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他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因为,他要娶的,是他真心喜欢,也决心要用一生去呵护的女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接触和精心经营,许大茂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娄晓娥对自己的情意,已经不仅仅是普通朋友那么简单了。
她看自己的眼神,总是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温柔和依赖;她和自己说话的语气,也变得越来越轻松随意,甚至会主动分享一些自己内心深处的小秘密和烦恼;她对自己送的那些小礼物,也总是表现出由衷的欢喜和珍视。
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像是一个个明确的信号,在告诉许大茂:这位美丽善良的“资本家大小姐”,已经对他芳心暗许了。
许大茂也通过几次看似不经意的旁敲侧击,从娄晓娥的口中了解到,她对自己目前的印象非常好,觉得他是一个有才华、有见识、又懂得体贴人、值得信赖的好男人。而且,据他观察和了解,娄晓娥目前身边并没有出现其他条件相当或者让她倾心的追求者。
综合以上种种迹象,许大茂判断,自己向娄家正式提亲的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
他知道,提亲是横亘在他和娄晓娥之间的一道重要关卡,也是他能否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关键一步。如果能够顺利通过娄家父母的考验,得到他们的认可和祝福,那么他和娄晓娥的婚事,基本上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反之,如果娄家父母对他不满意,坚决反对这门亲事,那么他和娄晓娥未来的道路,恐怕就会变得非常坎坷和艰难。
所以,对于这次提亲,许大茂是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马虎。
他开始为这次至关重要的提亲,精心准备起了礼物。
他知道,娄家是解放前开大工厂的资本家出身,虽然现在因为政策原因,家道可能不如从前那般显赫,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娄家的眼光和品味,肯定不是寻常人家可比的。如果自己提亲时拿的礼物太过寒酸或者普通,恐怕很难入得了娄家父母的法眼,甚至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重视这门亲事,从而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这份提亲的礼物,必须既要体面风光,又要显得有诚意,有分量,最好还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自己的一些“实力”和“潜力”。
许大茂将自己这段时间通过工作、系统奖励、以及一些“小门路”积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拿了出来,又动用了一些通过系统签到获得的、在当时市面上极为稀缺的“硬通货”票证,开始四处搜罗和准备合适的提亲礼物。
他首先想到的是烟和酒。在这个年代,无论是什么场合,烟和酒都是必不可少的硬通货,也是最能体现诚意和体面的礼物之一。
他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比如厂里一些相熟的领导,或者之前下乡放电影时结识的一些“能人”),费了不少周折,才搞到了两条在当时普通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特供”级别的香烟。这种香烟的牌子可能是“中华”或者“熊猫”,包装精美,烟丝金黄油润,一看就知道是给高级干部或者外宾享用的好东西。
酒的方面,他也下了血本。他托人从一家专门经营名酒的商店里,买到了两瓶陈年佳酿的茅台酒。这种国酒茅台,在当时本就非常珍贵,更何况还是陈年的,其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除了烟酒这两样“大件”,许大茂又准备了一盒包装非常精美、用料也极为考究的高级点心。这种点心可能是从一些专门供应高级宴会或者外事活动的食品厂定制的,里面装的都是些做工精致、口味独特的糕点,比如苏式月饼、广式酥饼、或者一些西式的黄油饼干等等,每一样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考虑到娄晓娥是女孩子,而且娄家又是知识分子家庭,许大茂还特意准备了几匹质地精良、花色时髦的进口衣料。这些衣料可能是当时刚刚从国外流行过来的的确良、或者是手感柔软舒适的进口毛呢,颜色和花纹也都挑选得非常雅致大方,很符合娄晓娥那种知性优雅的气质。
这些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绝对算得上是一份价值不菲的厚礼了!足以体现出许大茂对这门亲事的重视程度和他的“经济实力”。
他相信,娄家的父母在看到这些礼物时,心里多少也会对他高看一眼。
准备好了提亲的礼物,许大茂又开始为自己的个人形象进行最后的“包装”。
他特意去了一趟京城比较有名的理发店,请老师傅给自己重新修剪了一个精神利落的发型,还将下巴上刚冒出一点青茬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看起来清爽了不少。
他还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几件好衣服里,挑选出了一套崭新的、深蓝色的中山装换上。这套中山装是他前段时间特意请裁缝师傅定做的,料子是上好的卡其布,做工也非常精细,穿在身上显得他身材更加挺拔,气质也更加沉稳。
脚下,他穿上了一双平时舍不得穿的、擦得锃光瓦亮的黑色三接头皮鞋。
一切准备就绪。
在一个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的周末上午,许大茂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有些紧张和激动的心情,然后拎着那份用红色绸布精心包裹着的、沉甸甸的提亲礼物,迈着坚定而又略带一丝忐忑的步伐,朝着娄晓娥家所在的那个位于南城一条幽静胡同里的独门小院走去。
娄家的小院,是一座典型的老北京两进四合院,青砖灰瓦,朱漆大门,虽然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院墙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门前还摆放着两盆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盆栽,处处都透着一股子大户人家的底蕴和雅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