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家有儿女,我的同桌是小雪 > 第14章:至此,已成为艺术
换源:


       很快。

两篇文章被工作人员调了出来。

林泽的文章叫做“我们凭什么民族自信”,是一篇爱国基调的文章。

而周开元的文章标题叫做“寻一盏明灯”,是一篇小故事集结构的文章。

整篇文章结构恰当,逻辑清晰,文笔也非常的好。

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他在德意志的三段亲身经历所引发的思考。

第一段经历讲的是他在德意志逛街时,发现路上没有一辆车,可一个德意志的市民却安安静静的在那等红绿灯的事情。

第二段经历讲的是他在德意志深夜骑自行车回家,身后有辆车一直跟着他,他很害怕,报了警,后来才发现是路灯维修,车主在用车灯给他照明。

第三段经历讲的是他在德意志租房时,发现楼下的便利店晚上关门口却总是不关灯,于是好心提醒店主。

结果店主却告诉他,不关灯的原因是想给附近深夜回家的人留一盏灯的故事。

“怎么样,文章大家已经重新看过了,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见大家看的差不多了,赵听涛开口说道。

“我比较了一下,觉得还是的林泽的文章写的好一点。”林建业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我也觉得林泽的文章写的更好一点。”

“我也偏向于林泽的文章。”

林建业表态后,复旦文学院的院长郑远航等人也纷纷表态。

然而就在这时。

读者杂志的总编江涛却是发表了不同意见。

“林泽的文章写的确实挺不错的,但整篇文章都是在发表观点,显得有些空洞,夸夸其谈。”

“反倒是周开元的文章,通过自己的三段亲身经历,以事育人,令人深思。”

“所以我个人偏向于周开元的文章。”

话落,意林杂志的总编韩青良等人便纷纷附和起来。

“我也觉得周开元的文章更胜一筹。”

“没错。林泽的文章不论文笔,还是情感流露都非常好,但要在他跟周远的文章里选个第一出来,我个人还是偏向于周开元的。”

“我也偏向于周开元。”

...

听到这话,林建业等人不由的眉头一皱。

说实话。

周开元的文章,单独拎出来,其实是很不错的,以事育人,而且文笔逻辑也很强。

但如果跟林泽的文章对比之下。

他却是坚定无疑的选择支持林泽。

因为林泽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的都是爱国之情,以及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反观周开元的文章。

如果只是单纯的以事育人,告诉大家,哪怕在无人的情况下,也要遵守原则,帮助别人,把这些品格作为心中的明灯,那肯定没问题的。

但偏偏周开元夹带了私货。

明着以事育人,暗着却是在吹捧德意志人的素质高。

可以说。

这已经可以算是半篇公知文了。

如果不是全国作文大赛的初赛不限定题材,不限主题,这篇文章在他这里,可能连七十分都拿不到。

再者。

如今西风渐盛,媚外者频出,如果让周开元的文章拿了初赛第一,这影响多不好啊?

只会让这种公知文越发盛行。

久而久之,到时候国内民众只会越发缺乏民族自信,越发觉得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

作为北大的文学教授,教书育人,培养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他的目标。

他怎么可能支持周开元的文章?

而复旦大学的郑远航他们之所以支持林泽,也正是这个想法。

至于江涛他们为什么支持周开元,林建业其实也一清二楚。

因为周开元,本身就是读者文章上的常客。

虽然周开元才读高三,但他已经在读者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了。

江涛极力把他推出来,无非就是想让周开元拿下第一,好刺激读者的销量。

而意林的总编韩青良他们之所以支持周开元其实目的也是一样的。

因为公知文越是盛行。

他们的杂志就卖的越好。

“江评委,你是《读者》杂志的总编,考虑杂志销量,本无可厚非,但咱们做人做事,要讲良心。”

“你总不能为了销量,其他的东西,就一点都不考虑了吧?”

见这么多人支持周开元,林建业也懒得墨迹,直接挑明了说道。

“林教授,话可不能乱说啊,我支持周开元可是纯粹的因为周开元的文章写的比林泽好而已。”

见林建业说自己是为了杂志销量才支持周开元的,江涛也是赶紧解释道。

“是吗?”林建业冷笑一声,“周开元在你读者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你该不会是以为我不知道吧?”

这话一出,剩下那些保持沉默,没有发表意见的评委们顿时就脸色一变,露出惊讶的表情,看向了江涛。

江涛见状,顿时便心头一惊,他没想到林建业竟然不仅看穿了自己的心思,而且还一下子就点明了周开元跟读者的关系。

这顿时就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不过好在他能担任读者的总编,也不是吃素的,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

当即他便镇定下来说道:“周开元确实在读者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但这次参赛,完全是凭实力拿这么高分的。”

“没错。”

“江涛就算跟周开元有联系,但这分是大家一起打的呀!”

“甚至刚才林教授你自己也给出了98.5分。”

意林的主编韩青良适时的站了出来帮江涛说话。

林建业道:“我没说周开元的文章写的不行。”

“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江涛问道。

“我的意思是,全国作文大赛不是普通的作文比赛,咱们在评审文章的时候,也要适当的考虑影响。”

“周开元的文章明显夹带私货,有吹捧德意志人,贬低国人素质的嫌疑。”

“如果让他拿了第一,这影响恐怕会非常不好。”

“甚至误导很多中少年!”

林建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立刻地便有不少人附和。

“确实。”

“如今西风渐盛,媚外者众多,整个社会风气都不太好,国人的民族自信力本就不够,如果让周开元的文章拿第一,到时候再让媒体大肆报道,只会影响更多人。”

“反观林泽的文章就不一样了。”

“林泽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充满着爱国之情跟民族自豪感,这对于提升中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力,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

见林建业他们搬出了民族大义,江涛也是眉头一挑。

当即便避重就轻起来。

“你们说的没错,但这是作文比赛啊,咱们不应该比谁的文章写的好吗?”

“就是,如果不比文笔,不比文章结构,不比文章逻辑的话,那干脆大家都写爱国文算了。”

“再说了,初赛要求里可并没有限制题材跟主题。”

“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从文学角度出发看问题。”

江涛他们说道。

“文学角度要看,难道民族大义就不看啦?”

“就是,在同分的情况下,咱们完全可以优先考虑民族大义,文章影响问题嘛!”

“我认为还是单纯的考虑文学性,不然的话,仅仅因为林泽写了一篇爱国文就给他第一名,这传出去,大家会怎么看?”

“下一届是不是大家全都写爱国文算了?”

两拨人针锋相对,各说各的。

林建业顿时就气的浑身颤抖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江涛他们依旧不肯让步。

当即他的脾气也是上来了。

砰。

他直接一捶桌子。

“江涛,我终于知道读者上为什么公知文盛行了,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屁股是歪的。”

“为了钱,为了杂志销量,你们连底线都可以不要。”

“简直是其心可诛!”

林建业声音震震,直呼其名,顿时就让在场所有人一惊。

谁都没有想到,林建业竟然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撕破脸皮。

“老林这么勇的吗?”复旦大学文学院的郑远航瞪大眼睛,无比震惊的看着这林建业。

不过心中却是大呼痛快。

因为林建业把他们很多人的心声说出来了。

而江涛则是整个人都懵了,显然没有想到林建业会丝毫不顾及他的面子,突然发难。

一时间。

他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

“林建业,你是评委,我也是评委,凭什么你支持林泽就没问题,我支持周开元就其心可诛?”

“今儿我还就明说了,我就支持周开元。”

“我也支持周开元。”

“我也支持周开元。”

意林的总编韩青良等人纷纷响应江涛。

“靠,就你们可以支持周开元,我们就不能支持林泽是吧?”

“没错,支持林泽。”

“这次初赛第一,必须是林泽。”

这时候,郑远航等人也吆喝了起来。

瞬间,原本还在讨论的会议室,就变成了吵架现场。

双方谁也不服谁,乱成了一锅粥。

一旁的赵听涛看到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的本意是想让大家讨论一下,看把谁排在第一比较合适。

可没想到两拨人竟然会闹到这个地步。

他看了一眼林建业,又看了一眼江涛。

说实话,他其实是比较认同林建业的观点的。

他们这些做公众刊物出版的。

销量确实很重要。

但也确实要注意影响跟底线。

但话又说回来了。

江涛说的也没错。

全国作文大赛的初赛,并没有限制题材,跟主题,周开元的文章参赛并没有问题。

而且除了夹带了一些私货,文章结构,文笔逻辑都非常的不错。

不然得话。

单从写作水平上来说,也不可能获得让这么多人打出高分。

一时间。

江涛也是犯难了。

“各位,你们各说各有理,这么吵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不这样,大家还是投票决定吧?”

见双方僵持不下,谁都不肯妥协,赵听涛开口说道。

“行那就投票决定。”

“投就投,谁怕谁啊!”

林建业跟江涛说道。

“那行,那就举手表决,支持林泽排第一的举手。”

赵听涛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教育部门的柳沉舟却是突然站了起来。

“赵总编,我想问一下,我也能举手吗?”

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人在议论的会议室,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这一刻看向了柳沉舟。

谁都没有想到,从坐下后就一直没有开口发表过意见的柳沉舟,会在投票的关键时候突然开口。

一时间。

不少人都愣住了。

而心思活络者,则是第一时间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比如赵听涛。

柳沉舟从进入会议室坐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静静的在一旁观看。

甚至林建业跟江涛他们争吵的这么激烈的会后,也没有发表过意见。

然而却在他提议支持林泽的请举手时,问自己能不能举手。

这个就有讲究了。

明面上看起来是在询问,自己有么有参与投票的资格。

可实际上,却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想给林泽投一票。

不然柳沉舟怎么早不发表意见,晚不发表意见?

只不过碍于柳沉舟的身份特殊,不能直接明说罢了。

这时候,就需要旁人领悟了。

而赵听涛的悟性,无疑是非常高的。

再结合之前大家评价林泽文章时,柳沉舟微微颔首的举动。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他便揣测出了领导的意图。

“柳主任,看样子您很想投出您那宝贵的一票啊,不过按照评审规则,您是没有投票资格的。”

赵听涛笑盈盈的说道。

这番话,既对柳沉舟的问题做了回应,也暗地里提醒了大家。

柳沉舟很想在这个时候投票。

给林泽投票。

“哦,既然没有投票资格的话那就算了,你们是专业人士,我相信你们的判断,由你们举手表决吧!”

赵听涛不急不慢的说道。

至此。

这两人的对话,已成艺术。

若是有考公人员在这,绝对要逐帧学习。

..................................................................................................................................................................

PS:新书起航啦,各位大佬们,求一下收藏,求一下票票,求一下鲜花,求一下打赏,拜托各位晒起多金的读者大大们了。给大家磕一个。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