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魔改历史太子,帝王们集体破防了 > 【028】 谋反?!我这是谋正!【求鲜花求月票】
换源:


       李世民死死凝视着天幕。

他想知道,自己的儿子做了什么,会登上如此名单。

他也想知道,自己又做了什么。

玄武门之变清晨所射出的那支箭,是否会在几十年后,命中他自己。

李世民想知道所有的事情!

尽管他并不想面对这件事。

承乾他是要谋反吗?!

他为什么要谋反!

尽管这些年承乾的表现,让他并不满意。

但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还是抱有希望的。

可谁能料到,父子俩竟会刀戈相见。

李世民的心绪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人也都沉默的看着,不敢有过多的言语。

东宫。

李承乾也死死凝视着天幕。

他要从光幕中得知后世发生的一切!

然后从其中,为自己寻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谋反?!

如今只能谋反!

而在大唐的另一片时空中。

太子李建成也全神贯注的看着光幕。

虽说他不是这次视频的当事人。

但李建成很想从视频和弹幕中,得到一些关于二郎的信息。

如果他能知道,二郎是以什么法子登上皇位的。

那么就能早些做好准备!

这太子之位,必不能被二郎所夺去!

而其他的历史皇帝们,此时也都凝视着天幕,无人发出弹幕。

……

光幕还未浮现出画面,但已经有背景音传出。

那是马蹄声和宫阙深处的私语。

这背景之音,仿佛已经预兆着什么。

紧接着。

低沉而又略带叹息的旁白声,缓缓传了出来。

【武德三年,承乾殿传来一声婴啼,李世民的长子降生。】

【唐高祖李渊为其取名为:承乾,意为“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对于此子亦抱有无限的期望。】

【李承乾八岁立为皇太子,太宗以陆德明、魏征等名臣为其师,寄予克承大统的厚望。】

【少年时的他聪慧仁德,监国理政颇具章法,朝堂皆称太子之风,类太宗当年。】

【……】

旁白依旧是简单介绍了李承乾的生平。

在少时,李承乾的表现堪称完美。

父子关系也十分融洽。

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十分宠爱。

每当李承乾患病,李世民都会召来高僧、道士为儿子祈福。

听到这段旁白,李世民想起了那段时光。

内心不由暗叹一声。

旁白依旧在继续。

【贞观八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足疾击碎了所有期许。】

【不良于行的太子开始沉溺酒色,效突厥语牧羊为乐,甚至命人偷民间牛马烹煮取乐。】

【东宫墙上,他令人绘满突厥壁画,对幕僚私语:若得天下,当率铁骑猎于金城西。】

【这荒诞之语,实则是内心对父皇偏爱魏王李泰的控诉。】

【……】

小时候的李成乾乖巧听话,展现出了一位太子应该有的气度和秉性。

然而、

随着太子一天天的长大,其品德也逐渐出现了些问题。

他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大怒,将称心处死。

李承乾得知此事后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

因为李承乾这些荒唐的行径,李世民逐渐偏爱于魏王李泰、

而李世民对魏王的这种偏爱,则让李承乾愈发感到威胁。

尽管李世民没有要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的打算,但他对李泰各种逾越礼制的赏赐,还是让李承乾患得患失。

此时的他急需要一位朝廷重臣,加入他的阵营,为他壮大威势。

于是李承乾找到了侯君集。

一场秘密的谋反,开始了。

【贞观十六年冬,李承乾秘密召见侯君集,邀其谋反!】

当旁白声到此的时候,天幕上出现了画面。

“侯将军乃是我大唐开朝之功臣,平定吐谷浑、高昌,立下大功,私下得见,非常感激。”李承乾举杯道。

侯君集面无表情的道:“不过,功高遭人嫉妒。”

侯君集追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又有不俗的军功。

可是却遭到了不少人弹劾。

李承乾笑道:“太子又何尝不是呢?图谋此位者,已有人在。”

侯君集知道李承乾说的是什么意思。

但他不清楚太子今日邀他的目的,所以只能装出毫不知情的样子。

李承乾也没有着急,以十分诚恳的语气道:“侯将军,我们开诚布公,我今日是诚心请教。”

“侯将军当年辅助我父皇扳倒我大伯,此中有何经验教训?”

……

天幕外。

听到此言的李建成神色激动。

他当即坐直了身体,全神贯注。

终于……要说到二郎扳倒我的细节了!

二郎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侯君集见李承乾如此诚心诚意的发问,这才说了一些玄武门之变的事情。

当年的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势力并不弱。

玄武门之变能够成功,实乃是险胜!

当年李世民只有八百军士,反观隐太子李建成不但统制京师,东宫还有三千长林军,力量实在是相差悬殊。

玄武门之变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挟持太上皇李渊!

所以谋划时,将地点选在了太极宫。

这样隐太子李建成的京师兵力和长林军,都会被阻隔在太极宫外,而无用武之地。

最终他们将太极宫内隐太子和李元吉带来的亲信解决,秦王府才得以获胜。

李承乾听完后眼睛一亮,赞叹道:“谋划的好!”

“外不强变内强!”

侯君集悠悠道:“这是房玄龄的谋划,”

当年玄武门之变,李承乾只有七岁。

他只依稀记得那些吵闹声,却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更不知道父皇是如何以八百军士成功上位的。

玄武门之变乃是皇家丑闻,唯有侯君集这等参与此中的人才知道详情。

他既然要再来一场玄武门之变,那么必然要知道父皇当年是怎么做到这事的。

这也是李承乾邀请侯君集来此的原因。

天幕外。

看着这一幕的众人,表情都各不相同。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