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一个半月里,我跟大家天天吃住在一起,连私人时间都没有,我上哪儿偷题去?”

“你,这种毫无证据的攀咬,实在是太不负责了,简直是让两大部门这些努力工作的人寒心!”

你说我偷题,就是跟教育局和公安局过不去。

谢新学继续火力全开:“为了拿回那45块钱,你一次次的给我使绊子,孙建锋,你的脸皮也太厚了吧。”

宋海燕他们几个没闲着,开始对孙建锋进行口诛笔伐。

宋育良走下楼来,厉声道:“孙建锋,你心术不正!”

“有没有在补习班里学到真本事,每个人都心里有数,你摸着良心说,就凭你原本的成绩,考上大学吗?”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就要打骂厨子,简直是猪狗不如。”

“我会把你的情况上报高招办,让他们重新考虑你的升学决定,高考是公平的,一切以成绩说话,但也绝不容许你这样的人渣存在。”

孙建锋见状,吓的浑身发抖,就怕手里的通知书被收回去。

他急忙转过身,一溜烟儿的跑了。

宋育良看向一楼的某个窗户,那里正是孙瑞英的办公室。

窗户后面,有个脑袋快速闪离。

孙瑞英躲在窗帘旁边,嘴里正在小声咒骂孙建锋。

谢新学感念于宋育良对自己的帮助,找了一家粮店,买了五百斤玉米糁,一千斤玉米面。

然后雇了一辆牛车拉上粮食,还让许卫东和沈中华借了一面鼓,敲敲打打,一路招摇过市而来。

谢新学以辛桥大队的名义,拉着大红色的条幅,以感谢和慰问作为理由,把粮食送给教育局。

私下里感谢宋育良,以他军人出身的性格,肯定不会收的。

而且,很容易被人传闲话。

对于宋育良的继续进步和升迁,起到坏的作用。

越是这样大张旗鼓,越是合情合理。

果不其然,宋育良先是象征性的批评谢新学几句,说下不为例,然后就开开心心的笑纳了。

随后,宋育良下令给大家平分,作为过年的第一份福利。

现在的教育局,也就不到三十个人。

每人能分五十多斤呢,相当于一个人两个月的口粮呢,全都高兴坏了。

宋瑞英听说这事儿,没好意思去领。

但宋育良故意派几个人,专门给她送家里去。

还让去的人用小刀,捅心孙瑞英的心窝子:“虽然你几次纵容侄子孙建锋,找人家的麻烦,但是谢新学同志心胸宽阔,是不会计较的。”

“人家没说不给你,所以你就安安心心的收下。”

过完年之后,宋瑞英就被宋育良一纸调令,调去城关公社上班。

后来因为跟同事们发生口角,孙瑞英被撤职,灰溜溜的找了一所初中教书去了。

自此一辈子,再无翻身的机会。

……

接下来,谢新学迎来各种表彰、采访。

虽然谢新学虽然不厌其烦,但还是给足了教育局和宋育良面子。

每次表彰大会,谢新学都会夸宋育良高瞻远瞩,一切为了考生和响应国家号召,行便利之事。

宋育良觉得很有面子,也会投桃报李,把谢新学夸上天。

谢新学陆续收到报社寄来的稿费。

因为有《人民大报》背书,这首《起风了》,被其他报刊纷纷转载。

虽说稿费给的有多有少,但架不住咱这首诗足够长啊。

稿费从27块钱,到31.5块钱不等。

全国上下有几百家报社,就算只有五分之一转载,稿费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稿费最多的一笔,是刚复刊的《星星诗刊》,一行1块钱。

《起风了》全篇一共90行,就是90块钱。

就在谢新学以为,稿费是自己上大学之前的最后一笔收入的时候,教育局那边传来消息。

省内各大高中,纷纷向谢新学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去给学生们讲课。

宋育良办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谢新学并没有当场表态,而是详细询问情况。

最后确定,这些学校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只不过有一点儿不太好。

那就是,想白嫖!

倒也怪不得他们,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没有这个观念。

毕竟,这个时代最讲究无私奉献。

如果是上一世的谢新学,肯定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

但是现在,不行!

“宋叔叔,我就是孙猴子,会七十二变,也不可能满足这些多学校的邀请啊!”

谢新学做出为难的样子,说:“这样吧,讲课可以,但是要付费,一节课50块钱,包天300。”

“食宿、交通费等等,也全部是校方来负责。”

这一下,九成的白嫖客都被吓退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这么多学校,总有几个财大气粗的存在。

宋育良见状,提议找个地方统一授课。

不是给学生上课,而是讲给老师们听。

全省的老师,都可以过来听课。

老师们学会之后,再讲给学生,这样就能有效的平摊费用。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上面的首肯。

按照宋育良的意思,是想在县里办的,这样他的卫陵县教育局,就能在全体同行面前露脸。

但是县高中的条件不行,县里的国营旅社的接待能力也达不到要求,最后只能协调到市里。

最后决定去市里统一讲课,组织外地的老师都过来学习。

先讲一星期,费用由各学校均摊。

能在春节前多一笔2100元的收入,这对谢新学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

第一天开课,就出乱子了。

孙芮枝突然从人群中跳出来,指责谢新学不孝顺,自己这个当后妈的,代表他亲爹谢金全,来接穿谢新学的真实面孔。

“这个泼妇,就是谢新学的后妈?真是不要脸啊,报纸上都报道了她的丑恶行径,怎么还敢过来颠倒是非呢?”

“报纸是上说的对,保护英雄的孩子责无旁贷,绝不能被一个泼妇随便欺负!”

“安保处的人呢?还不把她抓起来,扭送到公安局去,怎么可以任由一个泼妇在这里胡说八道!”

就在前天,侯晓天主笔的文章在省城大报上发表了。

而住在村里的孙芮枝,对此一无所知。

更是做梦都想不到,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