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噜——
元宝的小肚子发出响亮的抗议声,他揉了揉圆滚滚的肚皮,眼巴巴地望着正在给自己系腰带的春桃。
春桃姐姐,我饿……元宝奶声奶气地撒娇,大眼睛里闪着渴望的光芒,能不能先吃块芝麻糖再去见师父呀?
春桃忍俊不禁,轻轻点了点元宝的鼻尖:少爷,孙大人一早就来了,正在前厅等着考校您的功课呢。要是让他知道您又偷吃甜食……
元宝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像只被雨淋湿的小狗。自从拜孙院使为师,他每天都要背诵一大堆药材名字,苦得他舌头都打结了。
可是背书好无聊啊……元宝撅着嘴嘟囔,突然眼睛一亮,对了!老孙头昨天给了我一个新戏法!
不等春桃阻拦,元宝已经一溜烟跑到自己的小木箱前,翻出一个花花绿绿的小布袋。他神秘兮兮地对春桃眨眨眼:这个可厉害了,能把苦药变成甜的!
春桃将信将疑地看着那个可疑的小布袋:少爷,您可别又闯祸……
放心啦!元宝拍拍胸脯,顺手往嘴里塞了颗布袋里的小丸子,顿时眉开眼笑,唔!好甜!是蜂蜜味的!
看着元宝蹦蹦跳跳往前厅跑去的背影,春桃无奈地摇摇头。这小祖宗,永远有说不完的鬼点子。
前厅里,孙院使正襟危坐,面前摆着一排药材。见元宝进来,他捋了捋白胡子:徒儿,今日考你辨药。若能全对,为师带你去个有趣的地方。
元宝一听有趣的地方,立刻来了精神:真的吗?去哪呀?
孙院使神秘一笑:先辨药。
元宝凑近那排药材,小鼻子一皱一皱,活像只觅食的小狗。他一边闻一边报出药名:嗯……这是黄连,苦的;这是甘草,甜的;这是……阿嚏!
一个响亮的喷嚏过后,元宝突然觉得鼻子痒痒的,紧接着,一股奇异的甜香从药材上飘来。他惊讶地发现,原本苦涩的黄连竟然散发出蜜糖的甜味!
师父!黄连变甜了!元宝兴奋地叫道。
孙院使皱眉:胡说!黄连怎会……他凑近一闻,突然也打了个喷嚏,随即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这……这怎么可能?
原来,元宝刚才打喷嚏时,嘴里含着的甜味丸粉末随着喷嚏喷出,沾在了药材上。这甜味丸是老孙头特制的,遇水即化,能让任何东西尝起来都是甜的。
元宝眼珠一转,故作高深地说:师父,这是我的甜鼻子神功!只要我打个喷嚏,苦药就能变甜!
孙院使将信将疑,但还是记下了这奇特的现象。考校结束后,他果然兑现承诺:走,为师带你去御膳房见识见识。
御膳房?元宝眼睛瞪得溜圆,是给皇上做饭的地方吗?
正是。孙院使难得露出笑容,御膳房总管是老夫故交,答应让你参观。不过——他严肃地竖起一根手指,绝对不许捣乱!
元宝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我保证!
半个时辰后,元宝站在了金碧辉煌的御膳房外,小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御膳房比整个元府还大,上百名厨子忙得热火朝天,各种香气混在一起,馋得元宝直流口水。
孙大人!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子迎上来,腰间别着一把金光闪闪的菜刀,这位就是您的小徒弟?
孙院使点头:李总管,有劳了。
李总管笑眯眯地蹲下身:小公子,想不想尝尝御厨的手艺?
元宝刚要欢呼,突然想起师父的叮嘱,赶紧捂住嘴巴,乖巧地点点头。
李总管被逗乐了,领着他们参观起来。元宝看得眼花缭乱:这边有人在雕冰,那边有人在拉面,更远处还有人用糖浆作画……最吸引他的是一口大锅,里面煮着金黄色的浓汤,香气扑鼻。
这是佛跳墙,用十八种山珍海味炖制三天三夜而成。李总管自豪地介绍。
元宝踮起脚尖往锅里看,突然鼻子一痒——阿嚏!
那个装着甜味丸的小布袋还在他袖子里,随着这个喷嚏,一些粉末飘飘悠悠落进了汤锅。
哎呀!李总管惊呼,小公子,您没事吧?
元宝揉揉鼻子:没事没事,就是鼻子有点痒。
孙院使关切地问:要不要回去休息?
不要!元宝急忙摇头,我还没看够呢!
参观继续,元宝很快把喷嚏的事抛到脑后。直到——
皇上传膳!一个小太监尖声通传。
整个御膳房立刻忙碌起来。李总管亲自盛了一碗佛跳墙,正要交给传膳太监,突然心血来潮:小公子,要不要尝尝?
元宝早就馋得不行,接过小碗喝了一口,顿时瞪大眼睛:好甜!像蜜糖一样!
李总管一愣:甜?怎么可能?他尝了一口,脸色骤变,这……这真是甜的!
孙院使也尝了一口,同样震惊:怪哉!方才还是咸鲜口味,怎会……
元宝突然想起那个喷嚏,心虚地缩了缩脖子。完蛋了,闯祸了!皇上的御膳被他变成了甜汤!
李总管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皇上最讨厌甜食,若是怪罪下来……
就在这危急时刻,元宝灵机一动:李伯伯别急!我有办法!
他从袖子里掏出另一个小布袋:这是老孙头给的百变香,能改变味道!
不等众人反应,元宝已经往汤锅里撒了一把粉末。说来也怪,原本甜腻的汤立刻恢复了咸鲜滋味,甚至比之前更加香浓。
李总管尝过后,激动得差点把元宝举起来:神了!真是神了!小公子,您可救了我的脑袋啊!
孙院使若有所思地看着元宝:徒儿,你这百变香……
元宝赶紧转移话题:师父!那边在做什么呀?他指着角落里一个正在揉面的厨子。
李总管笑道:那是做龙须酥的刘师傅。要不要去看看?
接下来的时间里,元宝见识了各种神奇的厨艺。刘师傅能把面团拉得比头发还细;王师傅能用豆腐雕出栩栩如生的龙凤;最厉害的是张师傅,闭着眼睛都能切出薄如蝉翼的肉片。
太厉害了!元宝由衷赞叹,我也要学!
李总管哈哈大笑:小公子若有兴趣,随时欢迎来玩。
离开御膳房时,孙院使难得地夸了元宝:徒儿今日表现甚好。不过……他压低声音,那甜鼻子神功,回去再与为师细说。
元宝吐了吐舌头,心想这下可瞒不住了。
回到元府,元宝正准备去找老孙头求救,却在后院撞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七皇子!
七殿下?元宝又惊又喜,你怎么来了?
七皇子穿着便服,身边只跟着一个小太监,神秘兮兮地说:我偷溜出来的。听说你今天去了御膳房?
元宝点点头,把今天的奇遇一五一十地说了。七皇子听得两眼放光:太有趣了!我也想去!
一旁的小太监急得直跺脚:殿下,万万不可啊!这要是让皇后娘娘知道……
七皇子不以为然:怕什么?有元宝在,肯定没问题!
元宝被夸得飘飘然,拍着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不过……他眼珠一转,我们得乔装打扮一下。
一刻钟后,两个小娃娃穿着厨子学徒的衣服,鬼鬼祟祟地往后门溜去。七皇子兴奋得小脸通红,元宝则背着装满宝贝的小包袱,活像两只偷油的小老鼠。
站住!一个威严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元宝和七皇子僵在原地,缓缓转身——孙院使和老孙头正站在那儿,一脸无奈。
师、师父……元宝结结巴巴地说,我们只是……
想去御膳房玩玩?老孙头接过话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正好,老头子我也想去见识见识。
孙院使瞪大眼睛:孙兄,你……
老孙头哈哈一笑:孙大人,孩子们的好奇心,堵不如疏啊!
最终,在两位老人的监护下,元宝和七皇子如愿以偿地再次进入了御膳房。李总管见到这奇怪的组合,差点惊掉下巴,但碍于七皇子的身份,只好放行。
接下来的场面堪称御膳房有史以来最混乱的一幕:
元宝试图学刘师傅拉面,结果把面团甩到了房梁上;
七皇子想学雕豆腐,却把好好的一块豆腐戳成了马蜂窝;
最糟糕的是,两人合伙想做甜味点心,却误把辣椒粉当成了糖,做出了一盘能把人辣哭的火龙果。
咳咳咳!七皇子被辣得眼泪汪汪,元宝,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元宝自己也辣得直吐舌头:我、我可能拿错调料了……
就在这鸡飞狗跳的时候,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传来:皇后娘娘驾到!
所有人瞬间石化。皇后娘娘怎么来了?
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在宫女簇拥下走进御膳房,目光一扫,立刻锁定了满脸面粉的七皇子和头发上挂着面团的元宝。
明儿!皇后又惊又怒,你竟敢偷跑出宫!
七皇子吓得躲到元宝身后。元宝虽然腿也在发抖,还是勇敢地站出来:皇后娘娘,是我带七殿下来的,要罚就罚我吧!
皇后看着这个还没自己腰高的小不点,一时语塞。
关键时刻,老孙头上前一步:娘娘息怒。是老朽带两位小公子来见识御厨绝艺的。七殿下天资聪颖,对厨艺颇有兴趣,实乃好事。
孙院使也帮腔:是啊,娘娘。七殿下勤学好问,将来必成大器。
皇后神色稍霁,但仍旧严厉:即便如此,也不该擅自出宫!她看向元宝,你就是那个救了皇上的元宝?
元宝点点头,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造型歪歪扭扭的点心:娘娘,这是我做的元宝糕,您尝尝?
这块点心虽然卖相不佳,却散发着诱人的甜香。皇后将信将疑地接过,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嗯?倒是意外地可口。
原来,元宝在慌乱中还是成功做出了一块真正的甜点。七皇子见状,也献上自己雕的豆腐花:母后,这是儿臣特意为您做的……
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皇后终于绷不住了,摇头轻笑:罢了罢了,下不为例。
一场危机就此化解。临走时,皇后甚至邀请元宝常去宫中陪七皇子玩耍。李总管则偷偷塞给元宝一包御用点心,悄声说:小公子,您可真是御膳房的福星啊!
回到元府,元宝累得直接瘫在床上,但小脸上满是兴奋。今天虽然惊险,却好玩极了!
春桃一边给他擦脸一边数落:少爷,您又闯祸!听说皇后娘娘都惊动了!
元宝不以为意:没事啦!皇后娘娘还夸我的点心好吃呢!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瓶子,春桃姐姐,这是御膳房的秘制蜂蜜,给你!
春桃接过瓶子,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少爷啊少爷,您这闯祸精……
夜深人静时,老孙头悄悄来到元宝床边,给他掖了掖被角。月光下,元宝的小脸睡得红扑扑的,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
老孙头轻声自语:小公子,您这惹祸的能耐,可比您那甜鼻子神功厉害多了……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谁也不知道,这个能把御膳房闹得天翻地覆的小家伙,将来会在这座京城掀起怎样的风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元宝走到哪里,欢笑和奇迹就会跟到哪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