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陆家老宅的厨房飘出阵阵奶香。苏晚晴系着印有雏菊图案的围裙,正小心翼翼地将蒸好的鸡蛋羹盛进卡通碗里。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体温,陆沉舟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嗓音环住她的腰:“吵醒我了,夫人这是要谋杀亲夫?”
“去去去,”她笑着拍开他作乱的手,“今天星晚幼儿园开放日,你忘了?”话音未落,二楼传来清脆的童音:“爸爸妈妈!我的公主裙找不到了!”陆沉舟立刻松开手,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楼:“宝贝别急,爸爸来帮你!”
看着丈夫风风火火的背影,苏晚晴忍不住摇头轻笑。五年过去,曾经那个叱咤商界的霸道总裁,如今成了十足的“女儿奴”。手机在料理台上震动,是工作群消息——旧城改造项目二期即将启动,涉及文物修缮与社区规划,领导点名让她牵头负责。
“妈妈快看!”星晚穿着蓬蓬纱裙冲下楼梯,发间别着银杏叶形状的发卡,“爸爸给我扎的辫子!”苏晚晴蹲下身,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恍惚间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陆沉舟站在楼梯口,西装领带歪歪斜斜,手里还攥着没系好的皮鞋带,模样滑稽又可爱。
幼儿园里,星晚像只欢快的小鸟,拉着陆沉舟参观自己的画作。“这是爸爸开着大汽车,这是妈妈穿着法官袍,这是我们住在城堡里!”她指着墙上色彩斑斓的画,骄傲地介绍。陆沉舟听得眼眶发热,悄悄拍下照片发给家族群,立刻收获长辈们一连串的点赞。
午休时,苏晚晴接到陆振国的电话:“丫头,晚上来老宅吃饭,有重要的事商量。”电话挂断后,她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自从结婚后,陆振国对她的态度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成了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他甚至将陆氏集团的慈善基金会交给她监管,说:“你比我们更懂得如何让善意落地。”
傍晚,陆家老宅灯火通明。餐桌上除了陆家人,还坐着市文物局的领导和建筑设计院的专家。陆振国清了清嗓子:“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商量件大事。沉舟提议,将陆家祖宅改建成抗战历史纪念馆,连同老校遗址、西南联大旧址串联成文化长廊。”
苏晚晴惊讶地看向陆沉舟,他回以一个温柔的微笑。“我想通了,”陆振国继续说,“这些年我们陆家追求商业利益,却忘了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晚晴,这个项目就由你来统筹,我相信你。”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晴开启了“连轴转”模式。白天在单位处理旧城改造事务,晚上带着专家团队研究祖宅改造方案。陆沉舟默默承担了接送星晚、辅导作业的任务,甚至学会了做糖醋排骨——虽然第一次把糖当成了盐,但那份笨拙的用心让苏晚晴感动不已。
某个加班的深夜,苏晚晴在书房对着电脑打盹,突然被一件羊绒披肩裹住。陆沉舟将她抱到沙发上,轻声说:“别太累了,身体最重要。”她靠在他怀里,疲惫地说:“有时候真觉得对不起星晚,陪她的时间太少了。”
“傻瓜,”陆沉舟亲吻她的额头,“星晚说妈妈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而且......”他神秘地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两张机票,“下周末,我们全家去昆明,带星晚看看奶奶生活过的地方。”
昆明的秋天格外温柔。在西南联大旧址,星晚瞪大眼睛听着讲解员讲述那段历史,当看到墙上奶奶和爷爷的照片时,她突然指着照片说:“这个太奶奶和我妈妈好像!”苏晚晴蹲下身子,握住女儿的手:“因为太奶奶和妈妈一样,都相信知识和正义的力量。”
旅行归来,祖宅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陆沉舟亲自担任总顾问,却总是戏称自己是“苏总监的小跟班”。他会在深夜给加班的苏晚晴送来宵夜,会在专家意见分歧时,用商业视角提出巧妙的解决方案,更会在苏晚晴压力过大时,带她去山顶看星星,就像大学时那样。
星晚也成了工地上的“小明星”。她会拿着儿童安全帽,一本正经地“检查”施工进度,还会用蜡笔给工人叔叔画感谢卡。有一次,一位老师傅摸着星晚的头说:“小丫头,你爷爷当年也是这样,总来工地给我们送水。”
项目接近尾声时,苏晚晴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个消息让全家人欣喜若狂,但也让她陷入了纠结——纪念馆开馆仪式就在下个月,正是最关键的时刻。陆沉舟看出了她的顾虑,将她拥入怀中:“别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一切。你只需要安心养胎,其他的交给我。”
开馆当天,苏晚晴穿着宽松的孕妇装,站在纪念馆门前。看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看着墙上祖辈们的故事,她的泪水夺眶而出。陆沉舟揽住她的肩膀,轻声说:“你做到了,我们的祖辈在天上看到,一定会很欣慰。”
星晚举着鲜花跑过来,兴奋地说:“妈妈,我给弟弟妹妹讲了太奶奶的故事,他们以后也要做勇敢的人!”苏晚晴抱起女儿,感受着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纪念馆的银杏树上,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五年的婚姻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有争吵,更有理解与包容。苏晚晴和陆沉舟就像两个同心圆,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扩大彼此的半径,却始终紧紧相依。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爱情最美的模样,是携手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共同守护家庭的温暖,传承精神的火种。
夜深了,星晚在自己的小床上甜甜入睡,苏晚晴靠在陆沉舟肩头,听着他讲述明天的计划:“等孩子出生,我们带着他去老校遗址种棵银杏树,就像当年爷爷和奶奶那样......”窗外,月光如水,洒在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城市,见证着这对爱侣的永恒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