藏于‘墨骨砚’,下卷便在这对‘墨梅佩’之中。而天机楼的‘墨痕’印记,正是开启剑诀全貌的钥匙。”

江砚白摩挲着玉佩上的墨痕,忽然想起古籍记载:“天机楼覆灭前夜,曾有‘墨香惊鸿’之说,言楼中秘宝随梅雪散落江湖。”他看向沈清晏,见其剑息与砚中墨丝已浑然一体,沧浪剑上的墨玉竟隐隐透出梅枝纹路。

“看来这‘香脉剑诀’,竟是沧浪剑法的同源分支。”沈清晏收剑入鞘,剑鸣与砚台轻响同时止息,“陆昭小友,你可知天机楼为何要将剑诀拆分藏匿?”

陆昭摇头,指尖划过砚台冰裂纹:“家师只说,剑诀中藏着一个关乎江湖气运的秘密,若被心术不正者所得,必引血光。”

他忽然抬眸,目光落在武馆门前盛开的寒梅上,“我寻到梅花坞,正是因闻沈馆主的沧浪剑法以‘仁心’为剑魂,与‘香脉剑诀’的‘墨骨’之意不谋而合。”

江砚白将两枚玉佩并置,龙纹与墨梅相映成趣,残页上的“墨痕”印记忽然发出微光,竟在雪地上投出天机楼的楼阁虚影。

三人望着那转瞬即逝的幻影,皆知这方古砚与残页的出现,绝非偶然。梅花坞的寒梅还在落雪,而墨骨砚中溢出的剑香,已悄然揭开了天机楼覆灭十年后的又一层迷雾。

沈清晏握紧沧浪剑,只觉剑柄处的墨玉越来越暖,仿佛有什么沉睡已久的东西,正随着墨香与剑鸣,在这梅花坞的雪地里,缓缓苏醒。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