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东汉皇帝近亲结婚的问题,下面我就具体盘点一下东汉和平时期这些皇帝们的基因问题。】
【第一个是汉明帝。】
【汉明帝的父亲是刘秀,母亲是阴丽华。】
【刘秀与阴丽华肯定不是近亲,所以在汉明帝这一代,近亲结婚的问题还不存在。】
【第二个是汉章帝,父亲汉明帝,母亲是马皇后,这一代也不存在近亲结婚的问题。】
【但在此之后,问题就开始了。】
看到这里。
东汉历朝历代位面的皇帝们,愈发专注地看向高空巨幕。他们很想知道,东汉皇室的近亲结婚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尤其是汉章帝位面之后的那些皇帝,更是目不转睛。
因为这可是与他们的性命紧密相关。
【第三位是汉和帝,汉和帝的父亲汉章帝,是刘秀的孙子,而汉和帝的生母梁氏,出自于梁家。】
【梁氏的大伯母,是刘秀的长女。】
【所以,后来有史学家推测,梁氏的母亲,也就是汉和帝的姥姥,极有有可能是刘家的皇室宗亲。】
【虽然不太可能是刘秀的女儿,但很可能是刘續或其他春陵刘氏的后代。】
【所以,从这时候开始,近亲结婚的问题就可能存在了。】
【再往后,汉和帝的儿子刘隆。】
【刘隆的生母史书上没记载,但东汉皇帝的后宫基本上都出自于那几大家族。】
【比如汉和帝的第一位皇后阴氏,就是汉和帝曾祖母的哥哥的曾孙女。】
【所以,刘隆的母亲,大概率也是这种情况,因为当时东汉选妃只能从那几个大家族之中选。】
东汉光武帝位面。
刘秀看着高空巨幕,眼泛思索之色。
后世之人的说法,虽然都是以推测居多,并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与结论,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比如,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皇室通婚的对象,的确都是从大家族之中选。
所以,近亲结婚的概率,确实很大。
“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了。”刘秀在心中下了决定。
此时他心中已经完全相信了“近亲结婚存在巨大风险”的说法。
因此,他打算下旨留下祖训,不允许东汉皇室再近亲结婚。
甚至,等到时机成熟之时,还会正式下旨,要求天下百姓都不能近亲结婚。
【后面的几个皇帝,除了汉安帝之外,其他皇帝都或多或少有近亲结婚的影子。】
【直到汉灵帝这一代,东汉爆发了黄巾起义,高层几大家族的势力被削弱了。】
【所以汉灵帝这一代,没有从高层几大家族之中选妃,而是挑选了平民女子。】
【比如汉献帝他母亲,就是平民家庭出身,并且没有与东汉皇室通婚的记录。】
【所以,汉献帝就不是近亲结婚的产物,没有可能得遗传病,也就活得时间长一点。】
弹幕评论飞出:
“看完了,近亲结婚的危害确实是很大,这个不用说,但关于东汉皇室的近亲结婚,UP主基本都是猜测,没有明确证据。”
“回复——确实是猜测,但基本是靠谱的,毕竟东汉时候,那几家外戚集团长期与刘氏皇室通婚,久而久之,近亲结婚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回复——其实也有明确的例子,像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就是他亲大伯的外孙女,而窦氏一直没有生育,才收养了汉和帝为儿子。”
“回复——东汉皇帝普遍短命,肯定跟近亲结婚有关系,毕竟是皇帝,要不就是近亲结婚造成的先天不足,不可能个个短命。”
“回复——其实不仅是东汉皇室,大唐也有这情况,比如大唐宪宗娶了自己表姑妈,二人生下的穆宗天生身体就不好,不到三十岁就死了,之后的穆宗一系敬宗、文亲、武宗寿命都不长。”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着巨幕中的一条弹幕,心头一震。
因为近亲结婚的原因,大唐未来将会有那么多的皇帝短命?
得知此事之后,李世民对近亲结婚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看来,禁止近亲结婚,迫在眉睫!”
李世民心中如此想道。
与此同时。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到这里,心中也是愈发惊恐。
尤其是作为近亲结婚重灾区的各朝代皇室,惊恐之意尤甚。
于是,这些古人心中都有了未来一定要避免近亲结婚的想法。
【如果说,近亲结婚算是东汉皇帝短命的主要原因。】
【那么,接下来的东汉皇帝过早登基、过早结婚,绝对是直接原因。】
【东汉的皇帝,绝大多数都是少年登基,能够熬到成年登基,已经很罕见了。】
【基本都是幼儿甚至是婴儿时期登基。】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离谱的结果,东汉的这些幼儿园皇帝,在即位之后,尚未成年就必须得开始选妃,然后结婚生孩子。】
【对于一个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过早考虑结婚生孩子,对身体特别不好。】
弹幕评论飞出:
“女方年龄太小的时候,不要说生孩子,就算是行房事,都对身体有很大损害。”
“回复——确实,尤其是生小孩,对身体不成熟的女孩来说,损害太大了。”
“回复——没错,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生孩子对女子是鬼门关的重要原因,十五六岁就生小孩,简直离谱。”
“回复——没办法,古代缺乏现代医学观念,不懂这些,不知道女子起码要等到二十岁之后才适合生育。”
“回复——这方面,古人不懂的太多了,比如不仅是太早生育不好,而且短时间连续生育也不好。”
“回复——说的太对了,比如长孙皇后,要不是生孩子太频繁,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早。”
“回复——长孙皇后是叠加年龄小生小孩与短时间连续生孩子的双重BUFF,就这种做法,在现代医学条件下都不一定扛得住,更别说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