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放映员开始的温馨日常 > 第十四章 欢迎
换源:


       小王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有气无力地说道:“许……许师傅,我……我没事,就是……就是有点……不习惯……”

许大茂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儿,第一次都这样。这下乡的路啊,就是这个德行,习惯习惯就好了。你试着放松身体,别绷得那么紧,眼睛尽量往远处看,能好受一些。”

他又从自己的帆布挎包里掏出那包用油纸包好的五香花生米,递给小王:“来,吃点花生米压压。这玩意儿顶饿,也能提提神。”

小王感激地看了许大茂一眼,接过花生米,剥了几颗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花生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似乎真的让他感觉舒服了一些。

许大茂自己也剥了几颗花生米,一边吃着,一边继续和小王闲聊。他凭借着新获得的敏锐观察力,一路上不断地给小王介绍着沿途的景物和风土人情。

“小王你看,那边山坡上那片绿油油的,是快要成熟的玉米地。再过个把月,就能掰棒子了。”

“你瞧那村口的老槐树,少说也得有上百年的树龄了吧?夏天的时候,村里人肯定都喜欢在树底下乘凉聊天。”

“注意看路边那些不起眼的小草,有些可是能当草药使的。以前闹灾荒的时候,老百姓就靠挖这些野菜草根活命呢。”

许大茂谈笑风生,语气轻松自然,仿佛不是在颠簸的卡车上,而是在进行一次愉快的郊游。他还时不时地指点小王注意观察前方路况的变化,提醒他哪些地方可能有急转弯,哪些地方路面比较湿滑,要提前做好准备。

他沉稳自信的谈吐,以及对周围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判断,让小王对他刮目相看。在小王的印象中,厂里那些关于许大茂的传言,大多是说他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爱占小便宜。可今天接触下来,他却觉得这位许师傅不仅不像传言中那么不堪,反而显得特别稳重、有见识,而且还很体贴下属。

“许师傅,您懂得可真多啊!”小王由衷地赞叹道,看向许大茂的眼神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崇拜。

许大茂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嗨,这算啥?咱是放映员,经常往乡下跑,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一些了。以后你跟着我多跑几趟,这些东西你也能学会。”

他并没有告诉小王,这些所谓的“见识”,很多都是他融合了原主记忆和自己前世阅历的结果,再加上系统强化后的敏锐感知力,才能表现得如此从容不迫。

沿途的乡村风光,对于许大茂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来说,也充满了新奇和吸引力。这是他前世在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化大都市里,从未真正体验过的原始而质朴的生活画卷。

广袤无垠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绿色的波浪般起伏。远处,是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山丘,山脚下散落着一个个宁静古朴的小村庄,红砖青瓦的农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屋顶上飘荡着袅袅的炊烟。

清澈见底的小河在田野间蜿蜒流淌,河边有成群的鸭子在嬉戏,偶尔还能看到几个赤着脚的牧童,赶着牛羊从河边悠闲地走过。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香、以及各种野花的淡淡香气,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洗涤。

许大茂深深地陶醉在这种原始而纯粹的自然美景之中。他甚至有些喜欢上了这种下乡放电影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独特的乐趣和体验。

卡车走走停停,一路颠簸。有时候,遇到路况特别差的地段,或者需要渡过一些没有桥梁的小河时,司机刘师傅不得不减慢车速,小心翼翼地驾驶。车斗里的许大茂和小王,也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抓紧扶好,以防被甩出去。

经过了几个零星散落的小村庄。每当卡车轰鸣着从村口经过时,总会引来一群衣着朴素、脸蛋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孩子们,他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跟在卡车后面追逐着,奔跑着,发出阵阵欢快的叫喊声。他们对这辆来自城里的“铁家伙”充满了好奇,更对车上可能带来的电影充满了期盼。

颠簸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日头也渐渐偏西,终于在傍晚时分,解放牌大卡车在一阵尘土飞扬中,缓缓地驶入了今天的最终目的地——张家村。

张家村是一个坐落在平缓山坡上的村落,规模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算是比较大的,大约有百十户人家。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坯墙、茅草顶的结构,显得有些简陋,但也错落有致,透着一股子乡村特有的宁静与祥和。

村口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巨大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绿伞,覆盖了小半个村口。树底下,早已聚集了一大群翘首以盼的村民。

领头的是一位五十多岁、身材不高但显得很精干的庄稼汉子。他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皱纹,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淳朴和热情。他就是张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杨明远,大家都习惯叫他老杨书记。

老杨书记和一群上了年纪的村民,正焦急地伸长了脖子,朝着村外土路的方向张望着。他们身后,则是一大群兴奋不已的孩子,他们叽叽喳喳,跑来跑去,不时地向大人们询问着:“电影啥时候来呀?”“放电影的叔叔长啥样啊?”

当解放卡车那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土路的尽头,并伴随着越来越近的轰鸣声时,村口等候的人群立刻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来啦!来啦!放电影的汽车来啦!”一个眼尖的孩子最先喊了起来。

紧接着,所有的孩子都像一群被点燃了引信的小炮仗似的,欢呼雀跃着,争先恐后地向着卡车跑去。大人们也纷纷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卡车在村口缓缓停稳。还没等车上的许大茂和小王反应过来,村支书老杨已经带着几个村干部,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哎呀呀!许师傅,王同志,可把你们给盼来啦!一路辛苦!一路辛苦了啊!”老杨书记热情地伸出粗糙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住了从车斗里第一个跳下来的许大茂的手,用力地摇晃着,语气中充满了真挚的感激和欢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