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羽影之下:破局世德诺阴谋 > 18绝望的判决
换源:


       林小羽攥紧铁床沿,指节泛白。陈建平的藏青色西装皱巴巴的,领带歪在锁骨处,银制领带夹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乌龙茶渍——这是他连夜整理证据时惯有的模样。囚室顶灯在头顶发出电流杂音,像极了母亲临终前监护仪的蜂鸣。

“不是故意损毁,是过失。”陈建平的手指敲了敲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拟好的《认罪协议书》,“宁市中院刘法官同意缓刑,前提是你当庭承认‘失手碰坏’那幅《寒江雪意图》。”

“失手?”林小羽的声音撞在水泥墙上,惊起墙角几只小飞虫,“监控里分明是张建军的保镖攥着我的手砸向画框——”

“证据室昨晚‘失窃’了。”陈建平突然压低声音,镜片后的目光扫过铁栏外的走廊,“周检察官今早收到匿名信,附了你外婆在JB区养老院的监控截图。你知道永盛帮的人能把轮椅推进‘意外’事故现场。”

林小羽浑身发冷。上周探病时,外婆枕边的青瓷碗莫名换成了白底红花的样式——那是永盛帮二把手张建军情妇的喜好。她指甲掐进掌心,想起父亲坠楼前,办公桌上的明代拓片突然被换成印刷品,和眼前的场景如出一辙。

“缓刑两年,社区服务在国明基金会下属的启智中心。”陈建平推过协议书,指尖停在“禁止离开宁市”的条款上,“赵国明的私人别墅在青岚山,二十四小时安保。你签字后,今晚就能搬过去。”

窗外传来囚车碾过石子路的声响。林小羽盯着协议书上自己的名字,想起赵国明在订婚宴上的承诺:“等办完海城的项目,我们就去敦煌看壁画。”此刻他应该正在海城处理永盛帮渗透的证据,却不知他的对手正用她做筹码。

“如果我拒绝呢?”她望着陈建平磨旧的皮鞋——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穿的款式。

律师沉默片刻,掏出手机划开相册,推到她面前:照片里,大学室友苏晴正被两个穿黑西装的男人“陪同”进入永盛大厦,玻璃门倒影里,张建军的得力手下正把玩着弹簧刀。

“苏晴今早收到的‘offer’,是永盛旗下的猎头公司。”陈建平的声音像浸了霜,“他们开始清场,小羽。这不是庭审,是围猎,我们能争取的,只是让你从‘猎物’变成‘诱饵’。”

林小羽闭上眼。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拓片残页在记忆里浮现,上面用朱砂画着半朵玉兰花——永盛帮的标记。赵国明曾说,这是解开十五年前码头纵火案的关键。此刻她忽然明白,这场认罪协议,或许正是撕开黑幕的契机。

“缓刑期内能接触证据吗?”她睁开眼,目光落在陈建平胸前的律师徽章上。

“每周三可以去启智中心整理档案——”他的手指在“社区服务内容”上点了点,“国明基金会的档案库,和宁市文物局的资料库联网。”

林小羽心中一动。赵国明曾说过,永盛帮走私的文物会通过基金会账目洗白,而《寒江雪意图》的真迹,极可能藏在档案库的加密文件里。她接过陈建平递来的钢笔,笔尖悬在签名栏上方:“我要和赵国明通话,现在。”

律师犹豫半秒,摸出被磨得发亮的翻盖手机——在看守所使用私人通讯设备属于违规,但此刻他已拨通了海城的号码。电话接通瞬间,背景音里传来港口机械的轰鸣,接着是赵国明熟悉的嗓音:“小羽?”

那个带着青瓷茶盏温度的称呼让她喉间发紧。她盯着陈建平警告的眼神,强迫自己冷静:“陈律师说有份协议能让我离开这里,但需要我承认……过失损坏文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长到林小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随后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响,显然赵国明走进了隔音舱:“三天前,我在海城港截获了永盛帮的走私船,货单上列着‘明代墓志铭拓片’——和伯父当年保护的那份一模一样。”他的声音压得极低,“但还差装裱师的口供,需要时间。”

林小羽瞬间明白。赵国明所谓的“时间”,是要让永盛帮以为他们的阴谋得逞,从而暴露更多罪证。陈建平眼镜后的目光在闪烁,她忽然意识到,这份看似妥协的协议,正是他们打入敌人内部的钥匙。

“我签。”她对着话筒轻声说,“但你要答应我,等一切结束,我们去莫高窟看真正的《寒江雪意图》——”

“一言为定。”赵国明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背景音里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青岚山的别墅里,你床头柜的青瓷碗底刻着‘安’字,那是当年码头工人传递消息的暗号。每天晚八点,碗沿朝东,会有人来接你‘散步’。”

电话挂断的瞬间,陈建平已经展开钢笔,笔尖在协议书上落下第一划。林小羽望着自己的名字“林小羽”,想起父亲在工作日志里写的:“真正的证据,藏在敌人最得意的伪装里。”

她接过钢笔,墨迹在纸面晕开时,铁门突然被推开。穿制服的女警抱着纸箱进来,箱底露出一角月白色信封——是赵国明惯用的宣纸信笺。陈建平迅速合上文件夹,金属搭扣的轻响与远处法院的钟声重叠,像在为这场隐秘的战役敲响序章。

两小时后,林小羽穿着赵国明让人送来的墨绿呢子大衣走出看守所,暮色正染红青岚山的轮廓。街角的黑色轿车里,陈建平正在编辑短信:“饵已入瓮,张建军的律师团刚收到减刑通知。下一步,该让‘失窃’的监控录像出现在《宁城日报》的邮箱了。”

而在永盛大厦顶层,张建军转动着指间的玉扳指——那是从安民巷古墓里挖出的明器,对着对讲机冷笑:“通知海城的人,赵国明的车过桥时,记得检查一下刹车片。青岚山的夜路,刹车失灵可是常事。”

暮色中,林小羽攥紧大衣口袋里的青瓷纽扣,纽扣内侧刻着极小的玉兰花——赵国明说过,这是当年父亲和码头工人用来传递消息的信物。她知道,这场用“认罪”换取的自由,不过是更危险博弈的开始。但至少,此刻她不再是困在铁窗后的羔羊,而是赵国明和陈建平布下的棋局里,一枚即将叩开永盛帮黑幕的棋子。

林小羽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盯着陈建平西装上的褶皱——那是他凌晨三点在看守所外长椅上打盹时留下的痕迹。刘立恒法官的法袍垂落在审判席前,绣着的獬豸纹在顶灯下泛着冷光,像极了父亲办公室里那方刻着“公正“的镇纸。

“拘役三个月,缓刑一年。“陈建平的声音压得很低,袖口的粉笔灰簌簌落在《认罪协议书》上,“执行地点在海城,赵国明的滨海别墅有独立监控系统,他们插不进手。“

“犯罪记录...“林小羽的声音卡在喉间,想起父亲坠楼时,警徽上的反光曾映出她十六岁的脸,“以后连博物馆的志愿者都当不成了。“

“如果按张建军的剧本走——“陈建平的手指划过起诉书上的“抢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油墨在纸面洇出毛边,“宁市第二看守所的13号监房,上周刚走了个替永盛帮顶罪的拆迁户。“

铁窗外飘起冷雨,打在法庭的百叶窗上沙沙作响。林小羽望着证人席上空荡荡的座椅,本该出现的便利店老板,今早被发现“突发心梗“送进了ICU。她忽然想起赵国明在电话里说的:“永盛帮的‘证据’,都是用救护车和骨灰盒堆出来的。“

“这个决定必须现在做。“陈建平推过签字笔,笔帽上刻着“宁市律师协会“的字样,“周检察官的耐心只剩三分钟——他袖口的玉兰花袖扣,和张建军办公室的镇纸花纹一模一样。“

林小羽闭上眼。三天前在物证室,她亲眼看见监控录像带被塞进周检察官的公文包,而那卷带子清楚记录着张建军的保镖如何将她的手按向展柜玻璃。此刻审判席的阴影里,周检察官正用钢笔敲着桌面,节奏与她心跳重合。

“我接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浸了水的纸,“但我要见赵国明,缓刑执行前至少十分钟。“

陈建平的镜片闪过微光,那是他即将说出关键信息时的习惯:“他在候审室。五分钟前,他的车被永盛帮的人动了刹车片,现在瘸着腿闯过了三道警戒线。“

法庭后方的木门突然被撞开。赵国明的风衣下摆滴着雨水,右腿裤脚撕开道口子,露出渗血的膝盖——正是三个月前在安民巷保护她时受的旧伤。他胸前的基金会徽章歪在锁骨处,却在看见她的瞬间,眼底泛起灼人的光。

“小羽——“他的声音混着喘息,被法警的呵斥声切断。

林小羽猛地站起,铁椅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法官先生,我请求陈述悔罪书时,由赵国明先生作为监护人在场。“她攥紧协议书,指尖划过“缓刑期间禁止接触永盛帮相关人员“的条款,“我...需要他的谅解。“

刘立恒法官的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最终落在赵国明膝盖的血迹上。这位曾被永盛帮断了钢材厂的法官,喉结滚动了一下:“准许。但仅限五分钟。“

法警退到十步外。赵国明踉跄着靠近,袖口露出半道新伤——是铁丝划伤的痕迹,和父亲坠楼现场护栏上的凹痕吻合。他压低声音,混着雨水和铁锈味:“海城别墅的地窖有台旧电脑,登录密码是你母亲忌日。里面有永盛帮近三年的走私货单,还有...“

“肃静!“周检察官突然拍桌,玉兰花袖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被告现在需要当庭签署悔罪书,而非进行私人谈话。“

林小羽抓起笔,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的瞬间,赵国明的手指快速划过她的掌心——那是他们大学时的暗号,三短一长,代表“证据在瓷瓶“。她想起青岚山别墅里的青瓷瓶,瓶底刻着的“建强“二字,正是永盛帮文物走私的代号。

“林小羽女士,“刘立恒法官的声音突然柔和,“本庭注意到你在社区服务中选择了文物修复项目。“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眼底情绪,“宁市博物馆的宋代瓷窑遗址展,或许需要你这样...认真悔过的年轻人。“

这话像把钥匙,打开了林小羽记忆里的片段: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拓片,边缘有处极小的窑裂,和博物馆那批走私瓷瓶的瑕疵一模一样。她抬头时,正撞见陈建平向法官微微颔首——原来连缓刑期间的“悔过“,都是他们埋下的伏笔。

当法槌落下的瞬间,赵国明被法警架住手臂。他转身时,风衣口袋里掉出半片青瓷碎片,釉色正是父亲日记里记载的“永盛帮走私瓷专用土沁色“。林小羽弯腰捡起,碎片内侧刻着极小的“安“字——是码头工人当年传递平安的暗号。

走出法庭时,冷雨浸透了她的大衣。周检察官的黑色轿车擦身而过,车窗摇下条缝,露出半枚玉兰花袖扣的反光。她知道,这场用“犯罪记录“换取的缓刑,不过是永盛帮织就的网里最细的那根线,而她和赵国明,早已在陈建平的谋划下,将线头系在了对方最致命的破绽上。

三日后,当林小羽站在海城别墅的落地窗前,看着赵国明的车驶入环岛时,电脑屏幕上的走私货单正自动加密。她摸了摸颈间的玉坠,背面“美云“二字被体温焐得温热——那是母亲的名字,也是十五年前码头纵火案唯一的女性幸存者编号。

而在永盛大厦地下三层,张建军盯着监控里的海城别墅,指间的玉扳指突然迸裂细纹。他不知道,那半片被林小羽捡起的青瓷碎片,此刻正躺在陈建平的物证盒里,釉色下的防伪标记,即将揭开永盛帮用十年时间搭建的文物走私帝国。

法庭穹顶的国徽在顶灯下泛着冷光,林小羽盯着刘立恒法官胸前的法徽,突然想起父亲警服上那枚磨旧的徽章。陈建平的领带歪在锁骨处,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公文包拉链,指甲边缘泛着红肿——那是他焦虑时的习惯。

“诉讼双方是否均无异议?“刘立恒的声音像块冻硬的钢板,砸在空荡荡的审判庭里。

陈建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镜片反光遮住眼底情绪:“无异议,法官大人。“

周检察官的玉兰花袖扣在桌面投下阴影,他的嘴角扯出半道冷笑:“宁市检察机关同意量刑建议。“

林小羽的后背撞上木质座椅,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法袍窸窣声中格外清晰。三天前陈建平信誓旦旦的“缓刑协议“此刻像团废纸,她盯着公诉书上突然新增的“故意杀人未遂“罪名,终于明白为何今早押解她的警车绕了三条胡同——那是永盛帮接管法庭的信号。

“我国司法的温度,在于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刘立恒突然站起,法袍上的獬豸纹在光影里张开利角,“但对那些向文物保护者挥起屠刀的暴徒,法律的铁拳不会有半分仁慈。“

法庭后排传来压抑的抽气声。林小羽看见赵国明被两名法警按在座椅上,他的西装前襟沾着泥点,显然是冲破警戒线时留下的。两人目光相触的瞬间,他拼命摇头,喉间无声地重复着“别信“——那个只有他们懂的口型。

“被告林小羽,“刘立恒的声音突然拔高,“在盗窃国家二级文物《寒江雪意图》过程中,持改装气枪射击文保志愿者王建国,致其脾脏破裂。“他举起现场照片,展柜玻璃上的弹孔在投影里格外刺眼,“经文物局鉴定,该画作因剧烈震荡造成颜料层脱落,修复费用高达两百万。“

林小羽的指甲掐进掌心。她清楚记得,那把所谓的“气枪“是张建军的保镖塞进她手里的,枪响时她的手指还被扳机护圈硌出了血。此刻陈建平正低头翻着文件,却始终没看向她——那个曾在看守所陪她梳理证据到凌晨的男人,此刻像具木偶。

“根据《文物保护法》及《刑法》相关条款,“刘立恒抓起法槌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本庭判决如下:被告人林小羽犯抢劫罪、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杀人未遂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羁押于宁市女子监狱。“

法槌落下的声音震得林小羽耳鸣。她猛地转头望向陈建平,却发现他的公文包拉链开着,露出半张纸条——是今早她塞给他的青瓷碎片拓片,边缘被红笔圈出“永盛帮码头仓库“的字样。原来从始至终,他都带着证据,却选择了沉默。

“不...“她的声音卡在喉间,想起昨夜在看守所,陈建平隔着铁栏说的“明天一切都会好“。此刻周检察官正与法警低语,袖口的玉兰花纹与张建军办公室的镇纸一模一样,而刘立恒法官已转身离开,法袍下摆扫过她脚边的青瓷碎片——那是赵国明今早硬塞给她的,刻着“码头坐标“的关键证据。

两名法警粗暴地拽起她的胳膊,钢制手铐硌得腕骨生疼。赵国明的呼喊声被法庭大门隔绝,她最后看见他拼命扒着门框的手,无名指根有处新伤——和父亲坠楼现场护栏上的刮痕完全吻合。原来他们早就算准了,这场审判不是终点,而是永盛帮绞杀的开始。

穿过走廊时,林小羽听见周检察官在打电话:“张总放心,那卷监控录像已经锁进永盛大厦的保险库。等她在监狱里‘自杀’,海城港的走私船就可以启航了。“

冷汗浸透了她的后背。陈建平反常的沉默、刘立恒刻意加重的刑期、甚至赵国明暴露的码头坐标,突然在她脑海里连成一条线——这不是背叛,是他们在绝境中布下的最后一局。十五年刑期,恰好是永盛帮走私案的追诉期,而宁市女子监狱,离张建军控制的海城港只有三十公里。

当囚车驶离法院时,林小羽透过铁窗看见陈建平站在台阶上,指尖夹着的香烟明明灭灭。他突然转身,西装内袋露出半张照片——是她父亲坠楼前和一个戴玉兰花袖扣的男人握手的场景。原来从父亲死亡的那天起,这场用自由做赌注的博弈,就从未停止过。

入狱第七天,林小羽在劳改车间收到一个匿名包裹。拆开粗麻布的瞬间,青瓷特有的土腥味扑面而来,瓶底刻着的“建强“二字在阳光里格外刺眼。她知道,这是陈建平冒死送来的信号,而藏在瓶身暗格里的,应该就是能让永盛帮崩塌的最后证据——十五年前码头纵火案的幸存者名单,以及,张建军手腕内侧的火吻疤痕照片。

此刻,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地下室里,刘立恒法官正对着监控擦拭父亲的警徽。屏幕上,林小羽握着青瓷瓶的手在发抖,而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的卷宗写着“永盛帮保护伞名单“,第一个名字,正是周检察官袖口的那朵玉兰花。

林小羽猛地甩脱法警的手,钢制手铐在木质地板上拖出刺耳声响。她望着审判席上刘立恒法官骤然绷紧的肩线,突然想起父亲葬礼那天,殡仪馆经理也是用这样的姿态避开她的视线——那是愧疚者特有的僵硬。

“法官先生!“她的声音撞在国徽上,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监控录像显示,是张建军的保镖把枪塞进我手里!展柜的玻璃裂痕角度和射击距离不符,这些证据陈律师都有——“

陈建平的公文包突然“啪“地掉在地上,泛黄的卷宗散落一地。林小羽看见其中一张照片:父亲坠楼现场的护栏刮痕,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张建军右手虎口旧伤吻合“。而他此刻正慌乱地捡拾文件,却故意避开她的视线——这个细节让她浑身血液仿佛冻住。

“带走。“周检察官的玉兰花袖扣在灯光下闪过冷光,他向法警使了个眼色,“别让她干扰法庭秩序。“

两名法警的手臂像铁钳般扣住她的肩膀,林小羽却在挣扎中看见赵国明突然挣脱法警,从西装内袋掏出个青瓷瓶——是她父亲临终前交给她的那只,瓶底“建强“二字在阳光里泛着血光。

“小羽!“他的声音混着哭腔,瓶子被法警击落的瞬间,碎片飞溅出的角度恰好映出刘立恒法官转身时的表情——镜片后的目光里,竟有一闪而过的痛楚。

这不是背叛。林小羽突然想起陈建平在看守所说过的“最危险的证据,要藏在敌人眼皮底下“。十五年刑期、伪造的罪名、甚至此刻的“众叛亲离“,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局——为了让张建军以为胜券在握,从而暴露永盛帮最核心的走私网络。

法警拖拽着她走向侧门时,她故意撞向陈建平的肩膀。男人踉跄后退,西装内袋滑出半张纸条,上面是她熟悉的字迹:“监狱洗衣房第三台烘干机,周三下午三点,穿42号工服的人会给你码头坐标。“

这是父亲当年在刑警队的暗语。林小羽突然平静下来,任由法警将她按进囚车。隔着铁窗,她看见赵国明正对着碎掉的青瓷瓶微笑——那个只有他们懂的弧度,是大学时约定的“计划启动“信号。

囚车驶过永盛大厦时,车载广播突然响起紧急新闻:“海城港今日查获走私文物,疑似明代墓志铭残片,涉案人员正接受调查...“周检察官的脸色瞬间青白,他不知道,这条新闻正是陈建平用林小羽“认罪“换取的宝贵时间差。

入狱后的第一个深夜,林小羽在床垫缝隙摸到片薄如蝉翼的金属片,边缘刻着极小的玉兰花——是赵国明常戴的袖扣材质。她对着铁窗月光细看,发现花瓣纹路竟与父亲日记里画的码头仓库平面图完全吻合。

第二天放风时,她注意到墙角的青苔被摆成了“安“字造型——这是码头工人传递平安的暗号。远处,穿42号工服的洗衣房阿姨正用洗衣棒敲击地面,三长两短的节奏,正是陈建平教她的摩尔斯电码:“证据在瓷瓶暗格“。

林小羽摸了摸藏在衣领里的青瓷碎片,碎片内侧的“3-15“数字突然有了意义——那是海城港第3仓库第15号货架,父亲当年冒死记下的走私文物藏匿点。而今天,正是张建军计划转移货物的日子。

当狱警吹响收监哨时,她看见远处办公楼顶,刘立恒法官正望着监狱方向,手中握着的老式翻盖手机屏幕微亮,上面显示着未发送的短信:“林小羽已入局,按第三套方案执行。“

暮色中,永盛大厦的地下车库,张建军正将最后一箱文物搬上货车。他转动着指间的玉扳指,没注意到箱底露出的青瓷碎片上,“建强“二字的笔画里,暗藏着宁市刑警队的追踪芯片。而此刻的囚室里,林小羽正用金属片划开墙面,露出陈建平提前埋好的微型摄像头——镜头对准的,正是永盛帮最核心的文物走私账本。

这场看似绝望的判决,终究是正义者布下的诱饵。当张建军的货车驶出车库的瞬间,埋伏在海城港的缉私艇已拉响警笛,而林小羽掌心的青瓷碎片,正带着三代人的血泪,拼凑出永盛帮覆灭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