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我都飞升了,父皇你求我登基? > 第四十四章 太子亲赴边关
换源:


       那可是朔方城!

大胤与北狄对峙的最前线!

北狄使团在那里,等同于龙潭虎穴!

太子亲身前往,无异于将自己置于刀山火海,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龙椅之上,胤帝看着下方那个仿佛一瞬间脱胎换骨,光芒万丈的儿子,眼神中闪烁着极其复杂的光芒!

其中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动容?

这个儿子,真的……不一样了!

……

石破天惊!

李清阳这番以退为进、慷慨激昂的提议,如同在滚油中倒入一瓢冷水,瞬间让原本寂静的金銮殿彻底炸开了锅!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加激烈、更加混乱的争论!

“疯了!简直是疯了!”

丞相王昆气得胡子都在发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陛下!万万不可!太子殿下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彻底激怒北狄,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开战借口啊!”

“是啊陛下!此举太过冒险!太子乃国之储君,万金之躯,岂能亲身犯险,置于蛮夷肘腋之下?!”

主和派大臣们纷纷附和,痛心疾首,仿佛李清阳已经是自寻死路。

而李禹和李炜身后的那些党羽们,虽然表面上也跟着附和几句太子安危为重,但他们眼底深处,却都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幸灾乐祸!

好!太好了!

这个蠢货竟然自己找死!

去了边关朔方城,远离京城,远离国师的庇护,天高皇帝远!

到时候,是生是死,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在那里动手脚,可比在京城容易太多了!

当然,也有少数主战派的将领,此刻看向李清阳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和赞叹。

“太子殿下此言,颇有胆气!我大胤久无此等血性!若能以此振奋三军士气,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一位络腮胡须的老将军沉声道。

就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胤帝脸色阴晴不定之际。

国师慕容恭,再次缓缓站了出来。

“陛下。”

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老臣认为,太子殿下此议,虽险,却不失为一步妙棋。”

“哦?国师何出此言?”胤帝目光投向他。

“其一,太子亲赴边关,与北狄使团当面对质,足以向天下彰显我大胤并非怯懦怕事,而是讲理明义,此乃堂堂正正之举,可占大义!”

“其二,与其在京城坐而论道,猜测北狄意图,不如让太子亲往,探一探他们的虚实和底线,或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其三……”

慕容恭微微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丝玄妙的意味,“高人前辈既然关注此事,甚至不惜泄露天机示警,想必自有其深意。太子此行,身负天命,又有高人暗中关注,未必……没有转圜之机。”

他还巧妙地暗示,有自己在京城坐镇,可以随时与高人沟通,稳定后方。

慕容恭这番话,有理有据,让原本一边倒的主和声音,稍稍减弱了一些。

胤帝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慕容恭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让李清阳去边关,确实可以暂时将朝堂上的压力转移出去,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北狄和李清阳自己去处理。

同时,也能借此机会,看看这个脱胎换骨的儿子,究竟有何等能耐?他背后那位“高人”,又是否真的如国师所言那般神通广大?

当然,风险也是巨大的。

太子毕竟是储君,若是在边关出了任何意外,他这个做父皇的难辞其咎,史书上必留骂名!而且,李清阳一旦离开京城,脱离了他的掌控,也让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利弊在心中反复权衡。

对北狄蛮夷根深蒂固的忌惮……

对传说中仙丹妙药无法抑制的渴望……

以及,内心深处那一丝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对这个突然变得耀眼夺目、桀骜不驯的儿子的……好奇心!

最终!

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战胜了那份帝王的猜忌和谨慎!

“够了!”

胤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打断了朝堂的争论!

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下方,做出了最终的决断!

“准——奏!”

“着太子李清阳,即日起程,前往朔方城,全权处理与北狄使团交涉事宜!不得有误!”

“禁卫统领赵无咎!”

“臣在!”赵无咎立刻出列,单膝跪地。

“朕命你,亲率五百‘龙鳞卫’!”胤帝加重了语气,特意点出了这支他最精锐、成员最低都是五品武师的贴身卫队,“一路护送太子前往朔方城!务必保证太子安全!若太子少了一根汗毛,朕唯你是问!”

“同时……”胤帝眼神变得锐利,“将太子在朔方城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给朕随时报来!朕要知道那边发生的……一切!”

保护,亦是监视!

帝王心术,显露无疑!

“臣,遵旨!”赵无咎沉声领命。

圣旨已下!再无更改!

李清阳北上边关,已成定局!

殿下,李禹和李炜交换了一个极其隐晦,却充满了阴狠和得计的眼神!

他们的机会……来了!

而李清阳,面对这道决定他命运,甚至可能将他推向死亡深渊的圣旨,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

他上前一步,躬身接旨,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儿臣,领旨谢恩。”

只是,在他低头的那一瞬间,嘴角,却悄然勾起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弧度。

朔方城?北狄使团?

他心中的盘算,早已开始运转!

……

圣旨一定,太子北上朔方之事,便如同离弦之箭,再无转圜余地!

整个大胤京城,都围绕着这件突如其来的大事,迅速运转起来!

毕竟李清阳虽是戴罪之身去对质,但储君的体面还是要维持。

明面上,礼部忙着准备太子出行的仪仗规格,兵部则紧急调拨粮草、军械,为随行的五百龙鳞卫提供后勤保障。

一片如火如荼,看似有条不紊。

然而,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汹涌的暗流早已开始疯狂涌动!

五皇子李禹和九皇子李炜,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光明正大”除掉心腹大患的绝佳机会?

他们通过各自背后的势力,秘密地向朔方城守将,以及沿途的各个州府官驿,都送去了隐晦的指令或暗示。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