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轩领着苏辰,穿过几处展示着精美瓷器和玉器的展台,来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
这里聚集着几位气质儒雅的中年人和老者,正围着一张长条桌,欣赏着上面铺开的一幅水墨山水画。
一位身穿改良中式长衫、面容清癯、留着山羊须的老者,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着画上的细节,神情专注。
“赵伯伯!”周文轩笑着上前打招呼。
山羊须老者抬起头。
“文轩啊,这位是?”
“赵伯伯,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过的苏辰,苏先生。”
“王爷爷和刘老板都对苏先生的‘特殊眼力’赞不绝口呢!”
他这话半是恭维,半是给苏辰抬高身价。
“哦?就是你修复了老王那几把壶和老刘那幅油画?”
“晚辈苏辰,见过赵老先生。”
“修复谈不上,只是用了一些取巧的办法,清除了些许杂质而已。”
“呵呵,年轻人倒是谦虚。”赵学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指了指桌上的画。
“正好,我们正在看这幅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山水册页,小友既然眼力不凡,不妨也来品鉴品鉴?”
这显然是想考校一下了。
画是好画,笔墨淋漓,意境苍茫,确实有石涛的风格。周围几人也纷纷点头称赞。
苏辰目光扫过画卷,心中默念:“杂质分析!”
【目标:石涛款山水册页(单页)】
【材质:宣纸(清初制,竹料为主),墨(松烟墨),颜料(植物/矿物颜料)】
【状态:保存尚可,纸张有轻微老化、脆化迹象。画面存在几处极细微的、后期修补痕迹(工艺较高明)。】
【特殊检测:在画卷右下角钤印下方,检测到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原印泥成分的残留物(疑似早期更小印章被覆盖?)。未检测到特殊能量波动。】
【价值评估:若为真迹,价值约人民币XX万(根据市场行情浮动)。当前信息不足以完全确认真伪,但画工及材料符合时代特征。】
有覆盖印章?
这可是鉴定字画真伪和流传历史的重要线索!
他表面不动声色,仔细看了看那个钤印的位置。
肉眼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
“苏小友,看出什么门道了吗?”
苏辰沉吟了一下,没有直接说印章的事。
而是指着画面的墨色说道:“赵老先生,这画笔墨确实苍劲有力,意境也对。只是……”
“只是晚辈感觉,这画右下角这方‘石涛’的钤印,印泥颜色似乎过于鲜亮了一些,与周围墨色沉淀百年的感觉,略微有点……不够协调?”
话说得很委婉,点到即止。
然而,此话一出,周围几位正在欣赏画作的中年人动作都是一顿!
赵学眼中更是精光一闪,深深地看了苏辰一眼!
他们这些玩字画的老手,自然也看出了这方印章似乎有点“新”。
但这幅画整体的风格、笔墨、纸张都极具开门见山的特征,所以大家更倾向于是真迹。
印章可能是保存问题或者后期收藏者重新钤盖的。
但苏辰一个如此年轻的人,第一次看就能点出这个问题。
并且用“不够协调”这种精准又不得罪人的词……这份眼力,就非同一般了!
“哦?小友也觉得这方印有问题?”
“晚辈不敢妄言真伪,只是凭感觉,觉得此处略有突兀。也许是光线问题吧。”
他不再多说,把话题轻轻带过。
但赵学和旁边几人看他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不再是看一个晚辈,而是带着一种平等的、甚至略带探究的目光。
周文轩在一旁看得暗暗心惊,苏哥这逼装得……简直是润物细无声啊!
又寒暄了几句关于书画鉴赏的话题。
便找了个机会,不着痕迹地脱离了人群,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角落里不起眼的小摊。
那个戴着老花镜、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依旧坐在那里,面前摆着一堆杂物,其中就包括那块疑似“养魂木”的木牌。
摊位前偶尔有人驻足,但大多是看看那些铜钱、手串,对那块黑乎乎的木牌根本无人问津。
很好!
苏辰心中安定了不少。看来识货的人不多,或者说,能感知到那微弱能量的人,几乎没有?
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用一个合理的价格,不引人注目地把这块木牌买下来。
直接上去问价?
万一那老头看自己特意问这个不起眼的东西,起了疑心怎么办?
还是……等交流会快结束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把它跟其他几件便宜的杂物一起打包买走?
苏辰一边假装欣赏周围的展品,一边在心里快速盘算着。
就在这时,他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似乎是有人在为一个物件的真伪或者来历争执?
苏辰好奇地望了过去。
只见两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正对着一件被锦布包裹着、只露出一个边角的物品低声争论着什么。
旁边还站着几个看热闹的人。
其中一个中年人,苏辰有点眼熟,好像是刚才周文轩介绍过的,搞青铜器收藏的某位老板?
苏辰下意识地将精神力集中过去,想用【杂质分析】看看他们在争论什么宝贝。
然而,精神力刚接触到那件被锦布包裹的物品——
嗡!!
苏辰脑海猛地一震!
一股极其冰冷、阴暗、充满死寂意味的能量波动。
顺着他的精神力反噬了回来!
【警告!检测到高浓度负面能量源!能量属性:死亡/凋零/???检测到未知精神干扰!请宿主立刻切断精神链接!】
系统急促的警告音在脑海炸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