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光阴雕刻师 > 第七十五章 陌生人
换源:


       眼前来的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人,她脸上有遗憾却没有多少悲伤,和我以前见到的其他人绝望不同。她对我礼貌点头,坐下后娓娓道来。

二零零三年,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干瘦老者,他说他是四几年被抓去做壮/丁的外公,这些年一直在弯弯,实在想家了,就卖了那边的财产回来了。

我们看了他那发旧的证件,确实是外公的名字:王伍同。这本来是件大喜事,然而外婆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了,这里再也没有能认出他的人。

那位老者能叫出我们村很多老人的名字,村里以前的情况他答题都说的对。

我找还在世的八奶奶的过来认他。

八奶奶已经年纪很大了,弯腰驼背,眼神不好,她凑近老者眼前瞧了又瞧,摇摇头又点点头。

“可能是五小子把?”

“你是八妹?”

“你说什么?”

“我说你是八妹?下河摸黄鳝被乌龟咬手那个?”

八奶奶满脸褶子的脸上堆满笑容。

“八妹,你还记得小慈?”

“你说十二了还尿床那憨货?”

“哎,可惜呀,他伤了腿没能挺过来。”

不管如何他既然找到我们家,我们就要尽心伺候他,莫说时外公,就是个陌生人,若无人依靠我们也愿意伺候他给他养老。

我们给外公收拾出一间房间让他居住,外公的行李很少,除了几件衣服几乎没有什么,他特别宝贝的是一个小瓷瓶,天天摆在桌子上,没事就对着他发呆。

外公把所有的钱都交给我们,我们自然是不能要的,于是他见到一个小辈被就发一份见面里。我们就劝他留着,他说那多少是他的心意。

我们一方面好好照顾外公,一方面印了很多照片,看看有没有认识外公的人,我们是怕老爷爷认错了人,找错了主,得找他他真正的亲人才好。人老了脑子不灵光,难免记错。村里几个老人也有颇多一点,比如我老爷比这个老者高,脑袋圆溜些,脸略长......

我们四处发散消息,两个月后还真有了一条消息,镇上有位退休老干部说年轻时见过此人,他是流浪汉,经常在镇上乞讨。

我们拿着外公的照片找到那个退休老人,当时他在公园晨练,他向我们说明,他晨练时看见宣传栏里贴的消息,仔细观察样貌,竞觉的他和以前曾沿街乞讨的一个乞丐相貌有些许相似,便给我们发了消息。

他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他以前就是警察,观察人事的能力比一般人强。

我们瞒着外公去做了DNA检测,果然老者不是我们的亲外公,但他到底是什么人?我们怕老者伤心不好直接问,便旁敲侧击,外公闭口不提。

纸包不住火,外公不知怎得知道了我们做DNA的事情,他生气的出走了。我们当时就后悔,不该这么对待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既然来了我们家就是缘,那我们就好好孝顺,给他养老送终。我们动员乡亲们花了两天时间才把他找到,老人蹲在台阶上无依无靠甚是可怜,我们保证以后再也不惹老人生气,好好孝顺他这才愿意和我们回家。

外公向我们坦白了一切,他说他的家在南方,家里有爸爸妈妈妹妹和他。爸爸外出谋生几年回家一次。有一年夏天雨水多,洪水泛滥瞬间把家冲毁,黑灯瞎火的他一边扑腾一边喊妈妈和妹妹,起初还有应声,后面只有洪水的声音。他慌乱中紧紧攀着一根树桩,带天亮时他不知到被水冲到了哪里,他划着水上了岸,妈妈和妹妹不知道所踪。他身无分文,一个人四处漂泊,一路讨饭最后在我们镇有了个小窝棚,他那时不过十一二岁。

在我们这里流浪了两三年,外公想家了,他一路打听回到老家,可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成了一个湖,他找周围的人打听,爸爸无处寻找,妈妈和妹妹没有任何音讯。

后来来了帮军人,说是参加有饭吃,他自愿去的,至少每天能吃顿饱饭,不用三天两头挨饿。很多人不情愿离开家乡,觉得苦,他却非常满足,一个人了无牵挂,到哪不是过活。

后来他和我真正的外公成了亲密战友,我外公对她无话不谈,家里人的情况他都一清二楚。

“王伍同想家,天天给我叨叨村里的人,村里的事,时间长了都印在我脑子里,我特别想见见他说的那些人,他们曾一个个鲜活的出现在脑子里。”

后来他和我外公被迫去了弯弯,当年两岸不通,我外公思乡急切,可始终没法回来。有一年我外公从楼梯摔下来,人没了,他替我外公办理了后事,并把他的一撮骨灰装进了一个小瓷瓶。

“我们这些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亲人身边,不管谁有机会回来,一定要把另一个人也带回来,我本以为此生无望回来,没想到两岸互通,我终于回来了。”

“可老王就没我这么幸运......我刚开始之所以瞒着你们是怕你们不接受我,而我早就找不到亲人,我不想一个人孤独终老,想有人给养老送终,年纪大了越想有个家。”

“谢谢你们不嫌弃我。”

“您替我们葬了外公,并把他的骨灰带回来,应该是我们感谢您老人家才是,您就是我们的外公,我们会好好孝顺您,替您养老送终。”

我们也算报恩了。

外公也算在我们照顾下安享晚年,可年纪越大神智越来越不清,嘴里一直念叨着:“爸......妈......牙妹......”

这些年我们也派人寻找过外公的家人,毫无消息。每当外公问起我们只能告诉他一直在找,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外公脸上的遗憾难掩饰,我们也很难过。过去了那么多年,别说当时的人,当年的村庄能记起来的寥寥几人。

“我想他们。”

外公寿终正寝,是喜葬,可无法找到亲人成了他唯一的遗憾。

小居士,请让外公回到洪水来临前,去见一见他的亲人,把他们带离洪水......