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瑶在宫外冒雨追查线索,却一无所获,浑身湿透地回到宫中。还没等她缓过神,御前总管太监就匆匆赶来,一脸严肃地宣读:“柳瑶接旨!陛下念你查案辛苦,又知你聪慧有才,现御书房事务繁忙,特调你前去当差,负责整理书籍、侍奉研磨,望你尽心尽力,莫负圣恩。”柳瑶又惊又喜,她深知御书房是宫中机要之地,或许藏着为家族洗冤的关键线索,便跪地谢恩,随后踏入御书房。
一进御书房,高大的书架上摆满古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与墨香交织,氛围庄重。柳瑶明白,往后行事必须万分小心。
楚君炎在繁忙政务的间隙,常找柳瑶交谈。起初,柳瑶满心戒备,说话谨慎。随着交流增多,楚君炎惊喜地发现,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子饱读诗书,见解深刻。谈及诗词,从李白的豪放洒脱到李清照的婉约细腻,柳瑶都能信手拈来;论及治国理政,她从民生出发,剖析时弊,言语不卑不亢,尽显不凡见识。楚君炎望向柳瑶的目光中,欣赏之意越来越浓,不知不觉,与柳瑶交谈成了他繁忙政务中的慰藉。
然而,柳瑶虽对楚君炎有好感,可宫中的磨难让她时刻保持警觉。她怀疑楚君炎的欣赏别有用心,于是开始不露痕迹地伪装自己。当楚君炎询问对典籍的看法时,她先佯装懵懂,再故意说出浅显见解,巧妙隐藏学识,误导楚君炎的判断。同时,她暗中留意楚君炎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为家族洗冤的线索。
苏婉容得知柳瑶被调去御书房,嫉妒得发狂。她强压怒火,把心腹太监王隐叫到昏暗偏殿。苏婉容靠在榻上,眼神阴鸷,压低声音向王隐交代精心谋划的陷害计划。王隐出身贫寒,自幼入宫受尽冷眼,一心想出人头地,所以对苏婉容的命令格外积极。
没过几天,机会来了。午后,柳瑶像往常一样在御书房专心研磨。王隐端着茶盏,故作随意地走进书房。看到楚君炎走来,他嘴角闪过一丝坏笑,猛地跺脚,佯装滑倒,茶盏飞出去,滚烫的茶水泼在柳瑶刚整理好的古籍上。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王隐扯着公鸭嗓尖叫。柳瑶被惊得瞪大双眼,看着被浸湿的古籍,心中一紧,正要质问,楚君炎威严的身影已踏入书房。
“陛下,奴婢罪该万死!”王隐反应极快,“扑通”跪地,涕泪横飞,“是柳瑶姐姐让我这时送茶,还说陛下忙,书晚点整理没事,弄湿也无妨。都怪奴婢不小心,求陛下责罚!”他边哭诉,边偷瞄楚君炎的神色,眼底闪过得意。
柳瑶瞬间陷入困境,看着楚君炎紧皱的眉头,她明白这是苏婉容的阴谋。但她自幼历经坎坷,很快镇定下来,不卑不亢地跪地,直视楚君炎的眼睛,冷静说道:“陛下,绝非如此。我视这些典籍如珍宝,每日整理都格外小心,怎会说出不敬之语?王公公进来时神色慌张,脚步虚浮,行为十分可疑,请陛下明察。”
楚君炎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眼神满是审视。他踱步沉思,回想起与柳瑶的交谈,难以相信她会如此大意;再看王隐,虽看似惶恐,双手却微微颤抖,透着心虚。楚君炎心中已有判断,却未点明,他打算将计就计,看苏婉容还有什么花样,也试探柳瑶的应变能力。
于是,楚君炎沉声道:“此事疑点重重,朕定会彻查。柳瑶,这些典籍你整理多年,想必熟悉,限你三日内将受损内容复原,若有差池,定不轻饶;王隐,你暂留御书房听候发落。”说罢,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柳瑶一眼,便转身离去。
柳瑶领命,心中犯起嘀咕。她深知任务艰巨,受损古籍中有不少孤本,部分内容仅凭记忆难以复原。但她也明白,这是楚君炎给她的考验,也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接下来的日子,柳瑶日夜翻阅其他藏书,查找线索,逐字逐句比对、推敲。她穿梭在高大的书架间,时常因专注忘记时间,累得双眼布满血丝。为了复原一处关键记载,她甚至冒险查阅被视为禁忌的秘阁藏书,差点被值守侍卫发现。
王隐留在御书房,表面恭顺,心中却忐忑不安。他害怕楚君炎查出真相,几次想找苏婉容求救,都被侍卫拦住。看着柳瑶忙碌的身影,他既嫉妒又懊悔,开始反思自己为求上位不择手段的行为是否正确。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想起入宫前家中贫寒却温暖的日子,对比如今在宫中的尔虞我诈,内心的挣扎愈发强烈。
三日后,柳瑶按时呈上复原的古籍。楚君炎翻阅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转头看向王隐,冷声道:“王隐,你可知罪?”王隐吓得瘫倒在地,连连求饶。楚君炎见状,并未立刻处罚,而是让侍卫将他带走,关进慎刑司,择日再审。
待众人退下,楚君炎看向柳瑶,目光柔和了许多:“你做得很好,此次事件朕已知晓大概,委屈你了。”柳瑶心中一暖,却仍保持警惕:“多谢陛下信任,奴婢只是尽本分。”楚君炎微微颔首,意味深长道:“往后在这宫中,你若有难处,可直接来找朕。”柳瑶心中泛起涟漪,福身谢恩,眼中却闪过一丝犹疑。她想起自己家族蒙冤时的孤立无援,不禁思索楚君炎此举究竟是真心关怀,还是另有目的。
经此一事后,柳瑶明白宫廷斗争远比想象中复杂,她不再满足于被动应对,开始主动探寻各方势力的关联,试图找出苏婉容的破绽。她留意宫中各宫妃嫔的往来,从宫女太监的闲谈中收集零碎信息,逐渐勾勒出苏婉容势力网的雏形。而楚君炎对柳瑶也越发关注,时常借故与她交谈,言语间除了欣赏,还多了几分关切。他会在繁忙政务中特意抽出时间询问柳瑶的近况,甚至在柳瑶因劳累而体力不支时,悄悄命御膳房准备滋补的膳食。
另一边,苏婉容得知王隐被抓,心中大惊。她深知王隐若供出自己,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她一面暗中买通慎刑司的狱卒,试图干扰审讯;一面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在楚君炎面前哭诉自己遭人陷害,想以此混淆视听。然而,楚君炎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的表演,心中对她的怀疑愈发加深。
一日,楚君炎与柳瑶在御花园散步,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苏婉容。楚君炎问道:“你对苏贵妃为人有何看法?”柳瑶心中一紧,她明白这是个敏感话题,思索片刻后谨慎答道:“陛下,奴婢位卑言轻,不敢妄议贵妃。只是宫中诸事繁杂,奴婢只愿做好分内之事。”楚君炎看着柳瑶,微微一笑:“你不必拘谨,朕想听你真心话。”柳瑶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圣明,奴婢觉得贵妃行事有时似乎过于急切,容易引人误解。”楚君炎微微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柳瑶的这番话,让他对柳瑶的聪慧与谨慎又多了几分赞赏。
随着柳瑶对苏婉容势力网的深入了解,她发现苏婉容竟与吏部尚书周显宗暗中往来密切。周显宗身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大权,在朝中可谓位高权重。平日里,他在朝堂上总是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积极建言献策,深受楚君炎的倚重。然而,柳瑶通过多日的观察和打听,发现他私下里与苏婉容频繁密会,每次会面都极为隐秘,仿佛在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联想到之前调查中发现的种种蛛丝马迹,柳瑶意识到,苏婉容的陷害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她决定将这一发现告知楚君炎,却又担心没有确凿证据会被反咬一口。内心的挣扎让柳瑶彻夜难眠,她反复权衡利弊,终于在一个深夜,下定决心前往楚君炎的寝宫...
这御书房中的情愫,在权谋的漩涡中悄然生长,不知又将走向何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