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迁徙不易,尤其是带着老小迁移更是不易。张元渐甚至一度后悔,当时为什么要把那群马上要入土的老家伙一起带上了,他们自己遭罪不说,还连累整个队伍赶路进度。
好在迁徙路线都在内地,基本都有明面上的秩序。由张玉这个金丹出面,带着象山宗颁发的“开拓令”,提着礼盒登门拜访,多少大家都会给个面子,会用公道的价格售卖一些粮食、牲畜还有药材。
至于张元渐本人则坐镇队伍,亲自带队看守重要辎重——足足装了一百多箱的一百二十万灵石和部分灵物。
这可是除了搜刮陨星那次发的横财之外,张元渐最大的身家了。
是的,张元渐已经把这笔钱当作自己的了。啃老嘛,不寒碜。
不知羞耻的讲,他甚至认真考虑过把这批资源偷偷卷走,另外找个地方安心修炼,直到晋升法师来出来混。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觉得法师远远不是他的终点,目标要放长远些,得有战略眼光。反正一时半会那么多的灵石又花不完,不如在保障自己的日用基础上,富余的部分拿去投资,这才是长久之道。
女人在被突破最后一层后很容易产生“我是你的人”的想法,尤其是带她见过家人之后,更是如此。这一招越是传统的女人,越是有效。
这会儿,她已经彻底进入“张家媳妇”的角色,骑着一匹神骏无比的角麟马往来奔驰,头上的金钗在风中折射出金灿灿的光芒。
她带领的督察队重点查看有无逃亡、克扣粮食、壮体散之类的物资。一旦发现,通通贬斥为奴,等着到雨林喂虫子。
“这些日子每天行进的路程越来越少,从一开始的每天五十里,到现在每天三十里。照这么走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啊。”张元渐催动龙卷带着自己飞上高空,远眺队伍首尾。
从空中看下去,延绵不绝的队伍就像是一队正在搬家的蚂蚁,一点一点往前挪动。
张元渐有些着急了,之前还是太想当然了。当初他带领渝阳营行渝阳到洪镇,全程八千多里,用了四十天就到了,平均日行两百里。现在从渝阳到雨林,距离和路况基本差不多,十天只走了四百里,照这样下去岂不是还得要大半年时间。
张元渐无语极了,他觉得可能自己太仁慈了,这才导致下面那些人敢跟他磨洋工,慢慢悠悠的吃他的粮,喝他的水,还耽误他的时间。
“是时候给你们上点担子了。”
于是,招来人手,立即下令:要求自明天起,所有人加快速度,每天行进路程不得小于六十里。少于六十里的,没收口粮后,就地遣散。
轻飘飘命令之下,是沿途数不尽的尸骨残骸。死亡从这一天开始变得寻常,每天都有几百老弱死去,比之前十天死的人都多。
许多人过来劝张元渐,希望能稍稍降点速度,但无论他是谁,一概不给面子。
后来他干脆躲进马车里,专心修炼起来。
说来惭愧,自从离开雨林之后,他的修行进度大大降低,一年多时间,不过增加区区五道法力。对比之前一个月都能有好几道速度,那简直慢如蜗牛。
“一个,两个,三个。”
“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三十二。”
张元渐内视丹田,数了好几遍,不甘心的接受这个事实了。回想他之前离开雨林之时,二十八道法力熠熠生辉,时隔将近一年半,也不过增长了区区四道,连季更都算不上。
啪~!
“女色误我啊。”
张元渐心下计算一番,发现已经算不清失了多少血了,但肯定不止一个人的量。遂重重一拍车载案几,决心痛改前非,发誓从明天开始绝不可再沉迷女色。
咳咳,适当的频次不算沉迷。
又迁徙了四个月,这天终于到遇到起源镇派来接应的队伍了。
所有人大声欢呼,继而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天知道他们一路过来是有多难啊。
初行之时,正直中秋,天高云淡,气候凉爽,不觉得有什么。
行一月,突遇暴雪,百里之内皑皑一片,寒风如刀,众人衣不蔽体,冻死者每日近千。夜闻山中有猛兽嚎叫,众人相拥取暖,牙齿相击之声彻夜不绝。有癫狂者赤身奔入雪中,大笑而亡。
三月后,至“饿鬼原”,千里无人烟。所携粮食将尽,每日仅以半掌大之糠饼度日。幼儿面黄肌瘦,老者多倒毙道旁。有夫妇弃子于荒野,哭声三日不绝;有老妪自投深涧,以省口粮。每夜篝火旁,常见母亲咀嚼草根哺儿,其状惨不忍睹。
最可悲者,莫过于渡“弱水”之时。此水鹅毛不浮,唯有一独木桥通对岸。众人争渡,桥断,数百人坠水,竟如石沉底,无一浮起。一母亲与幼子同坠,母奋力托子出水面,终力竭同沉。岸上观者,莫不泪如雨下。
及至雨林,二十万众,仅余半数。
就这还幸亏提前准备了大量壮体散和清心丹,否则怕是活下来的没几个了。
张元渐第一次意识到,大荒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残酷。随随便便一点问题,就能让他们死亡。
继而想到如此孱弱的人族能成为晨光大陆十大种族之一,洞天法在其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或许也只有这样传奇的修行法,才能填补人族和龙凤麒麟这类天生神圣之间的先天差距吧。”
如丹婴法之类的旁门修行法,并不能让人族同其他种族拉开根本差距。对面的绿蜥族就是最好的解释,打到现在都还在拉锯。
这一刻,张元渐第一次对“正统”“根本”这些词更深刻的体悟,每一字皆重若万钧。
丹田内,缓缓出现一道火红色的法力印记,四百五十颗灵石下肚,终于彻底成型。
火,代表力量,也代表希望。
至此,第三十六道法力印记形成。
张元渐踏入道徒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