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画像是你吗?”
“是我!”
“是吗?”
“是,那时候,我还很胖。”
青州学堂外,负责核验考生的差役拿着一幅水墨画像,对着阶下那人一阵大眼瞪小眼!
差役手上拿着此人的户籍证明、保单、文书等籍册,仍是皱眉道:“钟鼎,年十七,武定钟氏家次子,面容白净,身材敦厚……”
一边念叨着,他看着阶下那个身材瘦弱,面容黝黑的年轻人,顿时满脸黑线!
好家伙,这分明一条也对不上啊!
差役正要发作,可名叫“钟鼎”的少年已经抢先一步走上台阶,连忙说道:“大人有所不知!”
“家父乡试前,曾带我去百越踏青,说我吃的太胖了,不适合长途跋涉,这才晒黑变瘦了!”
“不信你瞧!”
说着,钟懿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玩意。
那是个通体雪白的小玉琮。
差役指尖刚触到玉质,便感觉出了上面的温热,他眼神之中瞬间闪起精光!
在衙门值守这么多年,他的眼光早已被锻炼的十分毒辣。
这枚玉琮他不知道是不是从百越出土的,但能确认一点的就是,绝对价值连城!
差役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再看向钟鼎的眼神中便没了那么多审视和敌意,反而无比温和!
“钟公子,这是何意啊?”
他故作疑惑的笑眯眯道。
钟懿心中暗骂这家伙鸡贼,可脸上仍是笑呵呵道:“大人,不知这枚玉琮能否证明在下的身份?”
“若是可以,那这玉琮还请大人笑纳……”
听到这话,差役顿时喜笑颜开!
“哈哈哈,自然自然!”
“这玉琮一看便价值连城,除了你们家大业大的钟氏能够获取,青州之地其他族氏,想必也难以寻得。”
“既然如此,那钟公子的身份自是无疑。”
差役笑着双手一缩,那枚玉琮便悄无声息的被他装入怀中,顺势朝廊内做了个“请“的手势。
“本官祝钟公子金榜题名!”
听闻此言,钟懿终于长舒一口气,快步走入大门。
转过身时,他回头瞥了一眼,差役正对着阳光欣赏那枚玉琮,满脸贪婪!
“这特么,真跟演电视剧一样……”
他在心中默默吐槽道!
半个时辰前,钟懿还在震撼于自己的经历!
他本是大三历史系的一个苦逼学生,结果在宿舍里熬夜看小说,一醒来就穿越了,还穿越到了一个书童身上!
他所处的朝代名为大渊,是一个书籍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朝代。
大渊朝立国二百余载,正值王朝中兴时期,其疆域辽阔,北至苍莽山脉,南临威海之滨!
大渊王朝的文化繁荣昌盛,书院林立,文风盛行。
学子们以科举入仕为傲,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心怀天下,渴望在朝堂上施展抱负。
钟氏,乃是青州武定县首屈一指的大族,满门武将,有不少甚至还随先帝一同出过征,立下了不少功绩!
这一代钟氏嫡出四子,钟鼎在家中排行第二!
然而,他却并不是真正的“钟鼎”!
根据这具身子的记忆,钟鼎乃是他的主人!
而自己,则是钟鼎的伴读书童!
钟氏开宗百余年,可谓是完美的继承了祖辈意志,入伍以报朝廷!
可如今天下太平,百姓承平日久,边关战事松懈,武将式微而文官逐渐做大!
他们钟家世代为将,如今却因格局变化,只能被迫一点点退出朝堂,逐渐缩隐武定小县。
可钟家不想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能够维持这个庞然大族,钟氏决定做出改变!
钟家长子因为年龄缘故,早早便入朝为将,没了科举的机会,于是众族人便将希望押宝在了次子老二身上!
可奈何钟家老二不知是天生愚钝还是不思学业,整日只知在府中嬉戏玩耍,将读书之事抛诸脑后!
一篇文章反复读了千百遍,连他这个当书童都背会了,钟鼎却还维持在第一句话!
家中长辈多次劝诫,他却依旧我行我素,把那些谆谆教诲当作耳边风!
直到前几日,中州突然传来消息,要送适龄的子弟前往青州学堂参加乡试!
这可把府中众人急坏了!
应试不日便要举行,可看老二那副痴傻模样,别说考试了,连青州在哪都不一定知道!
若是考不上个名次,不能为官事小,他们钟家丢脸事大啊!
偌大一个家族,结果在别人眼中尽是一群目不识丁的粗鄙将卒,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无奈之下,家中的长辈们只好把主意打到了身边的书童身上。
这书童便是如今穿越而来的“钟懿”!
他自幼聪慧,又日夜伴读,耳濡目染之下,早已将该学的文章烂熟于心。
钟家长辈遂商议,决定让书童顶替钟鼎前往青州应试。
临行前,钟老爷将一枚祖传的玉琮塞进书童手中,就是为了应对刚才的局面!
衙门差役大多见钱眼开,只要礼数到位,那学子的身份真假,便也没那么重要了……
一想到这,钟懿便不由一阵暗骂!
人家穿越不是世家大公子就是皇子皇孙!
自己倒好,居然穿成仆人,还要替主人去考试!
前身家里贫困,于是早早便被卖到钟家做工。
据说这次替考,若是侥幸能在榜上留下名次,不论高低,直接便给他发一百两俸银以作奖赏!
可若是被发现……
大渊对于童生应试戒律十分严格,若是被抓到替考,轻则拖街游行,重则……
发配充军,甚至株连九族!!
所以说一旦败露,不单是他,就连钟家都要受牵连!
“钟懿,钟鼎,呵呵……”钟懿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上天真是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踏入青州学堂的考场,只见院内古柏参天,青石铺就的甬道两侧站满了身着儒衫的学子。
他们或低声交谈,或闭目养神,大多神情拘谨。
“咚——!”
钟声悠扬,主考官手持名册缓步走上高台,朗声道:“青州学堂岁试,现在开始!”
钟懿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考牌。
甲字十三号。
他深吸一口气,走向自己的座位。
案几上已备好笔墨纸砚,还有几张昏黄宣纸。
主考官开始宣读考题,第一道是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理。
钟懿缓提着毛笔。
前世作为历史系学生,他对儒家经典虽称不上精通,但那些现代学者的新颖解读却信手拈来。
他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前世大学课堂上的讨论。
“修身者,非独善其身也,乃立己以达人。齐家者,非仅治一家之务,实为治国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