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你小子行啊!买新自行车了?!”车间里的一个老师傅,看到胡建军,惊讶地问道。
“是啊,王师傅,刚买的。”胡建军笑着回答道。
“可以啊你小子!深藏不露啊!这永久牌的二八大杠,可不便宜吧?”另一个同事也凑过来说道,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还行,还行。”胡建军谦虚地说道。
很快,胡建军买新自行车的消息,就在整个车间里传开了。他一下子就成为了车间里的话题人物。
同事们纷纷围过来,向他打听买车的事情,有的羡慕他的好运气,有的则在猜测他到底是从哪儿弄到的钱和票。
胡建军依旧用他那套半真半假的說辭应付着,既没有暴露自己的秘密,也没有显得过于张扬。
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个年代,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不过,他也享受这种被人关注和羡慕的感觉。这让他更加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就连车间主任,在巡视的时候,看到胡建军,也特意停下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胡啊,不错嘛!都骑上自行车了!好好干,有前途!”
“谢谢主任夸奖,我一定会努力的!”胡建军受宠若惊地说道。
整个上午,胡建军都感觉自己像是飘在云端一样。同事们羡慕的目光,领导的肯定,让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动力。
他知道,这辆自行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更是他身份和地位提升的一个象征。
它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新焦点。
而这种改变,也激励着他,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积极地生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相信,只要他坚持下去,他一定能够在轧钢厂里,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三十五章:一大爷的肯定:“建军有出息了!”
胡建军骑新自行车上班的事情,不仅在车间里引起了轰动,也很快就传到了院里其他人的耳朵里,自然也包括了四合院里的几位管事大爷。
一大爷易中海,作为院里德高望重,也是轧钢厂八级钳工的老师傅,对院里年轻人的情况,一向比较关注。
当他听说胡建军买了新自行车,并且是崭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时,他的心里,也感到有些惊讶。
他知道胡建军以前的日子过得有多苦,也知道这孩子因为和秦淮茹分手的事情,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胡建军竟然就买上了这么好的自行车!
这小子,是走了什么好运了?还是说,他真的像传闻中那样,找到了什么发财的路子?
易中海的心里,充满了疑问。
这天下班后,易中海在院子里碰到了刚下班回来的胡建军。
胡建军正推着他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准备回后院。
“建军。”易中海主动开口叫住了他。
“一大爷。”胡建军停下脚步,恭敬地向易中海打招呼。他对这位院里的一大爷,还是比较尊敬的。易中海虽然有时候有些固执,但为人还算公正,在厂里技术也好,是个值得学习的前辈。
易中海的目光,落在了胡建军那辆崭新的自行车上,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
“这车……是你新买的?”易中海缓缓地问道,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是的,一大爷,刚买没几天。”胡建军坦然地回答道。
“嗯,永久牌的二八大杠,好车。”易中海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没想到,胡建军竟然能买得起这么好的车。
他沉吟了一下,又问道:“买这车,花了不少钱吧?票又是从哪儿弄到的?”
这话问得,就有些直接了。显然,易中海也对胡建军买车的资金来源和票证来源,感到好奇。
胡建军知道,一大爷这么问,并不是想占他便宜,或者打探他的隐私,而是出于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审视。
他想了想,还是用了之前那套说辞:“一大爷,这车是花了我不少积蓄。票呢,也是运气好,厂里处理一批旧设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被遗忘的旧票,后来跟厂里汇报了,厂领导研究决定,就奖励给我了。”
他说得半真半假,将自行车票的来历,归结于厂里的“奖励”,这样也显得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易中海听了这话,眼神微微一动。他知道厂里确实有处理旧设备的事情,也听说过一些关于遗失票证的传闻。胡建军这么说,倒也合情合理。
他看着胡建军,发现这孩子比以前看起来沉稳了不少,说话也更有条理了。而且,他的精神面貌,也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颓废消沉,反而充满了朝气和自信。
易中海的心里,对胡建军的看法,也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
他原本以为,胡建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窝囊的学徒工,没什么大出息。可现在看来,这小子身上,似乎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能力和潜力。
能够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易中海沉吟了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说道:“建军啊,你能抓住机会,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好事。年轻人,就应该有股子拼劲和闯劲。”
他顿了顿,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过,日子过好了,也别忘了本。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厂里,要好好学习技术,争取早日转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这才是长久之计。”
易中海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期盼。
胡建军听了,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