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七年深秋,长安城的银杏叶纷纷坠落,却掩不住杨氏一门炙手可热的权势。清晨的朱雀大街上,杨国忠的朱轮华毂车碾过满地金黄,车驾前后簇拥着百名甲士,旌旗蔽日。街边商贩纷纷放下生意,驻足观望,窃窃私语:“瞧这排场,比太子出行还要威风!“
太极殿早朝,杨国忠身着紫袍,手持象牙笏板,神色倨傲。“陛下,关中连年干旱,臣提议从江南调粮赈济灾民。“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不过,水路漕运需专人督办,臣举荐堂弟杨锜出任水部侍郎,定能万无一失。“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太子李亨出列,目光如炬:“杨大人,漕运事关重大,历来由户部直管。如今突然易主,只怕......“未等他说完,杨国忠便冷笑打断:“太子殿下这是信不过陛下的决断,还是信不过杨氏子弟?“他转头望向龙椅,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私心!“
唐玄宗皱了皱眉头,挥了挥手:“此事暂且......“话未说完,高力士匆匆入殿,附在皇帝耳边低语几句。唐玄宗脸色微变,突然拍案而起:“传旨,即刻关闭西市三日,彻查私铸钱币一案!“众人皆惊,唯有杨国忠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那批私铸的钱币,正是出自他暗中操控的工坊。
退朝后,杨国忠刚出殿门,便被几位大臣围住。“杨大人,下官家中尚有几车蜀锦......““杨大人,江南盐运的份额......“官员们争相献媚,手中的拜帖和礼单如雪花般飞来。杨国忠一一笑纳,眼神却扫过远处面色铁青的太子,心中暗自得意。
与此同时,韩国夫人杨玉瑶正在家中接见各地刺史。会客厅里,波斯进贡的地毯上摆满了奇珍异宝,珊瑚树足有三尺高,夜明珠在暗处散发幽光。“夫人,这是下官特意从昆仑山脉寻来的和田玉籽料。“一位刺史小心翼翼地奉上锦盒,“还望夫人在陛下和贵妃娘娘面前美言几句。“
杨玉瑶轻抚着鬓边的金步摇,嘴角挂着慵懒的笑:“张大人客气了。不过听说你治下的州府,近来赋税有些拖欠?“刺史脸色骤变,立刻跪地:“下官疏忽,明日便将赋税补齐!“杨玉瑶满意地点点头,示意管家收下礼物:“张大人且放心,妹妹我向来念旧情。“
而在虢国夫人府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庭院中,数十名歌姬正在排练新曲,琵琶声、歌声交织在一起。虢国夫人斜倚在美人靠上,手中把玩着从西域商人处抢来的翡翠扳指,突然吩咐:“停!“她起身走到歌姬面前,眼神挑剔,“这个音不准,重新来!“
“夫人,长安县令求见。“管家上前禀报。虢国夫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让他等着。“片刻后,她又改变主意,“算了,让他进来吧,本夫人倒要听听,他又来求什么。“长安县令战战兢兢地入内,还未开口,虢国夫人便先发制人:“听说你最近在查亲仁坊的违建?“
县令额头顿时冒出冷汗:“回夫人,那是......““那是本夫人的园子!“虢国夫人猛地将翡翠扳指摔在地上,“明日就给我把告示撤了,否则......“她话音未落,县令已连连叩首:“是!是!小人立刻照办!“
夜幕降临,秦国夫人杨玉婉的绣楼依旧灯火通明。她正在批阅各地商号送来的账本,烛光将她的影子映在墙上,显得格外阴森。“夫人,江南的丝绸生意被太子党插手了。“心腹管家低声禀报。杨玉婉握紧毛笔,在账本上重重画了个圈:“给我盯紧了,必要时......“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用些雷霆手段。“
子时已过,杨国忠的书房依然亮着灯。他铺开宣纸,写下一封密信,内容是关于太子与边疆将领往来的“罪证“。墨汁未干,他便叫来心腹:“连夜送往兴庆宫,务必让陛下明日一早看到。“窗外,秋风呼啸,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权力的游戏伴奏。
而在兴庆宫,杨玉环正为唐玄宗弹奏新曲。琴声悠扬,却难掩她眼中的忧虑。“陛下,近日朝堂上风波不断,臣妾担心......“她的话被唐玄宗打断:“爱妃不必忧心,有朕在,谁也翻不起浪。“唐玄宗将她搂入怀中,眼中却闪过一丝警惕——他虽宠爱杨氏一门,但也深知权力平衡的重要性。
这一夜,长安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杨氏一门的权势如日中天,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树敌无数。而更大的风暴,正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