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步步紧逼的阴影下,根据地的气氛愈发凝重。王芳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内,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桌上那张满是标注的地图。日军此次的包围策略极为狠辣,将各个出山要道及可能的转移路线都牢牢把控,试图把根据地军民困死在这深山之中。
“不能坐以待毙。”王芳握紧拳头,心中暗自思忖。她清楚,若按常规突围,在日军密集的火力下,根据地必将遭受惨重损失。必须另寻他法,出奇制胜。
此时,一名年轻的民兵匆匆走进帐内,报告道:“王姐,刚收到消息,日军后方的补给线正在加紧运输物资,负责押送的兵力相对薄弱。”王芳听闻,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海中逐渐成形。
“我们就从日军的补给线入手。”王芳对着围在地图前的众人说道,“佯攻正面防线,吸引日军主力,然后派出精锐小队,绕到敌后,突袭他们的补给线。一旦成功,日军的包围圈必然大乱,我们便可趁机突围。”
众人听后,虽觉此计风险极大,但眼下也无更好的办法,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芳迅速挑选出二十名经验丰富、身手矫健的民兵,组成突袭小队,由她亲自带队。临行前,她对留下来负责佯攻的李虎叮嘱道:“一定要把声势造大,让日军以为我们要全力突围,吸引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李虎点头,眼神坚定:“王姐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王芳带领突袭小队,如鬼魅般穿梭在山林之间。他们沿着崎岖的小路,避开日军的巡逻岗哨,小心翼翼地朝着日军补给线摸去。一路上,只听得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和踩在落叶上发出的沙沙声。
终于,在黎明前夕,他们抵达了目的地。远处,日军的补给车队正缓缓前行,押送的日军三三两两地走着,似乎并未察觉到危险的临近。王芳打了个手势,队员们迅速散开,占据有利地形。随着一声令下,枪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突袭小队的突然攻击让日军措手不及,一时间阵脚大乱。王芳身先士卒,端起枪朝着日军猛烈射击。队员们也不甘示弱,以凌厉的攻势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很快回过神来,组织反击,但突袭小队凭借着精心选择的地形和默契的配合,死死压制住日军。
然而,战斗的枪声很快引来了附近日军的支援。远处,日军的增援部队正快速赶来。王芳心中暗叫不好,必须速战速决。她大喊一声:“集中火力,炸掉补给车!”队员们纷纷朝着补给车投掷手榴弹,随着一声声巨响,补给车燃起熊熊大火,物资被炸得七零八落。
与此同时,正面防线的佯攻也已打响。李虎带领着民兵们,朝着日军阵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日军果然中计,以为根据地军民要全力突围,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往正面防线进行阻击。战场上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
王芳看着补给线已成功破坏,且正面防线的日军被吸引过去,当机立断:“撤,按原定路线突围!”突袭小队迅速且有序地撤离战场,朝着与大部队约定的突围地点赶去。
当他们与大部队会合时,日军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开始分兵回援。但此时,根据地军民已借着混乱,突破了日军包围圈的一个薄弱点。王芳带领众人在山林中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
在突围过程中,不断有民兵受伤,但没有一人退缩。王芳一边指挥着队伍前进,一边照顾受伤的队员。她深知,此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终于,经过一天一夜的艰难跋涉,根据地军民成功摆脱了日军的追击,来到了一处相对安全的山谷。大家疲惫不堪,但眼中却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然而,王芳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日军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落脚点,重新建立根据地。在山谷中稍作休整后,王芳再次召集众人开会。
“同志们,我们虽然暂时摆脱了危险,但还不能放松警惕。”王芳看着大家疲惫却坚定的面容,“我们要尽快寻找新的根据地,继续与日军战斗。”
众人纷纷响应,士气大振。接下来的几天,王芳带领着大家在周边探寻合适的地点。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找到了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丰富水源和土地的山谷。这里将成为他们新的家园,新的抗日根据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芳带领着根据地军民开始了艰苦的重建工作。他们砍伐树木搭建房屋,开垦土地种植庄稼,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高战斗能力。
而此时,日军在遭受补给线被袭和包围失败的双重打击后,恼羞成怒。日军指挥官山本一郎发誓要彻底消灭这股抗日力量,他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准备对王芳他们新建立的根据地再次发动进攻。
一天,外出侦察的队员带回消息:日军正在集结兵力,似乎准备再次进犯。王芳得知后,没有丝毫慌乱。经过这段时间的重建和训练,根据地的力量已有了显著增强,她决心给日军一个沉重的教训。
王芳迅速组织根据地军民,根据日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在山谷四周布置了大量的陷阱和防御工事。同时,她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准备与日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日军到来。王芳站在山谷入口,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然。她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残酷,但为了根据地的生存,为了死去的战友,为了这片土地的自由,她和根据地军民必将全力以赴,绝不退缩。这一次,他们又能否成功抵御日军的进攻?在这场生死较量中,又会发生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