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元旦后的第六天,BJ刚刚下过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鹅毛大雪。
初雪过后的夜晚街头显得格外明亮,便道上早已被行人踩得结实光滑的雪,像铺在地上的白色磨砂玻璃,映衬着繁华街道边的各色霓虹灯。
虽然寒气袭人,出行不便,但雪地上反射的缤纷灯光还是表达着人们喜悦的心情——周五下班,可以尽情地享受夜生活了,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冬意浓厚的轻松夜晚!
就连在马路上为了避免摔跤,推着自行车吃力前行的人,都没有对出行的不便发出任何怨言,反而是像做一场游戏一样兴致盎然。
如果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温馨平和的周末景象,那别忘了任何事物皆有例外,除了死亡。
此时的人群中,有一个头戴棉帽、满嘴酒气的小个子粗壮男人,正急匆匆地向前走着,他脸色铁青,眼神恍惚中时不时泛起寒光,双手用力地插在棉袄兜里,不管雪地的湿滑,扎着脑袋向前疾行。
他像是有什么急事,想要尽可能的早一分钟赶到.......
不过,他很不幸,如果他不走得这么急,也许会按时赶到,可他偏偏耐不住内心的焦躁和偏执,以至于当下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五分钟,他将再也赶不到他想去的地方。
他在过一条宽阔的马路时没有看路边的行人信号灯,在扎眼的红色灯光下闯了过去,想快跑几步,穿过此时车辆不多的大马路,尽快到达马路对面——哪怕早一分钟!
当他刚冲出停止线,一辆准备右转的车及时刹住给让行了,接着一辆直行越野车也及时刹停,气得司机打开车窗冲他大骂,矮个子男人听见后反而更起劲了,一连横穿了八个车道......
他运气不错,正常通行的车辆不是刹停就是减速,总共五辆车给他让行了,但他的运气同时也在安全闯过大马路后用完了。
大马路上的雪因为用了融雪剂已经基本化了,可路边却积得很厚,加之已被自行车和行人压实,当他亢奋地窜上路肩时,脚底下一滑,向前一个趔趄,重重地向前栽倒在地上......
本是一个普通的跟头,也许很疼却并不至于一头栽死,他趴在地上蠕动着,旁边的路人起初并没在意,直到鲜红的血液从他胸口处的棉袄渗了出来,染红了地面,路人们才惊呼起来。
矮个子男人想挣扎着起身,可很快四肢就瘫软了,最后他不得不仰面躺在地上,绝望又不甘地看向几米开外不敢靠近的围观人群,他摸向渐渐疼痛起来的伤口,继而摸到了露在伤口外面的刀柄,似乎明白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他后悔酒后把刀潦草地揣进衣兜,后悔今晚急着见到那个他找了一年多的人,更后悔为了早一分钟过马路——闯了那个天杀的的红灯!
他捂着胸口处的刀柄,气若游丝地嘀咕道:“陈骐.....这刀.....本来要给你的.....怎么插在我身上......怎么会这样......”
听着远处传来的救护车警笛声,他的眼前一黑,于是真的就早了那么一分钟,噶了。
二、难题
“陈哥,还得跟你和丁哥再借一些......”因为已经借过一笔不小的数目,电话那头儿的郑科有点儿犹豫。
“多少?”陈骐一边盯着电脑上的设计图一边贴着诺基亚手机问。
“总共得五十万.....”郑科犹豫了一下。
“你这是干啥大工程呢,就算我俩把裤衩儿都当了也凑不出这么多!”没等郑科说完,陈骐就回道,“海生借你多少?”
“他能拆兑十二三万.....”
“我这儿也差不多,你要五十万干嘛?”
“需要购买几种稀有金属.....我跟领导写申请没批,项目也没立成......所以我得通过特殊渠道自费购买......”
“你那项目要是改成申奥工程肯定批,好了,不用说了,剩下的我去跟冬征问问,看他这阵子手头儿宽裕不。”
“那明儿我也改行去设计个鸟巢儿试试,看上头给不给钱!”
“你又不是外国来的和尚,经念得再好也没人尿你!你还是老老实实搞你的超导实验吧,也就我们几个挺你!”
“现在我也挺郁闷,钱砸进去这么多,试验还是进展不大!”
“二三十年才能出成果的事儿,你可得耐住寂寞,还得一步步来,”陈骐鼓励道,“说实话本来要花上三百年才能摸到门坎的事情,你用二三十年就能做到,就已经算是一口吃成胖子了!”
“真要有那一天,我和穆芳请你们吃龙虾帝王蟹,一月吃一次!”
“我操,等到那时候咱们都三高了,还吃个屁呀,”陈骐嬉皮笑脸地说,“要吃就趁早吃,不用那么浮夸,半年一次就行!”
“行,那就不说以后了,这礼拜咱们先聚聚再说!”
和郑科结束了通话,陈骐在软件界面里点了保存,然后给丁海生打电话:“海参!机械结构设计完了,我给你发过去。”
“太好了,一会儿我转成动画演示,再让冬征加点儿特效,效果整酷炫一点儿给甲方开开眼,这笔活儿算是妥了!”丁海生想起来什么,又说,“对了,郑科儿说跟咱俩借五十万,咱俩没那么多,我又跟冬征说了一下,他能拿十万。”
“哎,”陈骐叹了口气,“还差十多万,这郑科儿搞这个真不容易呀,没关系没名气谁也不拿他当回事儿。”
“所以现在才要靠咱们几个支持嘛,等搞出成果一鸣惊人了,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就算申建个对撞机都给你批!”丁海生夸口道。
“现在说这些有蛋用,还是先想想眼前这十几万的缺口儿吧!”
“不急,咱们手头儿这个事情做好了,那往后可就长期有活儿干了,还怕筹不到这十多万块钱?”丁海生信心满满地说。
结束通话后,陈骐又看了看设计软件里复杂的机械造型。
海生说得没错,如果那位甲方金主儿对这个定制方案满意了,那往后就有大把机会长期合作下去。
电脑里的数字模型已接近完成,下一步开始考虑去深圳找屈指可数的几家高端3D打印工作室,将之实物化。
正在这时,陈骐的手机又响了,豆腐块屏幕上显示是李小玲来电——李小玲这时来电,应该是和郑科儿向他们借钱的事情有关。
李小玲以试探的语气问:“陈骐,你了解郑科儿那边现在进展怎么样了吗?”
“目前还没太大进展……”陈骐只好如实相告。
“如果这次资金全部到位后会怎样?”李晓玲有点儿急切。
“这谁也说不好,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会成功,但时间早晚我们谁也不知道。”陈骐知道自从李小玲从鸥羽白兰那里得知了此事,便一直关注着郑科的研究。
“可海生的……”李小玲由忧郁变得焦虑,“时间不多了!”
“相信未来世界时空演算的结果,海生会得救的,放心吧。”陈骐当然也希望郑科当下的研究越早成功越好,但这却需要时间。
“话虽这么说,可我还是每天都很担心……”李小玲担忧地说,“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海生未来的病情,但却无法告诉他……”
“不要太难过,这样也是不得已,至少海生他现在每天都在积极地活着,”陈骐安慰道,“你看他为了谈成眼下我们在做的这件事,每天多努力,用他自己的专利拿下这个项目,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快乐!”
“谢谢你和冬征,郑科儿那儿还差十几万呢吧……”李晓玲很想帮忙,她当然希望郑科的研究项目尽早成功,但知道自己这几年读研究生,毕业刚一年多没有什么积蓄,想帮忙却帮不上。
“不用担心,我们再想想办法!”陈骐也知道十几万在这个年代的普通人来说不算小数,要想凑足这笔钱,还得找更多朋友一点一点地去借。
郑科的研究不仅要靠智慧加努力,更需要大量资金实打实投入才行,这些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以后肯定还要继续投入,与其四处借钱,不如一次性解决。
陈骐心里那个曾经当作玩笑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起来,以至于他脑子里开始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逐步建立细节时,他发现这件事的可操作性竟然很强!
但要真地下决心去做这件事,所担得风险也是比较大的,而且,他必须先要和李小玲进行一次面谈,因为计划的目标和她有着极大关联。
正好下午空闲,他将脑子里的计划细化了一番,待李小玲傍晚下班后,约她在地铁站附近一家人流量较大的快餐店见了面。
四周人声嘈杂,没人注意他们,也没人能听清他们的谈话。
陈骐开门见山:“我想到一个办法,能够解决郑科儿现在和以后的资金需求,但需要你告诉我一些信息。”
“什么办法?”
“你还记得你们单位那个臧满强存‘东西’的具体地址吗?”
李晓玲听后大吃一惊,她大致猜到了陈骐想到了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