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丝灵力都凝练如实质,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木系特性和强大的治愈之力!
他的神识范围,也再次扩展了一倍有余,方圆千米之内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感知!
“乙木探查”和“枯木逢春”两大神通,更是运用得随心所欲,如臂使指!
他甚至感觉自己隐隐触摸到了一些更强大的木系法术的门槛,只要稍加领悟,便能掌握!
距离下一个大境界“炼气化神”,真正将灵力炼化为神念,御物飞行,施展种种不可思议的大神通,也只剩下一步之遥!
“很好!”
李清阳满意地点点头,并未立刻出关。
他取出最后一枚碧心果,想了想,并未直接吞服。
炼精化气大圆满,再进一步便是筑就道基,冲击炼气化神,这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和更深厚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出这枚碧心果中约莫三成的能量,将其缓缓注入了纳虚戒中,那株一直被他用灵气滋养的神秘幼苗之上。
得到这股精纯的木系本源能量的滋养,那株幼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再次生长了一小截,原本只有寸许高,此刻竟长到了三寸左右!
枝叶更加凝实翠绿,散发出的生机和“先天乙木之气”也更加浓郁!
做完这一切,李清阳才收起剩下的碧心果,结束了这次收获巨大的闭关。
他出关之日,阳光正好。
还没等他吩咐小福子准备些吃食,便有下人匆匆来报,国师慕容恭亲自前来拜访。
李清阳心中微动,算算时间,自己这次闭关似乎没用太久,国师怎么又来了?
他来到前厅,只见慕容恭早已等候在那里。
当慕容恭看到李清阳的第一眼时,那双历经沧桑的浑浊老眼,瞳孔便不受控制地微微一缩!
虽然李清阳已经极力收敛了自身气息,外表看上去与闭关前并无太大差异。
但在慕容恭这位大宗师强者的眼中,却能清晰地感受到,眼前这位太子殿下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这分明是修为再次获得巨大突破的迹象啊!
这才闭关了多久?!
距离上次秋狩结束,也不过短短数日!
他的修为,竟然又精进了如此之多?!
而且是瓶颈的突破?!
这……这绝不是正常的武道修炼速度!
就算是传说中拥有天灵根的武道奇才,也不可能如此恐怖!
难道……真的是因为那位“高人师尊”?或者是……他修炼的,真的是那传说中的“仙道”?!
慕容恭心中骇然无比!对那位神秘高人的敬畏,以及对李清阳本身的好奇,瞬间达到了顶点!
“咳咳,殿下此次闭关,看来是收获不小啊。”慕容恭强压下心中的震惊,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上前寒暄。
“侥幸略有所得,让国师见笑了。”李清阳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两人寒暄几句过后,慕容恭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他屏退左右,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对李清阳提醒道:
“殿下,老朽今日前来,是有一件要事相告。”
“你近日虽得自由,但锋芒过盛,陛下心中疑虑已生,对东宫的监视也已加强。五皇子和九皇子那边,更是小动作不断,恐有新的阴谋正在酝酿,殿下需处处小心。”
李清阳闻言,点了点头,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更重要的是……”
慕容恭的脸色变得无比严肃,声音也沉了下来:
“北境,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报!”
“北狄使团,已于昨日抵达边关重镇——朔方城!”
“其态度极其强硬!公然指责我大胤拖延塞责,包庇凶手!再次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我朝必须在十日之内,将‘杀害使臣的凶手’,也就是殿下您,交到他们手中!”
“否则……北狄三十万大军,将即刻南下!重启战端!!!”
边关告急!北狄最后通牒!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北狄使团抵达朔方城!
十日为限,交出太子,否则便挥师南下!
这道来自边关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一颗投入滚烫油锅的冰块,瞬间在平静了些时日的大胤朝堂之上,掀起了滔天巨浪!炸开了锅!
距离上次北狄陈兵边境,提出無理要求,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
期间,因为国师慕容恭的斡旋,以及太子李清阳展现出的价值,朝廷一直采取着拖延策略。
所有人都以为,北狄或许只是虚张声势,只要大胤姿态放低些,此事或许就能不了了之。
然而,谁也没想到!
北狄竟如此不依不饶!直接派出了使团抵达边关重镇,摆出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最后通牒架势!
这无疑是将大胤国,再次逼到了悬崖边上!战争,一触即发!
消息传开,整个朝堂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压抑和恐慌!
那些之前被压制下去的主和派大臣们,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鬣狗,瞬间再次活跃了起来!
而且比上一次更加激动,更加义正言辞!
以当朝丞相,在朝堂经营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老谋深算的主和派领袖——王昆为首。
一群大臣如同打了鸡血般,痛心疾首地跪伏在金銮殿上,声泪俱下地陈述着利弊!
“陛下啊!万万不可再犹豫了!”
王昆老泪纵横,声音嘶哑地哭喊道:“我大胤国库空虚,兵甲不利,多年积弱!北狄蛮夷虎狼之师,拥兵三十万!一旦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必将是生灵涂炭,国破家亡之局啊!”
随着他的话落下的,还有一个个主和派大臣。
“北狄此次态度如此强硬,所求者,不过太子一人而已!”
“牺牲太子一人,换取我大胤万千子民的性命,换取我朝数十年的和平!孰轻孰重,陛下一念可知啊!”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非太子殿下当初行事鲁莽,得罪北狄使臣在先,又怎会惹来今日之祸?”
“是啊!后来陛下仁慈,欲以太子平息狄怒,奈何……唉!一再拖延,致使北狄疑心更重,这才导致局面彻底恶化至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