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炎症没那么严重寻求至高者保护不寻求人的保护无敌开阔放下洁净转向喜乐良药
山大姨和令姐妹为莎莎辅导,倾听,给出领受反馈。
莎莎记不全她们所说,结论是她需要原谅,放下。
莎莎立即打开医院的小程序,找了个时间合适的中医,挂了号。请了号,第二天就逃脱樊笼一样又跑去医院了。
是为女中医,年纪也不大,长头发披散下来,白白净净,温温和和,似乎看透万事。一看莎莎的病历先叹了两口气,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冒着生命危险去要小孩并不值得,生命是最重要的,能活着就行了。
华医生也说过,第一次接诊,就直接给出了切除的建议,她本人有同样经历,也是切除了子宫和双附件,生活不受影响,可以活到正常岁数。
莎莎真实的挣扎过,是啊,万一治不好,钱花了,命没了呢?
如果选择切除,不管以后亚伦是否变心,至少自己能活完一生。
莎莎后来没有选择切除,但她经历了真实的挣扎。生活里如果没了亚伦,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她想。
他愿意为她放手一搏,求婚前夜,他深深挣扎过莎莎的生育能力问题以及两人的基因匹配问题。害怕如同生活圈中两对夫妻一样,生了个地贫女儿的。或者因爱与生殖问题离婚的。
一切的一切最坏的情况,莎莎提前和亚伦盘算过了,要让他以后对自己无可指摘。因为一切出于他自己的选择。
莎莎很惊喜也很佩服,他选择了求婚。选择了两个人进入婚姻。
莎莎是想回报这份爱意。用她的生命为抵押去冒这个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
中间也反反复复,看亚伦那么干脆的的就答应了莎莎保育的选择,莎莎以为他更看重孩子,置莎莎于生死而不顾。
亚伦一次又一次的表明心迹。莎莎一次次选择相信,他们才走到了这一步。
或是好事多磨,或是试炼信心。坎坷曲折的经历让莎莎和亚伦都比初识成熟了一些。
这两天就是520,一个人造节日。是亚伦的表白日和求婚纪念日。是莎莎现单位单位入职日。
这份工作刷新了莎莎过往的任职时常,也刷新了莎莎在一个学校呆的时常。目前齐平了小学,因为小学曾搬过校区,折算下来,都是五年。
人生能有几个五年,莎莎单位这五年在这里,风风雨雨,阳光灿烂。
接地气的活了五年,加上疫情的三年。攒了一笔小钱,让生活不再毫无底气。经历过班主任和同工的蹉磨,看透一些人心世态。经历恋爱婚姻,初步体验幸福。经历生死大病,明白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初心如何难辨,真心如何宝贝。莎莎想要的无非一屋两人仨娃四季三餐。好像有点奢侈,但又确实如此。
莎莎不太想在职场上继续苟着,她深知自己对于做事的不热爱。与人交的疲惫。她更知带娃的艰辛,但,那是她还没体验的人生呀。未来十年,若有仨娃,还真的需要她全身心投入。以她的身体状况,也不知是否能支撑应对。
女中医说,人不要想太远的事,想得两三步差不多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