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苍鸾临世I熹光长明 > 第三十七章 太妃反扑
换源:


       夜色如墨,风卷着细雪扑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响动。

太妃坐在铜鎏金屏风后,指尖捏着一串沉香木念珠,指节泛白。她刚换过一件绛红织金长袍,可那抹艳色映得她脸色愈发苍白。

“查到什么了?”她声音压得很低,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跪在地上的老嬷嬷浑身发抖:“回娘娘……皇后的人已经把账册送进宫了,连北疆那边都动了。”

屋内死一般的寂静。

半晌,太妃冷笑一声:“她倒是快。”

老嬷嬷不敢抬头:“皇后还带走了萧二公子,说是在北疆商会抓到了人证。”

“呵。”太妃忽然笑了,“云铮?那个不成器的东西,倒成了她的棋子。”

她站起身,披帛滑落肩头,露出额角一道陈年疤痕。那是她十岁那年被鞭子抽的,如今早已淡了,却仍像一条蜈蚣,盘踞在她眉心上方。

“她以为这样就赢了?”太妃低声自语,眼底浮起一抹狠厉,“我还没出手呢。”

她猛地转身,对身后站着的一名中年宦官道:“去,让李公公动手。”

那宦官愣了一下:“娘娘,现在动手会不会太早?”

“不早了。”太妃冷冷道,“再不动手,我们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

御书房外,灯火通明。

萧玉昭站在廊下,看着远处天际翻涌的乌云。她刚换了一身素青衫子,腰间系着七宝佛珠,神情平静得不像个刚刚扳倒一个庞然大物的女人。

林嬷嬷递来一碗热茶:“小姐,您该歇歇了。”

“歇不得。”萧玉昭接过茶盏,轻轻吹了口气,“她不会就这么认输。”

话音未落,一名禁军统领匆匆赶来,单膝跪地:“启禀娘娘,大理寺传来急报——太妃府三名仆役在狱中暴毙,死因不明!”

萧玉昭神色不变,只是将茶盏轻轻放在石桌上:“验尸了吗?”

“验了。”统领答道,“身上无伤痕,口鼻有黑血,像是中毒。”

“毒?”林嬷嬷惊呼,“谁敢在大理寺下毒?”

“自然是不怕死的人。”萧玉昭淡淡道,“让他们继续审,剩下的几个,一个都不能放过。”

统领领命而去。

萧玉昭望着天边最后一颗星,喃喃道:“她要开始反扑了。”

---

与此同时,皇宫西侧偏殿。

太妃的心腹李公公正悄悄打开一只暗格,从中取出一封密信。他四下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后,迅速将信塞进袖中,转身朝东六宫方向走去。

他脚步轻盈,却在拐角处被人拦住。

“李公公这么晚了,要去哪儿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公公猛然回头,只见文若卿拄着青铜星盘站在月光下,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文大人?”李公公强作镇定,“我这是去给贵妃娘娘送药。”

“是吗?”文若卿慢悠悠走近,“贵妃娘娘最近身子不舒服?”

“正是。”李公公点头。

“那正好。”文若卿微微一笑,“我也懂点医术,不如一起去看看?”

李公公脸色微变,袖中的密信仿佛突然变得滚烫。

他正想开口,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几名禁军士兵冲了过来,为首之人正是文少陵。

“奉皇后娘娘令,查封东六宫所有出入人员。”文少陵冷声道,“李公公,请你跟我走一趟。”

李公公脸色瞬间煞白。

他猛地转身,想要逃,却被文若卿手中的星盘一挡,脚下踉跄,整个人跌倒在地。

文少陵一步上前,直接将他按住。

“别挣扎了。”文若卿蹲下身,伸手从他袖中抽出那封密信,“这东西,怕不是能要你几条命吧?”

李公公瘫在地上,眼中满是绝望。

---

次日清晨,太妃府门前再次聚集大批禁军。

太妃端坐堂中,面色平静,仿佛昨夜发生的一切与她无关。

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紧接着,林嬷嬷带着几名禁军走入,手中拿着那份从李公公身上搜出的密信。

“娘娘,这是从李公公那儿搜到的。”林嬷嬷将信呈上。

太妃接过,扫了一眼,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不过是些寻常往来书信罢了。”

“寻常?”林嬷嬷冷声道,“里面可是写着‘请北戎质子速离京’六个字。”

此言一出,四周一片哗然。

太妃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刀:“你们这是要栽赃?”

“证据确凿,何来栽赃?”林嬷嬷毫不退让,“李公公已经招供,说是您亲口下令,让他联系北戎质子,安排其潜逃。”

太妃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好啊,萧玉昭,你倒是真会编故事。”

她缓缓起身,走到堂前,声音陡然拔高:“陛下呢?我要见陛下!”

林嬷嬷冷冷道:“陛下正在批阅奏折,没空见你。”

“那就等。”太妃坐下,眼神阴冷,“我倒要看看,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

午后,御花园。

萧玉昭独自一人走在石径上,身边只有陆清歌提着琴匣跟随。

风吹过树梢,带来一丝寒意。

“娘娘,太妃那边不肯开口。”陆清歌轻声道。

“她当然不会开口。”萧玉昭淡淡一笑,“她知道,只要一开口,就全完了。”

“那怎么办?”陆清歌问。

“让她开口的,从来都不是威胁。”萧玉昭停住脚步,望着池中游鱼,“而是恐惧。”

她转头看向陆清歌:“你去北戎使馆,告诉他们的副使,就说——我们找到了当年他们派往大周的细作名单。”

陆清歌一怔:“真的假的?”

“假的。”萧玉昭唇角微扬,“但他们会相信。”

陆清歌低头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萧玉昭站在原地,望着远方的宫墙,心中却比谁都清楚:这一局,才刚开始。

---

夜幕降临,太妃府内。

太妃坐在烛火摇曳的房间中,手中握着一枚玉佩,眼神闪烁不定。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乱。

紧接着,一名侍女慌慌张张跑进来:“娘娘,不好了!北戎那边派人送来一封信,说……说他们的人已经被发现了!”

太妃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谁送去的?”

“不知道!”侍女颤抖着回答,“是直接送到门口的,上面只写着您的名字!”

太妃接过信,手指微微发抖。

她缓缓拆开,只见纸上赫然写着一行字:

“你的人,我已经知道了。”

太妃瞳孔猛然收缩,整个人如同坠入冰窟。

她猛地将信揉成一团,咬牙切齿:“萧玉昭,你到底想怎样?”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禁军统领带着大批士兵闯入房中。

“太妃娘娘,陛下有旨——即刻押解入宫问话!”

太妃缓缓抬起头,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恐惧。

她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她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声音低哑却坚定:“走吧。”

她迈步向前,步伐稳健,仿佛走向的不是审判,而是一场宿命。

但她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宫墙上,一双眼睛正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那个人站在风中,衣袂翻飞,眼神如炬。

下一秒,她忽然转头,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风,更大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